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影评家庭教育心得青少年教育
何为“人性教育”?从电影《追风筝的人》看教育反思

何为“人性教育”?从电影《追风筝的人》看教育反思

作者: 二加教育 | 来源:发表于2017-09-25 10:36 被阅读55次

    摘要:电影《追风筝的人》是马克·福斯特根据卡勒德·胡赛尼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影片讲述了主人公富家子阿米尔自我人性救赎与回归的故事。经过艰苦的努力,阿米尔终于摆脱了悔恨、内疚和自责,敢于正视自己幼年犯下的错误,达到心灵的安定,成长为一个真正的男子汉。本文就主人公阿米尔一生所受到的教育经历,分析人性教育在其成长过程中的作用,进行人性教育的反思。

    “人性”一词,马克思给出的定义是“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人性,是在一定的社会制度和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人的品性,也是人所具有的正常的感情和理智。而宋 欧阳修在《诲学说》则曰:“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人性因物而迁,不学则舍君子而为小人,可不念哉。”由此可见,人性是人生而带来的,但在更大程度上来说,它受到一定的社会制度和历史条件的影响;而同时,人性也是可以在教育中优化的。借助于教育,每个人都有充分的时间镇压或是剿灭人性之恶以成长为一个性格完善的成熟个人。

    一、电影《追风筝的人》故事梗概

    《追风筝的人》是马克·福斯特根据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影片讲述了发生在两个阿富汗少年阿米尔和哈桑身上的故事。阿米尔出生在一个富裕的阿富汗家庭里,从小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本该无忧无虑的童年,却载满了重重的烦恼。阿米尔打小有一块心病,总觉得母亲是他“杀死”的,父亲因此恨他,不爱他。母亲因难产而亡,给父亲造成了难以痊愈的伤痛,使得阿米尔内心总是充满罪恶感,更是无法摆脱压抑、自责的困扰。仆人阿里和阿米尔的父亲从小一起长大,情同兄弟,他的小儿子哈桑是阿米尔童年最亲密的伙伴。哈桑对阿米尔忠心耿耿,就像父亲阿里对老爷那样的死心塌地,无论阿米尔做什么,他总是无条件地信任和服从。

    阿米尔的父亲对哈桑却十分的赞赏。他认为哈桑是一个敢于承担事情的孩子,虽然读书不多,但很是聪明,也很善良。父亲对哈桑的关爱对阿米尔来说,无疑是一种极大的伤害——他得不到父亲全心全意的爱。为博得一度是风筝大赛冠军的父亲的认同,阿米尔全身心地投入到风筝大赛的准备中,哈桑也极力支持阿米尔的行动。最后,在哈桑的全力配合和指导下,阿米尔赢得了风筝大赛的冠军,也终于看到了父亲对自己展现的肯定的笑容。哈桑为阿米尔追那个飘远了的风筝,阿米尔也在后面追随着哈桑。哈桑在捡风筝的巷子里遇上了曾经刁难过自己和阿米尔的阿塞夫和其他两个大男孩。他们逼着哈桑把象征着胜利的风筝交出来。哈桑坚持说这是属于少爷阿米尔的,最终被三个男孩强暴了。而尾随而至的阿米尔看到了这一切,只是,一向怯懦的他没有勇气迈出拯救哈桑的一步。直到肇事的三个大男孩离去,哈桑拖着受伤的身体依然紧捏着风筝走出巷子,阿米尔才若无其事地假装着急地问哈桑“你去哪了?我追不到你。”身心受伤的哈桑把风筝交给了阿米尔,回家后就病倒了。阿米尔始终挣扎在看到真相却说不得、羞愧与痛苦的边缘。病好了之后的哈桑对阿米尔依然是那么忠诚和服从,这让阿米尔遭受着痛苦的煎熬。阿米尔最终以哈桑偷了自己的手表的卑劣手段逼着父亲赶走哈桑父子俩,而即使是这样莫须有的罪名,哈桑也毫无怨言地承认了,选择与父亲默然地离开。随后阿米尔随父亲移民美国,带着缠绕了自己一生的负罪感。

    已经是功成名就的知名作家阿米尔因为对儿时挥之不去的梦魇和记忆,在良心上受到了难以忍受的折磨。而且随着知识面的拓宽,美国自由思想加深了他对人性的真切理解,少年时代的负罪感不仅没有伴随哈桑的离去而远离,反而有增无减,沉浸在“罪人”的恐慌当中。所以在他接到了父亲生前的好友拉辛汗的电话后,毅然从旧金山回到在塔利班残忍的暴权制度统治下、充满了不可预料的危机的阿富汗的首都喀布尔,那个印记了两个人之间的一点一滴的城市。阿米尔决定面对自己的心魔,勇敢地迈出了走向救赎之路的第一步。他要正视长久以来困扰着自己的那些秘密,做最后一次大胆的尝试,希望将一切都重新归进正轨,找回那个被遗失在了过去的自我。

    阿米尔冒着生命危险从当年强暴哈桑的阿塞夫手中救下了哈桑的儿子索拉博,并将他带回美国,收为养子,承担起了做父亲的责任。这是阿米尔在成长的生命历程中,第一次主动采取行动来挽救自己曾犯下的错误,而不是去逃避。阿米尔在异国他乡和索拉博放风筝,风筝也同样带给索拉博微笑,并赞扬自己一直不敢承认的事实——哈桑的勇敢。累积多年的忧郁和自责在风筝翱翔空中的那一刻释放,阿米尔终于驱散了童年第一次追风筝时笼罩在心里的阴霾,坦诚面对自己的错误,并拯救了自闭的索拉博。这就等于阿米尔重新成为一个真正的男子汉。

    二、“望子成龙”家庭教育思想的反思

    阿米尔无意间从父亲与好友拉辛汗的对话中得知了在父亲眼里的自己。父亲说“这孩子身上少了点东西…一个自己的事都不敢站出来的孩子,长大后什么事也都是不敢挺身而出的。”阿米尔更坚定了“父亲不喜欢他”的念头。然而,在当地颇有声望的、正直的父亲忙于经商积德,偏偏忽略了对阿米尔内心的理解和引导。他从来只是站在一个大人的角度去教育孩子。当阿米尔用学校毛拉(老师)教的道理告诉父亲“喝酒是一种罪”时,父亲马上反驳说毛拉甚至学校的老师只是自以为是的猴子,除了会数着手指头念经书,不会教孩子任何有价值的东西。父亲告诉阿米尔罪只有一种,那就是盗窃。他用一种近乎哲理的思路去阐述去解释什么是盗窃,却没有考虑过阿米尔是否能听懂,能接受。他是一个“随意用自己喜欢的颜色去填涂画册般的孩子”的父亲,殷切地希望阿米尔能像他一样。可惜事与愿违。父子俩几乎没有一丝实质意义上感情的沟通。所以,阿米尔感受不到父亲对自己的爱和肯定,终于也只是一个人躲在房间里写小说来发泄情绪。但对凡事都极力维护着自己,像朋友一样,总是扮演着“好人”角色的哈桑,阿米尔恨不起来。这种欲恨不能、想信任又在远离的矛盾使得阿米尔对哈桑的情感极其纠结。

    在看到哈桑被强暴的时候,阿米尔内心上演着一幕幕激烈的人性搏斗。面对朋友受辱,他有冲动上前去解救;但看到那个象征着胜利的风筝,对父亲的认可与赞赏的期盼又膨胀起来……这种压抑与羞愧的精神斗争使得阿米尔无所适从,最后选择了沉默地离开,在一个安静的角落里等待哈桑,假装找不到哈桑。直至哈桑走出来,把风筝递给他,阿米尔避开了哈桑的受伤无助的眼神。阿米尔赢了风筝比赛,由此得到了父亲的认可和赞赏,幼时所缺失的父爱终于得到了补偿。但当父亲问到哈桑时,阿米尔选择了胡乱搪塞。

    成年后,阿米尔对文学情有独钟,但父亲却殷切地希望阿米尔能考上医学院校,当一个真正的医生。父亲“望子成龙”的愿望再次落空。阿米尔的成人生活由此带来了一系列的“劫难” ……

    “望子成龙”的家庭教育思想,扭曲了阿米尔正常的本性,使他度过了本该是快乐的却充满了压抑、悔恨、自责的童年。

    教育要造就本真生存的人,就要考察人性潜能中是否蕴含着走向本真生存的可能性,这就需要对人性进行追问。人性是人的生命中先天蕴含的类特性倾向。人的类特性体现在四个方面:生命的活性生成主动的存在趋向,灵动的意识形成独立的认识和体验,健全的自我促成生成性的生存,灵明的敞开引导超越的精神向度。这四个方面可以概括为灵性。人生而具有的未完成性和非专门化倾向表明人生而蕴含着灵性生存的必要性与可能性;人类高度发达的大脑孕育着灵性并为灵性生存提供了能力保障,这三点表明灵性是人的生命中先天蕴含的倾向。人生而蕴含灵性的种子,此种子需要从人一生下来就开始教育才能全面生成,并且人也只有经由教育全面占有人性才成其为人。家庭教育,是大教育的组成部分之一,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基础。家庭教育是终身教育,它开始于孩子出生之日(甚至可上溯到胎儿期),婴幼儿时期的家庭教育是“人之初”的教育,在人的一生中起着奠基的作用。孩子上了小学、中学后,家庭教育既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又是学校教育的补充和延伸。

    倘若阿米尔的父亲懂得去呵护已经失去了母爱的阿米尔的内心,从一个孩子需要爱的角度去关爱阿米尔,让其体验到一个家应有的温暖,那么,阿米尔就不会怀着“我杀了我的母亲”的心病长大,这块心病带来的压抑和自闭也不会有,那他肯定不会是一个“自己的事都不敢站出来的孩子”,他也一定能够像哈桑保护他一样勇敢地走出来,挡开三个大男孩对哈桑的侵犯…而这些假设都不存在的根源在于,阿米尔在一个不被父亲认可的家庭里长大,他的情感、他的性格都因此而产生了改变,成为了现实中的阿米尔。由此可见,家庭教育对人性培养的重要性。

    家的教育,应该回归到从“人”的本身出发,去践行有别于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文化教育学的代表人物狄尔泰提出:不从死板的物的角度上去谈人,将人分解成死的标本,单纯反映牡的无灵性者,而是探入人的精神、文化心理结构内层面去辩析、去体验,从而感受到生命的欢欣和血肉之躯与人格智慧合拍律动。狄尔泰正是从人的全部身心发展、从人的心灵的内宇宙出发去发现作为主体的人是怎样感受世界、体验生括世界、表达自我惹识、理解人类历史,从而追问人是如何获得自己潜能的全面伸张,最终成为“整体的人”的。同时,人的体验的深入,表达的明晰,理解的循环和拓进又是人自身本质力量拓展的重要之维。正是在“生活体验”这地基上,“人类内心生活的教育网络系统形成发展了起来,它把观念、评价和目的都囊括在内,并且作为观念、评价和目的之间的纽带把它们连接在一起。……这种网络系统不断地影响着我们的行动,感染我们的观念和状况,组织我们的印象并调节我们的情感。”

    一个家庭,不应只给儿童以应有的物质生活和满足,同时也应该给儿童以贴近心灵的“陶冶”与“唤醒”。家庭教育应该根据儿童的天赋、志趣特点,运用适当的教育方法,选择恰当的学习内容,使孩子的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进而实现真正的“望子成龙”的愿望。

    三、“国别式”学校教育思想的反思

    学校教育是个人一生中所受教育最重要组成部分,个人在学校里 接受计划性的指导,系统地学习文化知识、社会规范、道德准则和价值观念。学校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讲,决定着个人社会化的水平和性质,是个体社会化的重要基地。

    阿米尔小时候在学校里接受的是“自以为是的猴子”的毛拉的教导。他和其他老师一样数着手指念经书,是比较死板的“照本宣科”式教育。这些教育在阿米尔以及他的同龄人身上的作用就是,他们的人性染上了种族深刻的烙印。

    他是主人,他是仆人;他是普什图,他是哈扎拉;他是逊尼派.他是什叶派,从他们出生的那一刻起,他们的命运就被这些他们所不能理解的标签所分隔开来,尽管他们是亲密无间的朋友,尽管他们事实上拥有同一位父亲。无论是平凡的阿米尔和哈桑,还是高高在上的查希尔国王或者卡尔扎伊,都不得不接受社会为他们预定的座位—阿米尔不再是阿米尔,哈桑也不再是哈桑.他们必须戴上社会分给他们的面具。

    哈桑总是说“为你,千千万万遍”,而阿米尔却选择冷酷的逃避,这样的悲剧性结果并不单单是个性差异所造成的.在这些年少无知的孩子的潜意识里一早已被灌输了相应于自身社会地位的“应该”与“不应该”,一个哈扎拉仆人理应为主六尽忠,而高贵的普什图少爷不值得为一个卑贱的哈扎拉仆人冒任何风险。“阿米尔和哈桑,喀布尔的哈里发”,这样的誓言只能是石榴树下的童话.“王子与贫儿”不可能成为兄弟,因为他们命中注定不平等。

    这是阿富汗式学校教育的烙印。然而,这不能说阿富汗式的学校教育是不对的。每个国家的学校教育虽然注重点不同,本质却是一样的。学校教育代表社会对人的要求, 根据一定社会政治经济和生产力发展的需要, 按照一定的目的与方向, 选择适当的内容, 采取有效的方法, 利用集中的时间, 对人进行系统的教育和训练,使人获得比较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和技能, 形成一定的世界观和道德品质。学校教育主要是通过专门的教育机关—学校进行的,具有高度的组织性。学校有比较完整的组织机构, 又有经过教育和训练的专职教育工作者, 将受教育者按照一定的教育要求组织在专门的教育过程中进行教育和训练。因而,它对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影响和作用,就比其他任何社会生活条件都大得多、有效得多。

    阿米尔与父亲移民美国后,上了大学,接受的是美国式的学校教育。随着知识面的拓宽,美国自由思想使阿米尔对人性的理解更加真切。少年时代的负罪感不仅没有伴随哈桑的离去而远离,反而有增无减,沉浸在“罪人”的恐慌当中。这种恐慌逐渐形成了阿米尔内心潜在的、要救赎自我的意识。当父亲生前的好友拉辛汗打来电话,告知真相的时候,其实已经点燃了阿米尔内心要自我救赎的导火线。于是,阿米尔才勇敢地下定决心要面对自己幼时犯下的错误。在救回哈桑的儿子索拉博的同时,也是在救回自己曾丢失了的勇敢和善良以及担当。

    两种不同文化制度下的学校教育拯救了阿米尔的灵魂,使他获得了重生。这给了我们关于学校教育新的思考。学校作为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 是开发个性潜能、促进自我实现的主要场所和途径。学校教育人性化的心理学依据之一,就是要充分满足学生的各级各类需要,尤其是自我实现需要。一般来说, 生理需要的满足主要依靠的是家庭, 而安全需要、爱与归属需要、尊重与自尊的需要, 则主要依靠学校和社会提供满足, 自我实现需要之满足更是如此。学校教育人性化理念之一就是要从人的需要出发, 尊重人的需要, 包括生理、安全、社交、相互尊重、自我潜能发挥等需要, 在教育教学活动的设计上, 要充分体现尊重人性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四、结论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作用直接影响孩子的道德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不可缺少的辅助教育二者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但是家庭教育不能代替学校教育。学校教育是最直接、最完整、最系统的教育,有着广泛的教育资源和孩子成长离不开的“园丁”。只有将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紧密结合起来,才能够使孩子的成长遵循“人性”发展的规律,借助教育的力量,成长为一个性格完善的成熟个人。


    2+APP是依托于互联网技术打造的青少年校内外活动发起、追踪、分享、互动的平台。同时提供专业的教育知识和最新最热的教育资讯,发掘行业意见领袖与达人好物,分享个人经验、共享资源平台。让万千家庭与社会、学校彼此连接,让家长教育之路不再孤单。搜索“2+”进行下载解码教育动态~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何为“人性教育”?从电影《追风筝的人》看教育反思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epre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