今天重游琵琶湖。
虽然天气炎热,但我们依然兴致盎然。在此,我不想写琵琶湖的如画美景,也不想写我们游览琵琶湖时的愉快心情,我只想写一下我们在琵琶湖风景区里吃斋饭的情景。
琵琶湖风景区五年前来过一次,今天算是故地重游。在琵琶湖风景名胜区里,有一个寺院,叫:“青泰寺”。我们中午的午餐就是在那里解决的。
上午,我们在景区玩了几个小时后,就来到景区里的“青泰寺”,准备在这吃斋饭,因为同学是民宗局的干部,早已预约好了。
到了饭点,我一家四口加上同学,敲响了寺院紧闭的大门(据了解,只有初一十五才开门)。开门的是一个戴着眼镜、长相斯文的女法师。法师声音温柔得似乎是附近松林的风声,需要竖起耳朵才能听清。我想,也许这与她的修为有关。在法师的带领下,我们径直来到客堂。
课堂是法师、居士,和临时“有关系”的旅客吃饭的饭堂。偌大的客堂,整齐地排放着七排条桌,紧附每个长条桌的是条凳。每排条桌上按一定间隙放着碗筷,筷子都一律放在一张餐巾纸上。每个餐具旁边都已放好了一块西瓜。
我们刚到客堂的时候,法师们还在做功课,还没有来,客堂里只有我们一行五人。佛门圣地,我们不敢造次,只能静静等后做完功课的法师和居士前来用斋,我们才好一起用餐。
大约10分钟后,法师们做完功课,排着队来到客堂,依次按照自己的位置坐定,全程没有大声喧哗,客堂寂静无声,只有我那不懂事的二毛,看到条桌上的西瓜,一个劲儿地大声嚷道:“我要吃西瓜。”
二毛声音如此清脆又尖锐,一下子打破客堂安宁的环境。我生怕他无知的举动一下子惹怒了佛祖,赶忙把右手食指竖在人中和嘴唇之间,示意他不要讲话。可他哪里知晓。我只好示意老婆先拿一块西瓜堵他的小嘴巴。
来之前,我就跟妻子和儿子(包括二毛)交代过,饭堂吃饭一定要安静,切不可大声喧哗,因为五年前来吃过一次斋饭,我知道。
遗憾的是,二毛不懂这些,只顾着自己的需求,毫不忌讳地嚷着,要吃西瓜。他任性地在饭堂说话,让我惴惴不安。我想尽快吃完后带二毛出去。然而,吃饭太快,哽咽得我直伸脖子。
斋饭当然包括素菜、米饭、稀饭。素菜主要有茄子、豇豆、豆腐,还有我不认识的素材,总之,没有一样荤菜,是地道的斋饭。米饭是长颗粒状的白米饭,稀饭看上去也很好吃的样子,不过我没吃,主要是肚子不饿。吃饭中途,不住地有专门的人往我们碗里加菜。实在是吃不了,我就摇摇头,示意她,我不需要了。
我觉得斋菜很平常、很普通,可妻子说,素菜和米饭都很好吃,我很愕然。平时也都是吃这些,难道这里的菜不一样?显然不是,我想,可能是换了一种口味,所以爱人才觉得好吃。
吃饭过程中,我仔细观察了一下,法师有8人,居士有13人,加上我们一行五人,共计26人吃饭。整个吃饭过程鸦雀无声,大家都低头认真吃饭,没有人窃窃私语,我甚至感到了一丝压抑。在二毛吵着还要吃西瓜的时候,我只有加快速度吃饭,只希望快点带他离开这个神圣的净土,以免侵扰了法师和居士们用餐。
饭菜是不能有剩余的,必须得吃完。我努力干掉碗中饭、盘中菜后,一并解决了儿子吃不了的饭菜,着实又把我胀了一下。
在我吃罢饭的时候,也有几个法师已经吃好了饭,只是他们依然坐在原位上,似乎在等待主事法师的号令。因为我不是佛门弟子,也不是居士,所以我不用等她的号令,一吃罢饭,我就苍茫带着二毛走出了客堂。
我们出来之后没多久,几个法师也相继走出客堂,也不知道她们是去哪儿,只见她们口中念念有词,排着队,顶着烈日,朝一条小道走去。我们虽然也受骄阳炙烤,但看着那些法师们依次出来,顶着烈日继续走向做功课的经堂,我也释然了。他们能够忍受骄阳,我们为什么不能忍受?她们能够静心修炼,不受世俗纷扰,我们什么时候也能达到这个境界?难道我们非要跟她们一样坐在那里潜心修炼?
不知道。
我希望我以后能够向她们一样静心、静气。
如此甚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