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蒂芬·霍金是极富创见的科学巨人,是继爱因斯坦之后最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并且还是位人生励志的楷模。但我并不认同他是优秀的科普作家,不是我吹毛求疵,霍金先生的书,多数人表示看不懂。
一个人可以是事件的全程参与者,却未必能详尽讲述故事的始末,一个人可以在其从事的行业有颇多建树,却未必是传道、授业、解惑的好老师。知识和表达分属于不同的科学门类,术业有专攻,对于霍金先生的书,无需太多苛求,毕竟他以残障之躯,在宇宙和黑洞领域做出的非凡成就,足以令任何人膜拜。
也许有人会辩驳,不管《时间简史》还是《果壳中的宇宙》,描述的都是纯粹的理论物理,是自然科学领域最前沿、最高深莫测的部分,本身就令人费解,物理专业人士理解起来尚有困难,何况我们这些从不关心地球之外物质的“球底之蛙”?
不过,科普的终极目的恰恰是让对科学一知半解的普通人,认识一个从未涉猎的领域,而不是满足于同行之间的交流。专业术语不懂,逐词解释,原理不明白,耐心疏导,公式让人头大,便尽量另辟蹊径。我相信,最复杂、最繁琐的道理也一定可以表达、描画出来,这正是语言的魅力所在。要不然,各行各业的隔阂越来越大,壁垒越来越高,互相之间没有交流沟通,各扫门前雪,便成一潭死水,这是逼死科学的节奏。
20年前第一次接触《时间简史》这本书,读完之后非常沮丧,第一次有种无处借力的感觉,书虽不厚,介绍的却是一个未知的领域,知识点大的出奇。时间,宇宙,奇点,大爆炸,黑洞,思绪在一个难以想象的大尺度上举步维艰,满目崭新词汇。反复研读两遍,脑细胞牺牲了一箩筐,依然不知所云,不觉对自己的智商有所怀疑。
那年我读高三,正是高考倒计时的关键阶段,而我却把宝贵的时间浪费在这本所谓的“闲书”上,并且收获了满满的挫败感,颇为郁闷。我的同桌雷同学对物理学极度痴迷,那是由衷的喜欢,不夹杂一丝一毫的功利目的,不惜折损高考成绩,把主要精力都用在物理的学习上。更难能可贵的是,他极具哲学思维,这一点对宇宙天体学的认识很有助益。如今在一所气象大学教授物理课程,也算完成了自己的人生规划,将理想和现实完美结合在一起。
雷同学在我之后阅读了《时间简史》,并且和我做了简短的交流,使我心中阴霾一扫而光。作为一名狂热的物理爱好者,雷同学对这本书也不甚了了,看来不是我的水平低劣,而是这本书真的深奥。
近几个世纪,科学发展突飞猛进,原本大一统的学科逐步细分,成为包罗万象的百科全书。隔行如隔山,貌似万能睿智的科学家之间,也竖着一道专业壁垒,在自己熟知的领域之外也是一筹莫展,更何况芸芸众生?因此,我们没有精力、更没有能力了解科学的诸多细节,但知识体系的构建,又需要涉猎相关专业的概貌,如此,只能靠科普著作来补充完善,为个人知识大厦添砖加瓦。
时隔20年,读霍金先生的第二本书《果壳中的宇宙》,知识和阅历与20年前相比突飞猛进,应该可以通彻了吧?可实际上依然云里雾里。虫洞,旋转柱,宇宙弦,引力波,波函数,虚时间,等等生疏名词比比皆是。而霍金先生在提到这些词汇时无疑默认读者是明白的,不多做一句解释,只把它当做吃饭、走路、接吻一样的共同语言,一笔带过。可留给读者的则是无尽遐思,绞尽脑汁一字一句地反复咀嚼琢磨,最终还是放弃努力。
懂与不懂都是一种收获。懂,达到了书籍传播知识的目的,皆大欢喜。不懂,则明了自己的短板,抓紧时间拾漏补缺。倘若怀着这样的态度阅读《果壳中的宇宙》,那么我们不必纠结于一个词汇、一个概念和一个段落的得失,我们大可把它当做一本通俗读物来观赏,依着各自的兴趣在书中抓取需要的片段。好奇至上,娱乐至上,八卦至上,情感至上,书中自有大千世界,一千个哈姆雷特。相由心生,书中有几多收获完全取决于抱着什么样的心态来阅读。
从《时间简史》到《果壳中的宇宙》,从奇点大爆炸到黑洞视界,从时空弯曲到时间旅行,从静止到永恒,霍金试图引导我们思考更为宏大的主题。宇宙是有限的还是无限的?时间有没有起点、有没有终点?人类从何处来又将走向哪里?当遇到未来的自己该是什么样的心情?纯粹的自然科学探究的事物,却是哲学要考虑的问题,并且饱含宗教色彩,难道一个问题高大上到某种程度,便成为多学科杂糅共生纠缠不清的混沌体了吗?
霍金先生说:科学愈来愈足以回答过去一向属于宗教领域的问题,科学的说法就很完整了,神学是没有必要的。
这才是正解。
未知的事物本就神秘,而神秘往往是宗教的代名词,所以我们想当然的把未知的归类于宗教的,把科学尚不能解释的曲意为神的意志。粗暴的归类衍生出固执的迷信和思想观念的食古不化,阻碍着科学的进步和人类探索未知的激情。而当科学足够强大时,未知终将无处遁形,大白于天下,神学便没有故弄玄虚的机会,渐渐湮灭于时间的漩涡之中。
再过20年重读《果壳中的宇宙》,也许会有完全不一样的感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