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要点:
了解默读和高效阅读的差别
了解视野宽度的概念练习
用快读法抓住一段话的核心要点借助思维导图,提升阅读的效率
先从书中提炼思维导图,再借助思维导图回顾书中内容
通过案例,了解不同类型的书怎么做思维导图
快速阅读的原理是什么?
快速阅读需要眼睛和大脑配合完成——眼睛提高视野宽度,一次可以看到更多的内容,大脑高速运转,通过碎片化的信息构建段落意思。这种阅读方式比单纯的默读效果好很多。一方面,看书速度更快,另一方面,连贯理解一段话,反而会让阅读变得更简单。
快速阅读时,眼睛到底要放在哪里?
最开始练习的时候,眼睛重点抓实词,也就是主语、谓语和宾语,不用去看修饰主谓宾的其他成分。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眼睛自然会落到一句话里的动词上,这样阅读速度还会提高。
快速阅读的时候,怎么知道一句话读完了可以往下一句话看了?
只要你的阅读过程是连续的,不要考虑到底是不是把一句话“读完了”。一般作者写书的时候,上一句话和下一句话是有联系的,前一段和后一段也是有联系的,个别一句话看得不仔细也不要紧,后面的内容会让你“脑补”前面的内容。如果前后衔接不上,你可以稍微停顿一下,检查一下刚刚看过的内容,也不会耽误多少时间。
只练习快速阅读不就好了,为什么还要做思维导图?
单纯快速浏览式阅读,阅读速度会提高,但是阅读后大脑残留的信息比较少。也就是说,把书读完后,脑袋可能一片空白,什么都不记得了。做思维导图可以弥补这个缺憾,边读书边记录重点,读完书之后,思维导图记录的要点会还原你刚刚阅读的知识点,这会强化你读书的效果。
不同图书的思维导图为什么会有差别?
不同类型的图书写作模式是不一样的。比如干货类图书,一般就是按逻辑框架写,那么干货类图书思维导图的框架性就比较强。而小说类图书,一般是按时间和情节顺序,这样对应做出来的思维导图会更线性更连贯。
维导图就是记录要点对不对?
记录要点只是思维导图的一个“使命”,做思维导图的时候,还要注意归纳和提炼,把零的知识点和信息汇总起来。另外,做思维导图时还要融入自己的思考,比如小说的思维导图,除了复述情节,还需要挖掘小说背后的内涵和意义。
接下来我和大家讲讲散文的拆解方法:
散文的内容很散,翻开一本书,不知道哪篇文章是重点,这是初写拆书稿作者头疼的地方,感觉遇上刺猬,怎么处理都棘手。记得我说过一个成语“断章取义”,虽然这是贬义词,但是拆书,特别是拆解散文,我们不得不断章取义,精简版拆书稿区区几千字,想把一本书面面俱到去讲解是天方夜谭,那么我们得选核心内容提炼观点,索取之义就是散文集的意旨,我们在读书时领悟到的要义,当然每个人阅读感悟不同,领会的东西也各不相同。
下面我主要以三毛的《撒哈拉的故事》为引子,讲讲散文如何拆解。
三毛曾是很多读者青春成长期的摆渡人,是我们心中的诗和远方,她带着我们的梦去周游各国各州,替我们见众生,见世界,让我们也在她的文字里见到了自己。从这一点出发,我们不难发现,这本书可以提炼出的一个观点就是:“用有限的生命去拓展无限的宽度和深度。”
三毛说:“生命的过程,无论是阳春白雪,还是青菜豆腐,我都得尝尝是什么滋味,才不枉来走这么一遭啊!”见过了天地才会有眼界,但是眼界还不够,只有明白众生的苦,才能懂得自己的甜。
三毛放弃在台湾文明优渥的生活周游各国,到贫穷落后的北非,穿越撒哈拉沙漠,并与荷西在西撒哈拉长期生存下来,她是在用有限的生命去拓展无限的宽度和深度。
在撒哈拉沙漠,她与当地人相处,体验过战争,体味过不同部落族人之间的纷争,目睹底层黑奴毫无尊严的苟活,她深刻领会到人性的险恶复杂,领悟到弱肉强食的生存法则,可是尽管人心不古她仍然心怀慈悲,对人间充满爱,对穷人不是鄙弃,而是悲悯与关切,厌恶战争,呼唤和平,热爱和平,如果不曾经历战争的沧桑,哪懂人生的荒凉,哪懂珍惜每一个平静如水的日常,这些都是她生命深度的表现啊,大家不妨认真阅读,去挖掘书中的素材,提炼出来,深刻论证这个观点。
世界那么大,三毛流浪的人生精彩绝伦,我们也一定很想出去看看。去吧,去开拓人生的宽度,挖掘人生的深度吧,让梦想引航,把足迹连成生命线,世界就在足下,足下就是人生。
当然以上这个观点可以放在三个观点的最后面,作为对这本书的升华。
撒哈拉的故事这本书,很多读者读过后,对三毛与荷西的爱情印象深刻,被她那种跨越国界的爱情所感动,总想写他们的爱情,可是你知道吗,关于他们的爱情网上人家写烂了,我们来写必须挖掘新意,如果没有新意,那就不要三个观点都写她的爱情哟,当然最少要有一个观点提炼他们的情爱故事,至于怎么提炼,最好另辟蹊径。
三毛的一生是流浪的一生,一生都在远方,一生都在拾荒,她与荷西是命运下的一局棋,起落之间,成败已定,他们曾经用六年的时间错过,上苍补回他们七年共同拥有的沙漠生活,然后,让三毛一个人承受用一生时光来告别过往的苦。
可以提炼出观点:爱不在于距离,而在于心的远近。叙述就从他们生活的琐碎入手,从荷西的思想入手,从民族观念入手等都可以的。
也就是说,拆解一本书,我们要读多本书,要查阅很多资料,再浓缩资料与书中故事,将观点阐述透彻,才能吸引人,这个提炼精华,整理资料,浓缩思想情感的过程也是拓展思维,提高认知,丰盈灵魂的过程,从中体会到写作真的是一件意义非凡的事。
至于第三个观点,可以从三毛如何战胜撒哈拉艰苦生活上提炼,可以从她接触的那些人的故事中提炼,比如:因为爱,所以慈悲;生活需要勇气,更需要智慧;灵魂自由的人从不会孤独等。总之在撒哈拉每走一步,都能激发三毛对人生深刻的领悟。
她接触了形色各异的人:一群落后愚昧的撒哈拉威女人;十岁便被家人高价卖出,被以暴力方式夺取贞操的姑卡;天真无知的小孩,一个深陷爱情的青年沙伦。
三毛写作从来不刻意追求某一种技巧和风格,一切都显得平实与自然。 然而在她信笔挥洒之中,却又蕴涵无限,这也许是一种更高的技巧和风格吧。三毛的文字,在我的印象里从来都是平淡的,丰腴和韵味也都出自这平淡,我常常对她的生活充满了好奇,因此爱上了她的书。我想这也是大家爱三毛的原因吧。
《撒哈拉的故事》是散文小说集,叙述的故事撼人心魂,既新奇梦幻又真实感人,可以从中感悟出很多东西,我就不一一赘述了。她的其他书也一样,可以从多个角度去解读,不宜人云亦云。
总之阅读拆解散文,一要了解背景(作者的人生经历,成长环境,故事时代背景等)理清形;二要穿梭字里行间品味情;三要提炼情节读懂人(这个人,包含作者,故事人物等);四要透过形把握神。
好多同学拆散文,但感觉抓不住重点。为什么呢?越是想面面俱到,越写不好。不妨抓住它最精髓的地方,提炼反而能写出好文章。重要的是,看你从那个角度来论述了。
提炼出三个要点,然后围绕论点,加叙加议,拆书稿是要尊重原文的观点。
我的感悟:
“拆解一本书,我们要读多本书,要查阅很多资料,再浓缩资料与书中故事,将观点阐述透彻,才能吸引人,这个提炼精华,整理资料,浓缩思想情感的过程也是拓展思维,提高认知,丰盈灵魂的过程,从中体会到写作真的是一件意义非凡的事。“
好优美的文字,思维严谨。受益匪浅。被上面这段话,深深触动。
我的行动:
这个点之前我也意识到过,而我的表达是,要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多角度阐述。观点要独特、鲜明。可能跟我平时关注的书有关。我相对来说比较喜欢【干货类】书籍,压抑了自己的浪漫天性。我的潜意识里是拒绝读散文和小说的,感觉是在浪费时间。我对哲学、概念性东西更感兴趣。但是,有时候我由感而发的感慨却是有着散文诗的风格的。所以,我首先要做的是要沉淀下来,多读读散文、小说和诗歌,积累自己的文化素养。这样在【输出】表达的时候,才能言之有物、更有温度。不然,文章会无意识地造成“说教”的效果。我记得,曾经有身边的朋友就给我起过一个外号“刘教授”,就是说我一开口就长篇大论,而且是论调十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