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每天没有那么多乱七八糟的事情,能够安心地备课、上课,真的是一种莫大的享受。尤其是每讲完一课,每个环节都进行的很顺畅,学生发言积极、思考深刻,心中就会有一种巨大的成就感。
不记得哪位语文名师曾经说过,一篇语文课文,讲40分钟就够了;篇幅再长的课文,讲60分钟也就足够了。语文课应该留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去进行阅读和积累。这个学期,我一直在践行这个标准,以留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认真阅读基础训练上的拓展文章,扩大学生的阅读量。
今天讲《植树的牧羊人》,本来准备用一节半时间完成,恰好因为下雨,大课间暂停,多出了20分钟时间,因此一大节就完成了这篇较长课文的学习,而且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发言积极,特记录本课教学过程。
开篇照例是直接导入。学生分小组将基础训练“预习反馈”的内容写到各组展板上,其他同学纠错并批改,并将这些词语齐读两遍。
第一个环节是默读感知。我让学生默读课文,并再次强调默读的要求是不出声,、不动唇、不指读、不回看、不分心,一气读完全文。同时给出三个默读任务:1.本文是按照时间顺序来叙述的,请勾画出能够表明时间顺序的词语;2.文章写了作者与牧羊人的三次相见,用双斜线划出写三次相见的段落;3.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概括要点包括谁、做什么、结果如何。
提出任务之后,我要求学生开始默读,并边读边勾画出与三个问题有关的关键语句。
这三个问题都比较简单,学生回答的很顺畅。
第二个环节是再读提炼。我要求学生浏览课文相关段落,在文章中圈画出作者和牧羊人三次相见时牧羊人的不同情况和高原上的变化。学生先自己圈画,然后小组交流,以小组为单位展示。学生提炼的信息很完整。最让我高兴的是,他们终于有了倾听的意识。第三组展示第二次相见时牧羊人的情况,说牧羊人不再养羊,而是开始养蜜蜂,王瑞彪马上举手纠错,说牧羊人还养了四只母羊,所以应该是减少了养羊量,而不是不再养羊。我马上为王瑞彪加分,鼓励他认真倾听、质疑纠错的好习惯。
我通过高原上发生的巨大变化来高度肯定、赞扬这位牧羊人,并让学生齐读了课文的开头和结尾,体会记叙文中议论和抒情的作用。
第三个环节是三读评价。我让学生第三次默读课文,在文章中圈画出描写牧羊人的相关语句,根据相关描写来评价牧羊人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学生的回答真的出乎我的意料。他们认真分析了文章的相关描写,得出了这样的结论:牧羊人是一个有恒心、有毅力、有耐心、能坚持、勤劳、慷慨无私、坚强、热心、毫无私心、不图回报的人。其中丁振家的观点新颖、分析深刻,一个七年级的学生,能够有如此深刻的思考,让我很震撼。
我将牧羊人的这些品质板书完之后,画了一个大大的心形,然后给出了一副上联,悬赏三分征求下联。上联是:几十年孤单寂寞荒山种树,学生对出了下联:万余人幸福快乐繁荣昌盛。我将它改为:万余人幸福快乐高原定居,并给出了横批:功在千秋。
《植树的牧羊人》教后记
下课了,学生还不愿意离开,围在黑板前和我聊这一课。岳枫很认真的说:“老师,你这个地方写错了。圆心的中间不应该是让.乔诺,那是作者。圆心的中间应该是植树的牧羊人,牧羊人叫艾力泽.布菲。”这让我特别欣喜:能够有如此认真、用心的学生,就是做老师的最大幸福呀!我大力表扬了岳枫,并郑重地改正了自己的错误。
本课的作业是寻找自己身边的“牧羊人”,并用本课和《纪念白求恩》中学到的叙评结合的方法,写一段文字介绍自己身边“牧羊人”的事迹,并进行评价。
一篇那么长的课文,60分钟讲完,这对我来说是一种尝试。不过本课也有遗憾,那就是没有让学生认真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词语。以后的课文,我也准备用“感知一篇、精读一段、拓展一处”的方法来学习,尽量减少讲课文的时间,增加学生阅读的时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