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理科生的果壳简书电影爱电影
科学丑闻再现大屏幕:韩国黄禹锡事件电影版《举报者》(제보자,20

科学丑闻再现大屏幕:韩国黄禹锡事件电影版《举报者》(제보자,20

作者: 洪靖 | 来源:发表于2014-11-24 06:31 被阅读3834次

    韩国常有改编国内真实事件的电影作品,但令人难以相信的是,《举报者》(제보자)竟然改编自被许多韩国人视为有损大韩民国颜面的国耻:黄禹锡事件。这个造假事件,可以说是千禧年后第一个十年最大的科学丑闻。

    黄禹锡事件电影版《举报者》海报

    黄禹锡(Hwang Woo-Suk)是土生土长的韩国分子生物学家,在 1995 成功复制牛只,2005 年初用十一位患者的体细胞核培养出胚胎干细胞株,登上国际指标期刊 Science,同年 8 月又在另一国际期刊 Nature 刊登成功复制一条狗的研究报告,突飞猛进的进展震惊国际社会与学界。对于天生罹患痼疾的病人与家属来说,黄禹锡在干细胞研究上的成果,无疑带来明亮的希望曙光。 

    对于韩国社会来说,这样一个从未留学但领先他国的科学家,代表了韩国在国际上的崛起与自信。政府不只通过为黄禹锡量身订作的《生物科技道德法》,还成立「世界干细胞中心」(The World Stem Cell Hub),并将他封为「最高科学家」。

    黄禹锡的成功不只席卷全球科学界,更成为韩国人民的期盼与骄傲。 然而,就在声势达到顶峰之际,黄禹锡被指控造假,韩国电视台也开始制作节目深入追踪真相…

    黄禹锡和他的复制狗

    前面几段是黄禹锡事件发生前的真实状况,也是这部电影《举报者》的故事背景。接下来的部份,则是电影的剧情。据说电影改编还算忠于史实,因此以下稍微花点篇幅详述情节发展。

    ------- 以下透剧 -------

    电视台 NBS 节目〈PD 追击〉制作人尹敏哲接到检举,指称当时声势如日中天的生物科学家李长焕透过不法手段获取女性卵子。根据研究伦理规定,由于女性捐赠卵子属于侵入性手术而且可能对性身体造成伤害,因此妇女只能在自愿的情况下捐赠,不能受到威胁或利诱。然而,检举者指控李长焕使用的其实是「买来的」卵子。

    尹敏哲将此事呈报上级,但上级顾虑到李长焕的地位,并不同意追查。尹敏哲不愿放弃,联络上一位曾在在李长焕团队工作但后来离职的老朋友沈敏浩,却得到一个更大的、更严重的爆料:沈敏浩指称李长焕的干细胞是假的,他从来没有成功过。得到这样有力的爆料,电视公司长官同意尹敏哲继续追查,最重要是找到事证。

    制作人尹敏哲(左)与爆料者(沈敏浩)

    与此同时,李长焕仍然继续公开演讲、餐会,也不断得到媒体关注与社会掌声,许多病患与家属也在殷殷期盼李长焕的研究进展,对于李长焕充满感激之情。而当李长焕接获消息,得知尹敏哲的追查行动,他决定透过团队了一位女性研究者--沈敏浩的妻子金美贤--压下对手的疑虑。他让金美贤进入几乎没有人进入过的干细胞保存厍,亲眼目睹干细胞的存在。

    这个举动让金美贤严重怀疑沈敏浩的爆料有误,沈敏浩得知以后也十分震惊,因为如果干细胞真的存在(也许是他离开团队以后才成功的),那么整个举报显然失去基础。接获消息的尹敏哲也大受打击,电视节目团队亦开始对他失去信任。这个时候,李长焕放出消息,说沈敏浩是因为当时能力不足无法胜任工作所以离开团队,如今的爆料只是挟怨报复。此举更让 NBS 对尹敏哲掌握的证据信心全失,投票决定撤销节目制作。社会大众也开始抗议电视台与尹敏哲,甚至产生强大的舆论压力。 

    不过,沈敏浩在庞大压力之下,决定告知尹敏哲当时离开团队的原因:李长焕要求他和工作伙伴李道亨造假论文。沈敏浩不愿接受而辞职,然而李道亨接受了。这个告白让尹敏哲重燃希望,决定飞去美国访问目前在匹兹堡进修研究的李道亨(在一个与李长焕团队密切合作的机构),并暗中录下李道亨坦诚被指使的画面与声音。

    尹敏哲于匹兹堡采访李道亨

    而金美贤也因为沈敏浩的证言决定相信丈夫,甚至偷偷再次进入干细胞保存厍偷出一个试管(内装干细胞),要让丈夫与尹敏哲拿去做 DNA 检验。尹敏哲带着录像录音回到国内,整个节目团队重获鼓舞,再次纷纷同意节目应该继续制作,尹敏哲也趁机要求李长焕接受采访、要他澄清事实。可是舆论的外界压力依然存在,当尹敏哲采访完李长焕、离开李长焕的研究所时,竟遭到门外民众的辱骂与攻击。 

    当然,李长焕不会坐以待毙。他找到爆料的李道亨,让他召开记者会公开说明自己是被逼迫所以做出假的供词。这个举动将社会舆论推到高潮,各种抗议行动与电话涌入电视台,整个节目团队遭受莫大压力,相关人员甚至必须调职或惩戒。现在尹敏哲唯一的希望,就是干细胞的比对。然而,在访谈中答应 DNA 比对的李长焕,却在最后一刻赖皮、要求再给三个月时间才交出实验产品以供检验。他深信尹敏哲与 NBS 大势已去,不可能再继续制作节目、遑论播出。

    李长焕(右)向尹敏哲要求多给三个月时间

    不过,尹敏哲的助理金怡瑟把李长焕的研究报告上传到生物医学的网络论坛,引发一阵讨论,甚至引起相关学者的注意,并联署要求李长焕必须清楚交待疑点。这一点点的正面回响,鼓舞了制作团队几乎已经消失的士气,尹敏哲直接找到电视台老板、哀求播出〈PD 追击〉。到底报导会不会成功播出? 

    NBS 老板最后同意播出〈PD 追击〉,而播出之后舆论也开始转向,换句话说,NBS 制作团队受到了肯定。最末一幕,当原本要离职的上司回到原来的位子、与尹敏哲聊天之时,尹敏哲再次接到爆料电话,他边说边微笑,离开上司的身旁,准备面对下一次揭穿真相的挑战… 

    ------- 以下个人评论 -------

    《举报者》有多么忠于真实事件?作为一个观看者--观看真实事件也观看改编电影--其实很难论断,但可以确定的是,许多现实生活中出现的角色,电影里头也都有出现。除了李长焕代表黄禹锡之外,电影中尹敏哲在现实生活中叫做韩鹤洙,爆料的沈敏浩则是前研究员柳永俊。电影中的电视台 NBS 在现实生活中是韩国大媒 MBC,而〈PD 追击〉实际上则是一个叫做〈PD 手册〉的节目。李道亨这个角色的确存在(一时查不到名字),而且黄禹锡团队密切的合作对象也是在美国匹兹堡大学。换句话说,在真实事件当中扮演起承转合、穿针引线的角色,在电影中也了撑起剧情的推展与转折。 

    说实在,这部电影并不刺激(虽然海报看起来蛮厉害),但难得的地方是,它忠实呈现了每个角色在事件当中的挣扎,以及当时韩国社会的氛围。「真相」「国益」的拉扯,是电影中许多场景不断出现论题。当尹敏哲向上级呈报制作计划,他们问的是「真相与国益哪个重要?」;当大众知道电视台正在质疑李长焕,他们说的是「怎么可以伤害国益?」;当青瓦台(韩国政府)知道事态严重打算介入调停时,他们考虑的是「应该保护真相还是国益?」。

    被记者包围的李长焕/黄禹锡

    这个拉扯如实反应了当时黄禹锡事件发生之际给予韩国带来的巨大影响。当黄禹锡被赋予韩国最高科学家的号称、当黄禹锡被视为韩国教育系统的优秀产物、当黄禹锡开始象征韩国的国际地位,整个国家就开始陷入一种「科学的国族主义」当中。就韩国的历史习性来说,科学的国族主义在韩国可能比起其他国家更为严重一些,因为这直接关乎所谓的「民族自信心」。每个人都或多或少知道真相的重要性,但在事关民族颜面与自我肯定的情绪中,对于真相的追求常常只能退居第二。

    任何对于黄禹锡的指控与责难,都是间接对于韩国的贬低、对于大韩民族的侮辱。如果指责来自外部,那么或许比较容易接受,因为群众在心理上可以将其归类为「外敌」,而外敌本来就没有理由对韩国说好话、做好事。但当指责来自内部,这就变成一种不可饶恕的背叛:见不得自家人好的人一定有二心。这就是我们在片中不断可以看到的,民众对于尹敏哲等人从一开始的不耐到后来变成愤怒,他们在电视台门口聚集、抗议,也跑去爆料人沈敏浩家中丢石头,最后在尹敏哲当面访问李长焕之后达到高峰:大家对着尹敏哲和助理金怡瑟丢鸡蛋!

    民众对着尹敏哲和金怡瑟(右三)丢鸡蛋抗议

    电影中最精准反应现实的部份,不是某个场景或者某个桥段或者某个人物,而是这个科学国族主义的氛围。当然,看电影的时候,我们可能会觉得韩国民众的情绪简直不可思议,怎么会这么盲目地相信一个科学家、又盲目地反对想要说出真相的人?然而,当类似事情发生在我们身上(或当我们就身处事件当中),我们真的能够肯定自己就不会陷入相同的情绪,也不会觉得「唱衰」是件很可恶的事情?其实,这是个司空见惯的场景:对着自己身处团体说坏话的人总是会被讨厌,因为「 X益」是群体前进的方向,当大家都在往前走、群体正在壮大的时候,你怎么能自己倒退甚至还拉大家一起? 

    要在当下情境做出正确选择的困难,导演的处理应该算是不错。《举报者》并没有一昧指责民众被国益遮盖双眼,而是透过病患与家属的角色来采取一种同情的理解。剧中几次出现病患家属对于李长焕的期盼与恳求,甚至有一幕是一个母亲带着智能障碍的儿子「拦路劫轿」,让儿子用着生涩但努力的言语对着李长焕说「我们相信你,我们支持你」。对于病患与家属而言,尹敏哲在做的并不是揭露事实,而是摧毁希望。生活很辛苦,而能够支持他们生活下去的就是那个希望。希望通常还没发生,但当它被赋予高度信心,就会犹如一种「有做就会成功」的预言,变成最不容质疑的东西,而认清现实也会引来巨大的情绪反应。

    民众拦路给予李长焕支持,而李长焕哭了

    事实上,即使我们真的够屏除倾向国益的考虑,也不一定就能够做出对的选择。因为,在事情发生的那个时刻,并没有充足或决定性的证据能够指出对的究竟是李长焕还是尹敏哲。我们常用的推测程序「A造假可以获得好处所以A可能造假」(利益模型)其实派不上用场,因为实际上任何一边都可以透过造假获得好处:李长焕造假可以得到学术声望和政府资金,而尹敏哲诬陷则可能获得更好的职位、NBS 也可能得到更好的收视率。或许对于后者来说「投资」风险比较大,不过因为相对而言损益比也较高(假如成功的话),所以其实「没必要」造假的说法并说不过去。换句话说,基于眼前势力谁强谁弱来选择相信其中一方并将利益模型归于另外一方,这种作法可能有待商榷。

    当然,这部电影并非没有缺陷,最明显的一个,就是有点英雄主义。虽然看得出来导演尽可能避免后见之明的陈述方式,但一部电影无论如何必须选择一个视角,而导演选择了「举报者」--尹敏哲--这一边。这一点从电影的收尾就可以看出:电影并没有去问李长焕后来的状况,而是呈现尹敏哲将要再次「揭发真相」的动力和企图。这很容易让电影变成正邪对立的结构,也让观众做出这种二元--李长焕很坏心,尹敏哲很正义--的诠释。也许为了商业考虑,这是不得不采用的视角(谁不爱英雄?),不过导演其实有在一些小地方替李长焕「说话」。

    最明显的一个桥段,是李长焕在即将被揭发之际回到乡下「探望」他复制成功的狗「茉莉」,他叹了口气对牠说:

    因为大家都在看着我,所以没能停手,稍微有一点成就就想再多要一些,向我索取的越来越多,结果错过了停下来的时机。

    接着李长焕就自杀了(但未遂)。在电影中,这并不是李长焕公开的辩解之词,而是个人私下的内心告白。在我看来,导演想要表达的是,李长焕铸下大错并不是因为他是一个全然的坏人,他也许有点贪心、有点自私(谁没有呢?),但会从小错逐渐走向大错很多时候是某种情境之下的后果。虽然韩国民众事后可能抱怨李长焕欺骗了大家的感情、简直就是国耻,但当初正是因为民众的国族主义情绪才把李长焕推到这个只能进不能退的境地。

    背负全民期待的李长焕,已经不能回头

    《举报者》确实值得推荐。虽然情节并不紧凑,而且里头不少生物医学专业名词,但如果观众能够理解韩国科学国族主义的背景、能够体会在真相与国益当中拉扯的艰难,这部片无疑能够带来许多思考与反省。如果你对黄禹锡事件有兴趣,《举报者》也是一个很好的起点。虽然科学国族主义在韩国之外并不明显,但不代表没有。事实上,对于许多亚洲国家来说,在脱离帝国殖民的历史情境之下,国族主义或多或少都在发挥一定的作用。尤其是在科学与技术方面,这些国家迈入所谓现代化的过程中,政府往往扮演带头与推动的角色。因此,我们除了必须防范与警惕科学造假之外,这部片有个更重要的意义:科学国族主义可以推动国内科学的发展,但应谨慎避免情绪过度地增长。适当的期盼会是正面的力量,但过多的希望却可能造成悬崖来不及勒马。

    ------- 后记 -------

    到底,现实中黄禹锡的研究结果是不是假的?实际上,韩国法院最后只判黄禹锡两个罪行,一个是非法取得卵子,一个是贪污公款。他的十一个干细胞株论文虽然当中有好几个是变造的,但他的复制技术事后(2007)被证明成功也可行--黄氏细胞株有效。不只如此,后来许多西方研究团队也发展出和黄禹锡当初相同的技术与专利,然而讽刺的是,黄禹锡没有得到任何的声誉(credit),而是这些后来做出相同结果的科学家。换句话说,黄禹锡研究过程中的行为失当,实际上并没有干扰他的学术正确性。论者指出,黄禹锡其实是国际「话语权」(谁说话比较大声、比较会被当成对的)失衡的受害者,例如:西方科学界并没有比较严谨,事实上当初指证黄禹锡的一位西方学者 G. Schatten 在事件中也有严重的道德瑕疵,然而媒体几乎无人追究;或者,Science 在首尔大学调查报告出炉时立刻撤销黄禹锡的论文,前后仅仅历时 24 天,然而对于西方学者有争议的研究报告却可以等待十年时间,让学者提出异议和上诉(巴尔的摩事件)。

    喜欢这篇文章吗?请点击下方的「喜欢」,也欢迎您打赏我哟!别忘了关注我的 微博豆瓣FacebookGoogle+Twitter,或我的繁体博客 社技哲学,谢谢!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科学丑闻再现大屏幕:韩国黄禹锡事件电影版《举报者》(제보자,20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eewt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