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未能着一字。文字是记录,留白也是记录。以后的年月,看更新的频率,亦可以知道经历了多少刻骨铭心的不眠夜。2020,我们看着非常态事件一一上演。这些非常态累积起来,也许预示新的常态正在酝酿形成之中,只是我们一时无法认知,无法适应。这样的冲击也许每个人都经历了。就像一场大雷雨,不是每个人都被淋到,但每个人都听到了滚滚雷声。也许我们终将看到被重新定义的行为模式,以及变化的思想意识和情感状态。这些是不知不觉中发生的。正因为不知不觉,总有一个时刻,我们会震惊到自己。脚下的地在走,我们以为自己一动未动,却早已变异了在世间的位置。以前以为坚实不可改变的基础,已经消失或转换。在这个意义上说,2020可能是摧枯拉朽的年份,尽管我们还不知道它摧毁的是什么,将要建立的又是什么。
看不清的时候容易惶惑和受伤。在大雾里行,撞到或者跌倒,都是应有之义。这句话,送给朋友,也送给自己。我们因此而原谅,原谅别人,也原谅自己。我们不肯承认无知,但对于眼前的转换,实在又不能肯定真的知道了什么。
这是个看似无所不知的时代,究其根本,也可能是一无所知的时代。我们终将为似是而非的认知付出代价,不只是身边流转的世事,也可能是安身立命的根本。

沈从文说:这世界或有在沙基或水面上建造崇楼杰阁的人,那可不是我,我只想造希腊小庙。选小地作基础,用坚硬石头堆砌它。精致,结实,对称,形体虽小而不纤巧,是我理想的建筑,这庙供奉的是“人性”。
只是不知道,如果现在才开始去选这片小地,去找坚硬的石头,是否还来得及?还是继续在沙基或水面上继续建崇楼杰阁?不管来得及来不及,建小庙的还是要建小庙,盖高楼仍是要盖高楼。翻翻历史,这就是人类的故事。能建出小庙的,也就过了那些“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宴宾客,眼见他楼塌了”的年月。
前几日和母亲通了电话,说到人们的求好,倒是觉得母亲解得最切,她说上天生人,就有衣食住,还有生命成长,很多不必外求,只要内求。希望这世界和别人如何待自己和反应自己的,终将失望和受伤。真正受控的反应机制只有可能在自己内心建立,这个反应机制越理性,越坚实,越有可能改善生活质量。以外在为基础的机制,就是风中沙蓬,可以以任意方式流转,即便看着巍巍峨峨,也可能转瞬即逝。怀着聆听教诲的心,听完了母亲所有的话,觉得是今年最好的一课。

昨天在群里看到一个养花的故事。在美国的女儿因为母亲爱花,就努力学种花,种了玫瑰和牡丹,等母亲来美国时看。结果,母亲当然未能成行。前段时间母亲病中,她也没有办法回去,只能和母亲视频,把她为母亲种的花一一放给母亲看。
何日相见,在这一年里是个遥远的问题。但把母亲的嘱咐放在心里,安安心心去做,是现下每个时刻都可以做到的。在心里养一丛花吧,争取有一天开出母亲那样的智慧和恩慈,把心的每个角落都照得亮堂堂的。那时,至少是找到可以建希腊小庙的小地了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