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过的《中国文人的非正常死亡》有两本。一本是我在高三时候读的,作者为李国文;一本是我工作之后偶然看到相同书名标题时所买,作者为高松元。从时间来说,李的版本要早于高的版本;从名声来说,李更不是高所能望其项背。最重要的是,李写得比高好!得!多!高早期写的人物还行,后期写得跟我在路边报刊亭2元一期的《新周报》没有什么区别。不过高写的人多,所以,我就把这两位写的书放在一起,写写读后感,在看书过程中,算是以史为镜学做人,
写中国文人的死亡,大抵是写如何在中国做人。毕竟历朝历代,非正常死亡的文化人如过江之鲫,数之不尽,死法也新奇百怪:有愚笨死的,也有因为狂傲而死(很多)的,也有因为女人而死,不一而足。现选几位我印象最深刻的文人略说一二,从竹林七贤开始。
最好玩的是阮籍,有人认为,他和陶渊明是中国历史上最出名的避世人物。阮籍,出生于汉建安十五年(210),父亲阮瑀,字元瑜,“建安七子”之一,是当时著名的诗人和散文家,曾经做过曹操的司空军谋祭酒。阮籍在九品中正的那个年代,算是贵族,其本人的政治倾向是曹魏派的。但三家归晋,当司马氏夺取政权时,希望阮籍出山致仕,帮助司马氏抬高声望,而阮籍总是用各种方法推脱。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就是阮籍拒绝司马氏的提亲。
司马氏上台后,阮籍不再参与政治事务。除了各种喝酒唱歌写书吹牛之外,阮籍还有一个业余爱好,那就是打铁。你没看错,就是打铁!可能是因为打铁练就了一身在贵族里少见的型男身材,据说有公主看上了他。司马昭派人提亲,而阮籍为了避免和司马氏产生牵连,想出了一招:装醉。提亲的使者每次去找阮籍,门房都告诉他阮籍醉了,使者不信,硬要面见阮籍本人。进房以后,看见了阮籍正赤身裸体(你没看错)躺在地上睡觉!成何体统!而阮籍的回答大约是这样的:“我以天为被以地为席,房子就是我的衣服,你跑我内裤里来干什么?”我只能为阮籍的不要脸和机智怒点一赞。终其一生,阮籍基本和政权采取不合作态度,但是却得善终,确实少见。
和阮籍相反,最可惜的是嵇康。作为竹林七贤排名第一的人物,他在竹林七贤里地位,在我看来就像beyond里的黄家驹, 是灵魂。据说嵇康最大的特点就是狂妄,分析一下,可能是因为他长得帅(历史记载)、有才、会弹琴,是当时有名的帅哥+才子。这样的人,不恃才傲物才奇怪呢。主要说说他的朋友。朋友分两种 ,一种是真心对你好的。比如王戎、山涛等崇拜者,或阮籍这种同样水平的朋友。他们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当嵇康喝酒唱歌时,他们捧场;当狂妄的嵇康出口伤人时候,他们包容;当嵇康落难时,他们搭救;当嵇康身死,他们帮助培养嵇康的后代,可谓真心朋友。人生若得此友,夫复何求!但是那种表面尊敬,却心胸狭窄,只想利用朋友达到自己目的的人,却也不少。比如多次想利用嵇康出名的钟会,在遭到嵇康的冷嘲热讽之后转而怀恨在心,并在最后司马昭杀嵇康的决定中,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可惜一首《广陵散》至今成绝唱!
最后谈谈竹林七贤里比较不出彩的一位:山涛。山涛虽然和阮籍嵇康并列竹林七贤,但是他在文学上的评价远不如阮嵇二人,充其量,算是他们的高级粉丝。但是山涛的老婆说得好:你的才智情趣和他们差得远,只能以你的见识气度来和他们交朋友。(大意)山涛正是如此,因此也深受阮嵇的欢迎。在后来山涛当官,嵇康写出《与山巨源绝交书》时,也没有对山涛有人身攻击,只是说自己不适合当官;在嵇康身死后,把儿子托付给山涛照顾,甚至说出了:“山公尚在,汝不孤矣”这种话。而山涛也在嵇康死后尽了一个朋友最大责任,把嵇康的孩子照顾成人。
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从这三个人中学到了不少做人的道理。阮籍告诉我,人应该保持自己的底线,对于违背自己底线的东西,不能同流合污。但在不利条件下,应该采用合理的方法保护自己;嵇康教会我,人应该时刻保持低调,恃才傲物自我膨胀是自我取死之道。面对自己看不惯的东西和人,最好的办法是疏远。如果只凭口舌迎头痛击,反而容易打蛇不死,遭人嫉恨。最后,山涛教会我们,作为一个才能不够拔尖的人,如何和大神交朋友,如何做一个受欢迎的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