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5302647/15a7b99dc8a8fb6b.jpg)
霍拉旭作为莎士比亚著名悲剧《哈姆雷特》中唯一的幸存者、最后的真相的揭露者,更是对这部戏剧的情节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最近的经典戏剧学习中,霍拉旭成为大家关注的一个难点,在此结合剧情分析《哈姆雷特》中霍拉旭的人物形象以及在戏剧中的作用。
剧中人物霍拉旭的身份地位
在剧中,作者莎士比亚并未详细地介绍霍拉旭具体的身份和地位,仅仅简略地交代了霍拉旭是哈姆雷特在威登堡大学读书的好友。然而,倘若霍拉旭仅作为王子哈姆雷特的一位普通好友,为何能够参加先王的葬礼?为何能在丹麦皇宫中进出自如?又为何能够觐见国王王后?甚至能让皇宫内的侍从们听命于他?霍拉旭的背后是否隐藏着不平凡的身份和地位?他所处于的阶层又是哪一层级?与丹麦皇宫的关系又是什么?
首先要提出的是霍拉旭的爵士身份。剧中第四幕第六场,两名水手受哈姆雷特所托,将哈姆雷特的亲笔信件送于霍拉旭手中。在这里,两名水手对霍拉旭的称呼是“sir”。“sir”这一单词最早见于1297年,源自中古英语sire、法语sieur(解作贵族)和拉丁语形容词senior(解作较年长的),在1350年代成为了欧洲语系中的一种敬称。在如今翻译成中文就是“先生”的意思,但是追溯到《哈姆雷特》故事发生的时间——欧洲中世纪,“sir”这一单词的翻译就变成了“爵士”。因此,从水手对霍拉旭的称呼中我们可以推测出:霍拉旭具有爵士的身份,在皇室中属于中上阶层。
![](https://img.haomeiwen.com/i5302647/3d309ca0abc6d6a1.jpeg)
![](https://img.haomeiwen.com/i5302647/b7e92963af6ca5fc.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5302647/ac43ddd6b10ddbf5.jpeg)
其次要提出的是霍拉旭的学者身份。在《哈姆雷特》这部戏剧的背后中,隐藏着一个重要的背景,这就是哈姆雷特与霍拉旭所就读的威登堡大学。1517年10月31日,神学教授马丁•路德在德国威登堡大学张贴了《九十五条论纲》,上面阐述了他对罗马天主教会兜售“赎罪券”的看法,掀开了宗教改革的序幕,并对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进行了进一步的发展。自此之后,德国威登堡大学就成为了文艺复兴时期宣扬人文主义的一个重要基地。而在马丁•路德执教并发起宗教改革的德国威登堡大学深造的哈姆雷特与霍拉旭,必将接受到马丁•路德的主张并且受其影响。我们由此可推知在威登堡大学就学后的霍拉旭一定接受到了先进的思想与知识,是一名具有人文精神的知识分子。
在剧中,虽然莎士比亚没有明说,但是从人物的对话中却也间接的说明了霍拉旭的学者身份。在第一幕第一场中,霍拉旭来到鬼魂出没的露台,士兵马西勒斯对霍拉旭说道:“霍拉旭,你是懂学问的人,去跟它交谈一下。”以及在第一幕第五场,哈姆雷特对霍拉旭、马西勒斯、勃那多说:“我的好朋友们,作为我好朋友的学者和军人们,请你们应允我一个小小的请求。”从这里的“懂学问的人”和“作为我好朋友的学者”就可以推测出:霍拉旭具有学者身份。
![](https://img.haomeiwen.com/i5302647/3a9e7f1ecd076275.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