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多葛主义哲学家-爱比克泰德
他特别说,她应该记住,我们所拥有的一切都是从命运那里“借来的”,命运可以不经我们允许而将它收回——的确是这样的,甚至都不需要提前通知一声。
因此,“我们应该爱我们所有的心爱之物……但是始终都要想到,我们并没有得到可以永远保有他们的承诺——没有,就连我们可以长期保有他们的承诺都没有得到。
所以,在享受至爱的人的陪伴时,我们应该时不时地停下来思考这个可能性,那就是这种享受是会完结的。如果没有什么别的东西来完结它,我们自己的死亡也会完结它。
爱比克泰德也提倡消极想象。例如,他向我们建议说,当我们亲吻自己的孩子时,要记住她是终有一死的,而并不是某个我们的所有物——她是作为“礼物”给予我们的,但并不是“不可分离的或永久的”。
他的忠告是:在亲吻孩子时,我们应该安静地思考她明天就有可能死去的可能性。顺便提一下,在《沉思录》中,马可·奥勒留也赞许地引用了这个忠告。
根据爱比克泰德的看法,我们生活中最重要的选择就是:使自己关注外部世界还是内心世界?大多数人选择了前者,因为他们认为,危害和裨益都来自他们自身之外。
当大多数人以改变他们周围世界的方式来寻求获得满足时,爱比克泰德却忠告我们以改变我们自己的方式来获得满足——更确切地说,是改变我们欲望的方式。而且他并不是唯一给出这种忠告的人;的确,这实际上是每一个反省过人类的欲望和人类不满足的原因的哲学家和宗教思想家所提出的忠告。
爱比克泰德说,的确,你就能变得无敌了:如果你拒绝参加你可能输掉的争斗,你就永远不会输掉一场争斗。
所以,爱比克泰德会劝告人们说,当和一个朋友说再见时,我们应该悄悄提醒自己,这也可能是最后的分别。如果这样做,我们就不那么可能把朋友的存在看成天经地义,结果就会比不这样做从友谊之中衍生出更多的乐趣。
爱比克泰德说,我们想要亲戚和朋友永远活着,尤其愚蠢,因为这些都是不由我们决定的事物。
爱比克泰德说,如果想要生活过得更好,我们就不应该要求事情来顺应我们的欲望,而是应该让我们的欲望来顺应事情;换句话说,我们应该希望事情“像它们确实发生的那样发生”。
所以,即便是在享受快乐事情的时候,我们也应该遵循爱比克泰德的忠告,使自己处于警惕状态。
爱比克泰德说,我们会发现,当别人说我们对于我们以外的事情像是“没有头脑的傻瓜”或什么也不懂时,我们不会觉得感情受到了伤害。我们对他们的侮辱和怠慢会耸耸肩表示蔑视。我们也会对任何指点我们方向的赞扬耸耸肩表示不屑。
爱比克泰德提到的其他进步的标志如下:我们将不再批评、指责和褒奖别人;我们将不再吹嘘自己以及自己知道得很多;当我们的欲望被阻挠时,我们将责备自己而不是外部条件。
的确,爱比克泰德认为,在践行斯多葛主义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如此低调,以至于别人不会给我们贴上斯多葛主义者的标签——甚至连哲学家的标签也不会给我们贴上。
在我们践行斯多葛主义的过程中,另一个进步的标志就是,我们的哲学是由行为而不是言语构成的。爱比克泰德说,最要紧的事情,并不是滔滔不绝地讲述斯多葛主义原则的能力,而是根据这些原则来生活的能力。
记住,侮辱你的不是那个辱骂或打击你的人,而是你认为他们正在侮辱你的这种判断。”这样一来,他说道,“除非你希望如此,否则他人不会对你造成伤害;只有你认为自己受到伤害时,你才受到了伤害。”——爱比克泰德
爱比克泰德提出了另外一种消除痛苦的策略,就是停下来想想侮辱者到底了解多少。
爱比克泰德论述称,应对那些侮辱弱势群体的行为,最好的办法不是对侮辱者进行惩罚,而是教给弱势群体自我抵御侮辱的技巧。他们特别需要学习如何消除痛苦,无论侮辱者怎样侮辱他们;只要做到这一点,他们就不会对侮辱那么敏感,结果呢,受到侮辱时也不会感到那么大的痛苦了。
值得我们注意的是,按照现代的标准,爱比克泰德是一个双重的弱者:他既是瘸子,又是奴隶。尽管有这些弱点,他还是找到了方法来克服侮辱。更重要的是,尽管命运不济,但他仍然找到了感受幸福快乐的方法。
于是,他劝告波利比乌斯,“让你的眼泪尽情地流淌吧,但也要让它们停止,让那最深沉的叹息从你胸中抒发出来吧,但也要让它们结束。”
如果将自己的目标设定为取悦别人,那我们就无法自由地取悦自己。……我们将使自己变成奴隶。——爱比克泰德
爱比克泰德说,如果希望保持自由,那么与别人相处的时候,我们就要注意对别人如何看待我们采取漠不关心的态度。而且,我们应该坚持这种无所谓的态度;换句话说,我们既不要在意他们的批评,也不要看重他们的称赞。
爱比克泰德举出这个例子,把它当做斯多葛主义行为的楷模:“这就是以往一直演习斯多葛主义训诫的意义,就是不让渴望的和厌烦的事物形成任何阻碍,防止这些事物有机可乘。我是终有一死的。如果是现在,那我马上就死;如果是过一会,那我现在就先吃午饭,因为午饭的时间到了;如果是以后死,那我就在那个指定的时间到来的时候再死。”
爱比克泰德提醒我们,苏格拉底“可以忍受被忽视”,那些践行斯多葛主义的人同样也应该可以忍受。
我们应该何时开始践行斯多葛主义呢?爱比克泰德举例说明了我们应立刻开始的道理。他说,我们不再是小孩子了,而且我们已经耽搁了。这样持续下去,有一天我们会发现,我们还没有学到一种人生哲学就已经老了——结果,我们就浪费了自己的生命。
他补充说,践行斯多葛主义就像是为参加奥林匹克运动会而进行训练,但是两者间却有一个重要的区别:我们为之训练的奥林匹克竞赛是在将来的某一天进行的,而我们生活的竞赛现在就已经开始了。
所以,已经没有拖延训练的奢侈条件了,我们必须从现在就开始。
这组格言中的第三句也许——事实上很可能就是——直接取自于爱比克泰德:“始终追求的,应该是征服自我而不是命运,应该是改变自己的欲望而不是已经建立的秩序,在总体上要相信,除了我们自己的思想之外,没有什么东西是完全处于我们的控制之中的,所以当我们在外部事务中尽了最大努力之后,剩下的事情只能听天由命。”(顺便提及一下,要注意笛卡尔在讨论尽我们最大努力的问题时所暗指的目标内在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