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D NIGHT
January13,2019
“赶紧走吧,我再也不想看见你”
“快点,把你东西全部拿走,再也不要回来!”
“走!你走了永远别回来!”
这些话是不是听着很耳熟?不管是别人和你说过还是自己说过,我想你一定听过这些话。
为什么我们会说出这样伤人的话,我们说出这些话的目的是什么呢?
01
说狠话是为了保护自己
关系中的伤害和冲突往往来自彼此需求没被看到,或没被满足,或者满足的方式不对。
以上的话其实都是“反向形成”,这本是心理学的一个防御形式,在这里我是指“用一种相反的方式表达需求”。
事实上,你真正的需求是:
“不要离开我”
“快回来抱着我”
“不要因为这些话就走,我需要一个台阶”
但是我们为什么会用这样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需要呢?这是因为我们很害怕受到伤害。
我们每个人都有“表面需要”和“深层需要”,或者说是“显性需求”和“隐性需求”。
越是深层需求越不容易表达,甚至本人有时也意识不到。
因为这部分需求会和自己的“不安全因素”相关,当你真正表达需要会有以下潜意识的“风险”:
我是弱小的
我是自卑的
我是羞愧的
我是低自尊的
我是低价值的
这些体验都会让你失控,认为自己正处在危险边缘。
你的需求有可能被拒绝,或不被接纳,这就让需求处在了真空状态。
好像发出的求救信号没人接收,好像坠落时候没了支撑点,把最脆弱一面呈现出来,没了保护层,外界任何风吹草动都可能伤到自我。
比如,当你向对方表示:“不要离开我,我需要你的呵护”。
对方一旦没理解到,你遭受的伤害会更深,你的需要就会掉在地上碎掉。
以后就更不可能轻易暴露需要,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就会有“没人可以理解我”、“没人懂我”、“我很孤单”这样的体验。
此时你往往会本能地选择安全表达,就像“反向形成”:“你走吧,我不需要你”,像“回避”那样沉默或者高冷状态。
和对方保持距离,这样即便对方真的离开,你也不会特别伤心,因为这是你可控的,这是为了“保护自己”而产生的结果。
此刻你往往有怨气,认为对方并没看到你的真实需求,因为真实需求“被隐藏了”。
再深层原因可能是你人格层面惯有的模式,这些模式来源于早年你所感受到的“关系体验”。
比如,小时候表达真实需求是不被允许的,甚至会被指责、打击、嘲弄,接下来就会压抑,呈现出来的便是虚假的需求。
再比如,父母总按照他们的标准来要求你,你想要漂亮的文具盒,他们觉得不实用,给你买了笨笨的颜色单调的。
类似事情久了你就会认为自己需求不重要,重要的是满足父母需要。
成年以后,你发现自己的需要不被理解和满足。
但是你很少反思为什么需求没被满足,因为你提出需求的方式不对。
更可怕的是,当你用这样的方式表达需要时,就已经把自己放在了被拒绝的位置上。
02
如何识别对方没说出的潜台词
如果你的亲密伴侣这样和你讲话,你该如何了解他没说出的话?
“你什么家务都不干”
“光知道躺在沙发上”
“总是玩游戏”
“总那么晚回来”
“为何不回我信息”
......
这样的抱怨隐藏了他的真实需求:
“我希望你和我分担家务”
“我希望你多陪我一会儿”
“我喜欢你能及时回应我,否则我会很伤心”
在亲密关系中,很多次我们都因为真的听从了他的拒绝而做出一些不可挽回的事情。
如果当时能够察觉对方的需要,并满足他,我想他当时的感受一定是,眼前的这个人是这个世界上最了解我的人。
首先,要明确他是不是经常说这样的指责的话,或者这样赌气的话。
如果他是这样的人,那么你就要注意了,他的那些话里面其实隐藏了一个脆弱的自己。
然后,你要学会分析说话的情景。
如果是双方都很愤怒,并且情绪很激动的时候,说出的话往往都是这样“伤人的话”,这些话不仅伤害听话的人,同时也会因为表达不清伤害说话的人。
因为当他说出这些话的时候,就注定他的需求不会被满足。
最后,如果说话的人是你,那么你要学会从说话的结果当中汲取经验,因为这样说话,每次得到的结果都不是你想要的。
所以你就会明白,这些话并不会对你们的关系起到什么样的帮助。
而如果你是听话者,那么等你们两个人的情绪平静下来的时候,你可以找对方好好谈谈说话的问题,因为面对这样“难听”的话,你是不想做任何回应的。
既然双方都很难受,为什么不找一个更好的沟通模式呢?
如果你确实面对这样的问题,不妨私信找学长聊一聊,我会给你一些具体的建议。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