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麻吉星精英教师培育计划
“互联网+”时代下,非正式学习与教师专业成长

“互联网+”时代下,非正式学习与教师专业成长

作者: 王映蕊 | 来源:发表于2020-04-27 19:59 被阅读0次

                        福州市温泉小学 王映蕊

        今年,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全国中小学校都延迟了开学时间。为了让学生“停课不停学、学习不延期”,福州市鼓楼区教育局联合清北网校为全区小学免费搭建了“空中课堂”,邀请骨干教师为学生在线授课。我有幸接到这一任务。为了让在线教学更连贯、有互动,我尝试用希沃白板展示PPT的方法,这样就可以在希沃白板课件上圈画关键字,增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我邀请学生在家中个人朗读音频、亲子对读视频,并尝试用剪影软件编辑,这样我就可以在播放课件时嵌入音频、视频。学生在课堂上看到久违的小伙伴,学习热情高涨,学习效果理想。

        刚刚接到这个重要且充满挑战的任务时,我的心里激动又忐忑。如今,信息技术在课堂中的使用愈发常见,但在这个特殊时期,网络课堂、线上教育突然成为每个教师都要学习、尝试的内容,难免进一步暴露了问题所在。但我心里还是有准备的。这个“准备”正是得益于我的一段非正式学习的经历。美国学者维多利亚·J.马席克和卡伦·E.瓦特金斯认为,“非正式学习主要是学习者自己掌控的学习,常常发生于非常规环境之下,是默会的、隐性的、被视为理所当然的。”教师的非正式学习就是指在规定的培训和进修以外,自我组织、自我决定、自我激励的非正式学习活动,是教师提升专业素养的重要途径。这个概念看似陌生,但其实在教师的工作和生活中,非正式学习早已发生,并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教师专业成长的水平。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互联网+”在各个领域已然成为一种趋势。在这个背景下,教师的专业成长必然和信息技术联系在一起。我们必须承认,信息技术正在将我们带入一个“人人为师,人人为生”的时代,各种层出不穷的App、小程序、微信公众号等都可以成为我们学习的途径。这种学习和传统的、正式的教育有所不同,我们可以将之视作非正式学习的一种。作为一名普通的语文教师,我也曾习惯于“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张嘴+一份PPT”的传统教学模式,但是,久而久之,学生的学习兴趣明显降低,效率也不高。一次偶然的机会,我遇到了希沃白板营造的有趣课堂,我不由得想:如果自己的课堂也能这样吸引学生就好了!心动不如行动。为了掌握信息化教学的技巧,提升自身的信息素养,我开始了解这些“新技术”。          大多数教师对于信息技术的学习都处于“自行摸爬滚打”的状态,这样难免只能学到皮毛。于是,我主动参加了“希沃学院”公众号的线上培训“互动课堂教学技能提升训练营”,学习信息化教学的方法与技巧。培训时,我一边学习信息化教学理论知识,熟悉希沃白板、班级优化大师、希沃授课助手等工具的应用,一边进行实践操作。这个过程说来轻巧,其实不易。因为平常除了承担语文学科的教学,我还是一名班主任,同时兼任年段集备组组长、《鼓楼教育》通讯员等职务,所以日常的工作已经十分繁忙了,想要忙里偷闲,抽空进行线上学习,其实还是有点力不从心。可是,正如鲁迅先生所说:“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一样,只要挤,总是会有的。”有时候,只要我们心里明白,该做的事情总是得做,想要做的事情更要争取做,办法总归还是有的。线上学习本身有其优势,不容易为时间和空间所拘束,适合我们利用碎片化的时间进行。于是,我慢慢地开始在忙活家务的时候打开学习视频,遇到没有听懂的地方,就先停下手中的家务,边看边听,差不多明白了再继续,这样穿插着进行,一举两得。每次“听”完学习视频,我都会抽出时间,趁热打铁地完成线上检测,直观地感受自己学习的效果。倘若遇上空闲的时候,我会再将这一段时间学习的知识整理、记录下来,权当巩固,或是利用课余时间与培训班的其他学员交流,让学习更加深入。 

        因为是利用自己的闲暇时间学习、钻研,所以更多时候还是靠自己摸索、试错,而且难免会有许多突发因素干扰。除了看学习视频、完成知识检测,这样的线上培训还有一个每日制作课件的任务。这些看似不难的制作要求一度把在信息技术方面近乎是一个“小白”的我难倒了。有一次,我正关在房间里用剪辑师软件录屏,眼看着录屏接近尾声,不料,楼下却突然传来机器的轰鸣声,还没完全掌握剪辑技能的我只好重来一遍。这一回,录到一半,门外又传来儿子的叫声:“老妈,你的电话!”录制再一次泡汤了。等到晚上11点多,周围的环境还是很嘈杂,我无奈地定好早上6点的闹钟准备次日再战。第二天早上,我担心影响家人休息,便蹑手蹑脚地起床,抱着笔记本电脑到客厅,这回我吸取教训,先把所有的门窗暂时关上,好不容易终于将一节微课完整地录下来了,却发现课件中插入的音频、视频的声音非常小,完全听不清。我忍下焦躁的情绪,决定先单独录制,再对照“希沃学院”的学习视频一步步试着剪辑,把原先声音太小的部分逐个替换。这样反反复复,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终于把一个不到10分钟的微课做好了。这样的经历对我而言并不少见。每一次感叹着“做微课真不容易啊”,但又不断扎进去实践,久而久之,竟也被我摸到了“门道”。它像是一把钥匙,为我开启了信息化教学的大门。如今,我不仅对希沃白板的各项功能得心应手,还能玩转班级优化大师、希沃授课助手、hiteach、麻吉星魔法课堂高效互动教学系统等信息化教学软件。          相较于传统课堂,信息技术介入并融合的课堂的优势是比较明显的,教师可以依托信息技术获取学习数据,使全班学生的思考可视化,以便精准把握学情。此外,课堂对话模式由“一对一”转向“一对多”,课堂教学结构由“一言堂”转变为“启发式”“互动式”教学,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学生学习效率,进而构建了一个开放、互动、动态、多元的高质量课堂。在学习新的信息技术过程中,我不断接受新领域的知识,不断开拓自己的视野,自然而然开始思考如何让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更好地融合,如何借助信息技术解决传统教学中的“疑难杂症”,如何打造“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促进师生、生生深层次互动,落实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就这样,我将“有效互动”作为实践的关键词,这也是传统教学中一个难以突破的问题。在融合过程中,我试着利用麻吉星魔法课堂高效互动教学软件,呈现学生团队合作学习的成果,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分享交流——互帮互助”,让学生从“学”的角色转变为“教”的角色。能力较强的学生因为成为他人的“教师”而学会更好地表达,能力较弱的学生也因为同伴的帮助得以发展与进步,就这样,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我再引导学生进行团队合作学习,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与提升。

        在日复一日的实践中,我体会到了“恰到好处”之于信息化教学的意义。这是我在之前线上学习中尚未领悟的内容。面对信息技术的介入,抗拒和过度追捧都是偏激的,恰到好处的使用才可以真正促进学生的学,才可以有效突破教学的重难点。从线上学习到线下实践,从学一门技术逐步转向学会在合适的时机恰当地应用技术,都是我自己在探索中实现的。这一段自主学习的经历,让我感受到了传统学习之外的乐趣。我试着将这样的学习方式与学生分享。每天,我都会录制一小段朗读音频,上传至“人人通空间”,再分享至朋友圈,一方面是鼓励家长和学生利用一点点业余时间加入“一起悦读”的活动中,另一方面也在无形中多了一种“监督打卡”的方式。在我的带动下,学生渐渐开始利用碎片化的时间,读一读文字,听一听他人的朗读,学习在不经意间悄然发生。只要是我提出的打卡活动,我都会坚持和学生一起参与,以让学生能够感受到“学贵在坚持”的意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而在这一次次活动中,我也更深刻地体会到信息技术之于教与学的价值。

        回想与信息技术结缘的过程,并非工作任务使然,更多是身处这个“互联网+”时代中的我对课堂的要求、教学的思考所激发的,因而学起来似乎多了一些挑战自我的乐趣。我愈发感受到,自我学习的需要、自我改变的需要,就是非正式学习生发的契机,而教师专业成长离不开这种契机。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互联网+”时代下,非正式学习与教师专业成长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cnuw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