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第三极的馈赠》来看,出于对西藏的兴趣,更好奇在一个博物学家眼里和笔下,那片苦寒之地和生活其上的野生动物们有着怎样的样貌和秘密。
让我意外的是,整本书很好读,平实记述中既有科学的严谨,又有对野外工作苦与乐的细诉,更有对踏上博物学研究之路的回顾与思索。它不仅是乔治•夏勒这位博物学家的荒野手记,更让我们看到开发与保护,信仰与现实的矛盾碰撞,提醒自己反思终此一生在工作与情感上,真正值得追寻的是什么。
来自博物学家荒野手记的启示一、对待工作的心态决定了工作的回馈
将羌塘藏羚羊作为自己的图腾和心之所依的作者从1988年到1994年,七次进入西藏羌塘进行野生动物调查。他看来“破解一个自然谜题,如雌性藏羚羊的迁徙目的地,是件很好玩的事”,可这好玩要求具备极端的忍耐力。
“不到两公里的一段路,我们的越野车竟陷下去8次——大家苦干7个小时才把车子救出来。”
“6月10日至7月7日,28天里有19天下雪或下冰雹,其余的日子里,有6天遭遇猛烈的沙尘暴。”
“每一天都要设法解决后勤问题,有时甚至要全力维持最基本的生存,无暇顾及其它。”
高原上面目狰狞的天气,考验着热爱绝世美景与动物保护的人们,因车子深陷泥地而步行时,作者写道:“我喜欢行走在这样的原野上,荒寂的景色并不可怕,反而让人心静,给人以宏大的体验。我的心与这片土地相连,我的感官因它而兴奋。成群的角百灵、仓鼠都让我感觉亲近。”
当不顺利成为常态,乔治博士有了佛教朝圣者的心境:“我既然是来做先期调研的博物学研究者,就应专心感受这片土地,不必执着于达成某个目标。”
“独自观察动物,没有人打搅,一连几个小时就这么看着,你会觉得自己的感官功能上升到新的层次——变得更加敏锐能分辨出行为举止中的细微差别。孤独促人思考,研究因而变成了探索存在意义的旅程,不止是就动物而言,更是我自己的一段内心探索。”
书里类似的描述还有很多,渐渐让人理解并感动于这种忽视外在艰辛,用心融入自然的坚韧与忘我。工作的回报,在作者不仅是数据与报告,声名与成就,更是迈向自由与超然境界的修行。
二、佳偶是成就事业的关键
自1952年到阿拉斯加北部研究北极鸟类,作者就奔波于与世隔绝的地方,从非洲山地大猩猩到印度野生虎,再到中国大熊猫、藏羚羊……让人好奇如此醉心于濒危野生动物研究与保护的作者,有着怎样的家人?
书的第八章《野性难驯的博物学家》里,作者回顾了自己的成长与职业轨迹。他与妻子凯相识于阿拉斯加大学,两人兴趣相投,都热爱野营生活,凯陪伴作者在野外度过多年,有自己的研究领域。序言中,作者写道:她不仅是我的工作伙伴,还为我编辑整理手稿,养育了两个让我无比骄傲的儿子,在方方面面给予了我无法计数的帮助。长时间分别时,爱是将我们联系在一起的唯一桥梁。日夜轮转,相聚别离,犹如爱与怜悯凝聚而成的曼陀罗。
来自博物学家荒野手记的启示他们的儿子埃里克五岁,马克三岁半时,一家人来到坦桑尼亚国家公园总部所在地塞隆奈拉,住在一幢木屋里,“有树冠平铺的合欢树为我们遮阴,长颈鹿会跑来吃树叶,偶尔有狮子在树下懒洋洋地待上几个小时。孩子们已经可以饶有兴致地欣赏角马的迁徙,大象站在树皮泛黄的金鸡树下乘凉……”多年后,埃里克和马克都成为大学教授。科学家夫妇证明了父母的言传身教抵得过名校优质教育资源。
作者能数十年以自己热爱的方式工作、生活,离不开家人的支持与陪伴。尽管书中关于家庭的部分仅寥寥数语,已足以显示“好伴侣”的选择条件究竟是什么。
三、人生的路童年时已埋下伏笔
全书的字里行间,时时能感受到作者置身旷野观察动物的欣喜与满足。是什么让他厌恶城市生活、人群、噪音和公众的目光,却对荒野艰辛甘之如饴?
1933年出生于柏林的作者,父亲是德国人,母亲是美国人,童年时跟着父母在德国和其他欧洲国家生活,二战时旅居丹麦,后又回到德国。1947年,14岁的作者作为敌国侨民,跟着母亲回到美国。不断地成为陌生国度里的陌生人,漂泊不定的生活,使他内心总有一份身为外来者的忧郁,性情疏离,寡言少语。
高中毕业前,作者跟着在阿拉斯加大学读采矿工程的哥哥,前往育空地区进行户外探险,唤醒了他对广袤空旷的大自然的热爱,于是申请进入阿拉斯加大学,在这里,他认识到后来作为博物学者的天命,开启了全新的人生阶段。
来自博物学家荒野手记的启示“从内心里发出的声音,绝不会欺骗希望的灵魂。”作者将德国诗人约翰·弗里德里希·冯·希勒的话当做自己的人生哲学。并深知“在灵魂深处,那可令我心安的归去之处,是更为价值恒久的成就,超越我个人而存在。”
来自博物学家荒野手记的启示四、真相与人性
第四章《致命的时尚》,叙述了20世纪80年代末因其羊绒能织成昂贵的,名为“沙图什”的披肩,藏羚羊遭到大规模屠杀,为保护藏羚羊所做的不懈努力。
一块绣工格外精美的沙图什披肩可能标价15000美元甚至更高,这样一块披肩需要3到5只藏羚羊的羊绒,作者犀利地指出:“披上沙图什的女性相当于在肩头挂上了3只藏羚羊尸体——这是裹尸布,而非披肩。”
但因富豪名流们的追捧和巨大利益的驱使,阻止这样的裹尸布上市却困难重重。纽约百货公司波道夫·古德曼打出虚假广告,称沙图什由西藏北山羊褪去的绒毛制成。直到2000年8月,沙图什协会依然坚称“沙图什原料并非来自被屠杀的动物。”
上世纪90年代,作者在纽约亚洲协会讲课时,因展示屠杀藏羚羊及西藏盗猎营地的照片,触怒了美国藏族团体的成员,他们原本将所有盗猎活动全部归罪于汉人头上。作者被指控“让汉人穿上藏族衣服,拍下那些照片。”
真真假假,假假真真,在复杂的人性面前,因立场与利益不同而扑朔迷离。
不仅藏羚羊,野生虎、西藏棕熊、冬虫夏草……在人类的贪欲面前都岌岌可危。
朱光潜在《谈美》中以木商、画家与植物学家看待同一棵古松,关注重点因性格情趣不同而不同,说明美不仅是客观的更是主观的。《第三极的馈赠》如一棵苍劲的古松,有科学严谨的研究记录,有天地大美的深情描述,有与动物亲密为邻的趣味故事,有身为博物工作者的欢喜忧愁,平实而不失渊博,不同的人能从中得到不同的启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