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开这本书,忍不住一口气将其读完。时而微笑、时而沉思、时而痛心、时而若有所悟。
孔子,在中华民族漫长的历史中,是极受尊重和推崇的。他是道统的象征,是中华民族道德和信仰的文化核心。在漫长的中国历史上,中国人心中都有一个孔子,他是炎黄子孙共同的心灵密码。可以说,在空间上,他是无远弗届的;在时间上,他又是无时不在的。
一生颠沛流离的孔子,在逝世两千多年后,又遭遇两场巨大的打击——新文化运动、批林批孔。当我们客观冷静的认识孔子时,毋庸讳言,孔子并不是神他有不足,他的思想也是有时代局限性,但并不影响孔子的伟大。孔子既是圣人,又是凡人,所以,我们认识孔子,也要带着两颗心——恭敬心、平常心。
一、十五志于学
孔子乃商王之后,感于天地而生。三岁丧父、17岁丧母。一生好学。十五岁立志将自己一生奉献给学问、奉献给追求真理。由谋生之学、谋仕之学(小六艺)、终入大学之门(大六艺)。
孔子受母亲引导,从孩提时代,就对礼乐文化表现出来浓厚的兴趣,有着一种超越同龄孩子的理想和兴趣。凭着自己的好学精神和锲而不舍的坚持努力,在谋生之学和谋仕之学上,达到了专业和精通,但孔子的志向并不在此。孔子将探究宇宙人生的大道作为自己的使命、将研究历史文化作为自己的职责、将提高自己的人格境界臻于至善作为目标!
从孔子之后,“儒”脱胎换骨,由术士进而为六艺专家、再进而为“祖述尧舜、宪章文武”,担当天下,担当道义、任重道远的君子儒。
二、三十而立
一个人是否立起来有两个标准:一、自己心中是否有主见;二、别人眼中是否有自己。
孔子在27岁时,小小郯国国君来访,孔子尚不能参见和接待,30岁时,超级大国齐国国君齐景公和总理晏子来访,孔子列席并参与谈话。可见,鲁国国君和三桓都认为他行了,也正是由此,标志着孔子正式立了起来。
孔子立起来之时,辞职创办私学。不仅解决了自己的辞职之后的温饱问题,也找到了自己独特的人生道路。孔子的私学和官学相比,培养的是价值承担者,心胸开阔又意志坚定。学习的是大六艺,就是在礼乐射御书数小六艺中找寻道德意义、明了其渊源流变,发扬道义精神,从而达到大六艺的境界。同时,因材施教,兼收并蓄,进而开创了后续百家争鸣的局面,也意味着独立思考的人的出现。
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怀大道者,做事有原则,不论现前论流弊。当我们的好事,虽然成就自己的德行,但会成为了别人道德的绑架时,那就不要去做;当我们的行为,不为自己,但有利于开创社会风气,就要去做。
同时,拜见老子,是孔子境界的一个飞升;在卫国,遇到“苛政猛于虎”,是孔子内心的一次震撼。孔子四处奔波,他是立起来了,无奈时代没有立起来。无他的用武之地啊!
三、四十不惑
孔子此时,名声远播。37岁起14年,都在教书育人,登门请教的人也是络绎不绝,孔子快成为有问必答的“百科全书”了。那“不惑”是指他什么都知道吗?当然不仅仅是!同时还有孔子的判断力和决断力、认知的深度和广度、人生的方向和使命,清晰明了,不再有疑惑。
这时的孔子,知道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什么该做;什么是真君子伪君子。不能太过、也不能不及。凡事不能走极端。健康的身体、有健全的人格。这便是中庸之道。简而言之,孔子在他的境界和领域上,开悟了。
四、五十而知天命
天命是什么?迷信吗?不懂就是迷信,懂了就是正信。客观的天命,指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人的命运……主观上,天命包括人的道德责任、为人准则、人的出处穷通等。知天命并非仅仅是不惑,而是更加注重于“知行合一”。
在他知天命之年,被鲁国政府任命为中都宰,用礼的方法治理,结果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小小城邑,宛若尧舜时期、大同社会。后任鲁国大司寇,也就是司法部长,孔子判案,秉持着“必也使无讼乎”,即使判得完美的案件,大家心悦诚服,心中也“哀矜无喜”。
在与齐国会盟之时,表现出一个新儒者的仁和勇,让大家刮目先看。凭此威望,欲隳三都,然而触动三大家臣的利益,最终以失败告终,并被彻底抛弃。鲁君懦弱,只知享乐;三桓,只有利益,没有理想!到了卫国,与卫灵公道不同不相为谋,而南子更让他难堪。最终,又一次离开。
五、六十而耳顺
圣者不避世。孔子一生都饱含救世的热情。道家在世事纷杂中,选择退隐,而儒家,则是纠缠于世道中,介入当时的纷杂,为正义和真理而战。
所谓耳顺,简单的说,便是“左耳进、右耳出”,尊重别人的意见、明白自己的斤两、坚持自己的立场——即一以贯之的系统的思想和原则!正因为由此思想,便可以大爱大恨。心中无限慈悲,又可以自然金刚怒目。爱人爱的深沉,骂人也骂的淋漓尽致。“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同时,也传授了道德的最高境界。不是为了有好报,也不一定有好报。孔子一行在陈绝粮,忠臣几乎不得好死,那我们还要做忠臣吗?难道我们都去做小人吗?“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毕竟流俗众,仁者希啊!虽然在现世,似乎并无好报,但其精神千古流芳,成为后世的榜样,也成就了自己,孔子和他的弟子,用他们的脚,为一个民族踏成一条通往未来的大道。
六、七十从心所欲
道德就是约束吗?自由就是为所欲为吗?非也!自由,是经由道德,又超越道德。真正道德人格一定是自由人格。真正道德人生,一定是自由人生。真正道德社会一定是自由社会。
道德融入他的血液,处处随心所欲,处处不离道德,处处又不拘束于道德。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子曰: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孔子是很反对绝对化。
孔子此时的境界,是可以在大道中,自由自在的行走。按说应该安享晚年了吧,噩耗简直一个跟着一个。归国前一年,即68岁,夫人离世,归国后第二年,70岁,儿子孔鲤去世。俗话说,人生三不幸——早年丧父、中年丧偶、万年丧子。孔子全都占了。当圣人不容易啊。紧接着,71岁时,最得意的学生颜回死了,最亲密的学生子路也死了,在迟暮之年,受到如此接二连三的打击,再也撑不住了。子路的死,最后击垮了孔子。第二年二月,孔子病倒了。子贡最终回到孔子身边,打点了孔子的丧礼。泰山崩了,天柱折了,哲人去了!!!
从此,孔子不属于春秋时代,他,属于千秋万代!
掩卷,心中的崇敬、感激、感慨、悲愤、哀戚,翻滚着,纠缠着。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中华民族的民族道德、民族精神、民族性格、民族气质,就是孔子塑造出来的。《论语》是孔子精神和灵魂的依托,是人的觉醒,是人脱离动物、进入文明的标志。
教育的目的,便是变化气质,而教育的最高境界,也就是“变化气质”!一个好的老师,能让学生变化气质;一本传世经典,可以让一个民族变化气质!这个人,就是孔子;这本书,就是《论语》,这个民族就是中华民族,这种气质,就是“文质彬彬、仁勇双全”的气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