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工作生活
智·泊悦读汇第三期|非暴力沟通

智·泊悦读汇第三期|非暴力沟通

作者: 悠然卓见 | 来源:发表于2019-07-04 10:55 被阅读0次

    一个人必须知道该说什么, 一个人必须知道什么时候说, 一个人必须知道对谁说, 一个人必须知道怎么说 ----现代管理学之父德鲁克

    沟通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想必所有人都清楚。但在沟通是否必要这样事情上,或许有的人会产生分歧。

    圆滑的和别人沟通,还是坚定自己的原则充满棱角?

    当然,这些都是每个人可以自由选择的属于自己的沟通方式。

    昨天我们的读书会中分享的,正是有关沟通的《非暴力沟通》。

    说到暴力,过去普遍人们都会想到使用枪械、拳头、棍棒进行攻击的身体层面的暴力,但在这个网络发达的先进,其实还会勾起“网络暴力”这个词汇。

    网络暴力的正中心关键,就是语言。

    语言能对人们产生多大的伤害,从轻生姑娘被围观群众大喊去死,到抑郁患者被网络围攻叫快点自杀,再到耳熟能详的人肉搜索等等,这种种都是语言暴力。

    从人们口中说出来的话,有的或许是有意伤害,但是无意伤害其实比想象中的要多得多。

    这个时代常言孩子与父母是平等的,给予了孩子自己是独立的、可以拥有个性的意识。然而同时,父母却没有将自己的观念放在一个适应这个意识的位置上。

    讲师给了我们这么一个案例。

    孩子一个人呆在家里,把家里给搞乱了。母亲回到家看见,第一时间就高喝命令孩子收拾屋子。

    乍眼看去,似乎没什么问题。孩子做错了事,的确要改正。

    问题在哪呢?问题就是在母亲的说话方式上。

    这种方式,还正是中国家长常用的说话方式。

    我们要知道,人的一生都是漫长的叛逆期。

    为了维护自己的观点和思想,对外界的一些念头的抗拒就是一种叛逆。只不过在所谓的青春期中,父母的指责和孩子的有了自我的意识产生冲撞,才爆发了所谓的青春叛逆。

    在孩子的自我意识里,被母亲这般命令,自然会心生不爽。同理在这个尚未觉醒自我管理意识的时期里被家长这般命令,也会持续着烦躁和对抗心。

    批评和责骂,是想要做错事的人改错。可是我们必须要清楚地认知,让人改错,批评和责骂并非唯一的途径。

    《非暴力沟通》指出了与这种“暴力式”命令相反的沟通方式。

    非暴力沟通主张使用具体的语言,而非纯粹的“房子太乱了!快去收拾!”。

    以上面的例子而言,母亲可以这样说:

    “你不觉得屋子有点乱吗?这样让我很烦躁。要是你邀请你朋友来家里玩,你觉得他们对这么乱的房子会有何感想?快点去收拾吧。”

    用尽量平和的语气,传达自己观察而来的思想,而非纯粹的隐性的感受,单用批判的句子来发声。

    《非暴力沟通》说,如果你对别人有所请求,最好就要请求明确,否则他人很难回应。

    在父母和孩子,上级对下级中,假如请求的沟通没有做好,往往就会出现十分不理想的“情绪情况”。

    正如上文所说的孩子被要求收拾屋子,万一孩子抱着怨气去做事情,又有些地方做的不走心,原本就生气的父母只会更加火大。那接下来的发展只能说是冤冤相报何时了

    同样的事情完全可以替换到上级对下级的命令中。如果请求不准确到位,无论是下属还是老板都会心生负面情绪。

    非暴力沟通不仅要明确地表达情感、有要求也得要具体地说起来。

    明确和具体,是关键。

    书里给了一种非暴力沟通模式:

    一、诚实地表达自己,而不批评、指责、评价

    (1)观察

    表达眼中所见,不带形容词与个人观点

    “当我看到……”

    (2)感受

    对于这些行为,我有什么样的感受(情感而非观点)

    “我感到……”

    (3)需要

    什么样的需要或偏好或某种行为导致我的感受

    “因为我需要/看重……”

    (4)请求

    清楚地请求(而非命令)那些能让我感到满足的具体行为

    “你是否愿意……?”

    二、关切地倾听他人,而不解读为批评或指责

    (1)观察

    询问对方眼中所见

    “当你看到……”

    (2)感受

    对于这些行为,对方有什么样的感受(情感而非观点)

    “你感到……吗?”

    (3)需要

    什么样的需要或偏好或某种行为导致对方那样的感受

    “因为你需要/看重……”

    (4)请求

    关切地倾听那些能让对方感到满足的具体行为,而不解读为命令

    “所以,你想……”

    非暴力沟通,是一种良好的习惯。

    了解到非暴力沟通,能够使我们在每一次开口前先三思自己的语言是否会给被人带来伤害,而那份伤害最终是不是会返回到自己的身上来。

    尽管人非圣贤,我们不一定能够每一次都留意到自己言语中细微的地方,可是只要有这个意识,在慢慢的培养里,终会形成得体的「非暴力」,能够顺畅地与他人进行深入沟通和了解,让双方都不受交流的烦恼。

    最后,送上一首诗: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智·泊悦读汇第三期|非暴力沟通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brlh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