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把时间当做朋友》这本书中,笑来老师引用了一个比喻:
如果,这世界存在这么一个银行你一定会很开心的:你一出生,就自动享有这家银行为你开设的一个VIP账号。每一天,这个VIP账号里面都会被自动存入不多不少恰好86400元钱。而你的任务就是每天都要把这86400元花光,随便买什么。如果不够了,那就只能忍痛割爱——因为没办法,银行会告诉你,对不起,您只能等明天再来取下一笔86400元钱了。如果竟然没花完剩下了,也只好作废——因为没办法,银行会告诉你,对不起,我们这家银行不接受存款,并且还要每日注销余额。反正,每天一共就有这86400元,不多不少。
这家银行的名字叫“时间”。时间是这世界唯一对任何人都公平的资源。每个人每天都只有24小时,每个人的每个小时都只有60分钟,每个人的每分钟都只有60秒,每人每天一共86400秒——大家都一样,不管你是谁。
这是一个对时间很形象的比喻,正因为时间有这样的特点,所以我们常常会产生“一转眼”时间就过去了的感觉,因为我们很难感知到时间的流逝。
相较于文字,人们对于图形,图像的感知会更加容易。相较于抽象的事物,人们更容易感知具体事物。例如你可以很快的计算出今天花费了多少钱,但是却无法清楚算出,在每一件事情上你投入了多少时间?
但是时间是有价值的。假设你刚刚工作,每个月的收入是5000元,那么你的每小时价值31.25元。可即便是这样形容,我们依然无法准确的感知时间。
年轻的我们总会以为时间还很多,路还很长。一切不会那么快的到来。
我还清晰的记得,大四毕业那年,回到校园,到处彩旗飘扬迎接新一届学生到来,走在其中,总感觉入学还是昨天。大家都在感慨时间过得真快,却始终不知道为什么时间过得如此之快?
现在才渐渐明白,因为我们感知不到时间流逝,而当时间溜走后,才惊觉一转眼已是太远。
从小生活在农村,那时候总渴望着去看外面的世界。第一次从村子里走出去,是去县城读初中,往返于村子里刚刚修好的水泥路,我时常幻想着很多年之后自己再回来,会是什么样子,那一年十三岁,2006年。
后来我也很多次的回去,离开。前几天,清明节和父亲回去扫墓,在路上,我说:这么些年过去了,好像也没怎么变。父亲说了什么,我已记不太清楚,大意是说农村能有多大变化。
可是此时已经是2017年,距离我第一次离开这里,已经过去11年。每一次当我发现生命中的时间已经变成十位数的时候,都很震惊,难以承认和接受,甚至是逃避。
未来不应该还很远很远,时间还很多很多吗?
而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会觉得时间在加速流逝。《把时间当做朋友》中有一段描述:
对一个5岁孩子来讲,未来的一年相当于他已经度过的人生的20%;而对一个50岁的人来讲,未来的一年只相当于他已经度过的人生的1/50,即2%。所以,从感觉上来看,随着年龄的增加,时间好像越来越快。
越年轻,越是无法正确的感知时间,当我们可以感知的时候,岁月已不待人。
所以当董卿在《朗读者》第一期提到翻译家许渊冲每天还工作到凌晨两三点的时候,九十多岁的老人家说他的时间是偷来的,是偷英国诗人托马斯·摩尔的:
The best of all ways
To lengthen our days
To steal some hours of the night
“一切方法中最好的方法是延长我们的白天,延长白天最好的方法是什么,从夜晚偷几点钟。”
而我们如何才能让自己准确感知时间,记录自己每天的时间花销是第一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