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是人在生活中的一种心理体会,可以由多中因素引起。例如:吃饱喝足的满足,得到心爱之人的愉悦,买到称心商品的快感等。
对于现代社会,物欲横流,赚钱已成为每个人生存的必要手段。那么,赚钱就等于幸福吗?
不一定。
W是我一起共事五年的同事,在一起的时候关系很铁,可以说是无话不谈。因为在同一个部门,两人收入差不多,下班吃喝的时候,我们就聊起赚钱的事情。
W常说结婚后家里开销大了,养车养房养娃,几乎月月光,很想出去赚钱。而且每次想到自己出去挣到了钱,改善生活条件,他的脸上就会洋溢着幸福的表情。
我作为朋友,对他的这种想法表示理解,也希望他能赚到钱,得到他想要的结果。
终于有一天,W得到了一个机会,工作发生了调动。新的工作地方条件苦了些,但是收入比原来多了近两倍,可以说是个赚钱的地方。
W在走之前约我吃喝,我祝贺他得到这么好一个机会。W自信满满地说,等不了多久,我一定比现在幸福。
时间一晃,三年过去了,W从外地回来找我。三年前的豪情壮志荡然无存,脸上只是写着失落。
我问他,现在赚到钱了,幸福吗?W摇了摇头,叹口气说,别提了,和想象中的差太远。
细问后,我才明白。原来W工作调动后,和老婆孩子成了长期两地分居,半年能见一次面就很难得了。在和孩子视频聊天的时候,孩子喊爸爸回来,W就忍不住想哭,觉得欠孩子太多,还不如少赚点,能常陪陪老婆孩子,以前那种幸福,再也找不回来了。
赚钱,让曾经幸福满满的W感到从未有过的难过、失落和愧疚。
与W相反,N的结果就不同了。
N也是我的同事,只是不在同一个部门。N是农村长大的,从小家里穷,父母身体也不好,N的哥哥当年结婚时把家底都花差不多了,可以说N的担子也很重。
N在工作起来很努力,技术上肯钻研,倍受领导赏识。都说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N准备了三年,终于等到了机会。
一次外出技术交流会议,N的表现非常出色,被另一家公司领导看中并高薪挖走。N走的时候,原公司领导再三挽留,N考虑到自己家的情况还是离开了。
两年后,N出现在我面前,让我眼前一亮,不论从形象和气质上都判若两人。聊天中才知道,N在新公司发展得很快,收获许多,当然也赚了不少钱。现在,N已经在省城里买了套房子,也买了车,准备明年结婚,而且父母的生活条件也改善了。
我看着他一脸的幸福样,衷心地祝福他,同时想起W的无奈和失落,我倍感惋惜。
同样是赚到钱,W和N的幸福感却截然相反,是赚钱本身让人幸福或不幸福吗?不是。赚钱不仅仅是得到了金钱,然后改变物质生活条件,更重要的是因有了钱而去改变精神层面的需求。
如果物质与精神同时走向上坡路,那幸福是一定的;如果物质走上坡路,精神却走下坡路,那留给自己的只有失落和寂寞。
赚钱,不一定就等于幸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