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茶

作者: 曳杖步斜阳 | 来源:发表于2018-04-17 20:03 被阅读0次

    外公喜欢喝茶,外公喝茶用的一种褐色的陶壶,壶体粗糙无光,一把壶配四个小杯子,我小时候住外婆家,看外公喝茶,一则好奇,一则被花茶的香味引诱,时不时的也喝几口,不知不觉的,竟喜欢上了茶。小时侯喝茶并不多,外公说小孩子喝茶不好,但却从此埋下了嗜茶的隐患。

    父亲也喜欢喝茶,和外公一样,喝的是北方人常喝的花茶。父亲喝茶用的是玻璃杯,外边套一个用彩色塑料绳编的杯套。我读中学时,学校有早自习,早晨5点半到校,4点半就得起床,匆忙吃点早饭,总忘不了拿过父亲的杯子喝几口热乎乎的茶。那时只是下意识的感觉喝茶神清气爽,对茶的了解并不多,我也没注意父亲早起其实并不喝茶,而且父亲好浓茶,早晨我喝的却并不浓。但有一点,父亲的纵容,助长了我对茶的嗜好。

    在我的故乡老家,女人们并不喝茶,喝茶是男人门的专利。举个例子,老家那里,家家都准备两样饮料待客:白糖水,给女人准备的;茶,给男人喝的。老家是胶东一个普通的小村子,至今仍残留着重男轻女的民风,茶作为饮品的尊贵,从待客的的习俗里可见一斑。

    我喝茶是在工作后,和父亲一样,玻璃杯,普通的花茶。公事之余,从杂务堆里直起身来,抓过杯子就喝,凉了加点热水,在意的也不过是茶的浓淡凉热,若按妙玉的说法,最多算喝,和品字不沾边,也不知道茶有品一说。如此喝了两三年,才知道茶还需品,也把玻璃杯换成小壶,但终究还是没时间也没心情品。

    第一次置办茶具是在赋闲的一年里,没有了工作的压力,女儿有父母带,一个人的时间很多,看书之余,开始学着“品”茶。那时居所书房的窗外是桃园,再远处,目光越过矮的树和民房,是交融在一起的海天。一座兀立于田园间的孤楼,除了住户,四寂无人,无车马的喧闹,无商贩的嘈杂。开始学着按程序泡茶时很笨拙,先把书上交代的程序看熟,然后按程序一步步的来,恨不得把茶叶用量精确到克,把时间精确到秒,幼稚的有点可笑。在左手捧书,右手把盏的悠闲中,我渐渐的体会到了品的乐趣,茶叶由花茶换成了龙井。我也发现,品茶需要时间,需要心情,也需要金钱,口味越惯越高,茶的价格也随之而涨。那时经济条件已经好转,但经历过艰苦日子的我,还是舍不得买太贵的茶,但这丝毫不妨碍我把盏的乐趣。

    重新出来工作后,难得有品茶的心情,一个壶,一个杯,想起就喝,凉热随它,只为解渴,常是刚泡上茶,就忙事情,忙完了歇口气时,茶也酽的无法下咽,好茶、坏茶,这时已没什么不同了。自己觉得实在浪费茶叶,就尽可能的随喝随泡,空闲时赶紧泡上,急匆匆的喝下,入口的感觉好多了,却也丝毫没有欣赏汤色、体味汤味的闲情。

    布置新居时,特意买了套根雕的茶艺桌放在楼上的小休闲厅,休闲厅的窗外是露台,不远处是天地广场。来过新居的朋友羡慕我有这么幽静的属于自己的喝茶的场所,实际上,每日早出晚归的奔波,茶艺桌基本上是闲置的,周日打理完家里的卫生,人已累的不想动,匆匆的泡上一壶,也没心情讲究“艺”了。

    前几天,难得有时间“品”了一次茶。品茶是在晚上,一个朋友因为我们帮了他一点小忙,送了斤上好的乌龙茶。那天两家一起吃过晚饭,朋友提出来家里喝茶,先生爽快的答应了,尽管我不喝夜茶,也不得不奉陪。汤壶,洗茶,温杯,分茶,轻啜一口,舌有余甘,忽然记起“舌根未得天真味,鼻观先闻圣妙香”的句子。一边聊些轻松的话题,一边说享受着茶的芬芳,说笑间,没有电话的烦扰,没有杂务的费神,似乎连空气都清新了许多。虽然为这次品茶,我付出了夜半难眠的代价,但那甘醇的滋味,让我回味了许久。

    因为难忘那甘醇的滋味,我带了些茶叶到公司,程序自然要省些,水是一样的,只是没时间现烧,直接用引水机里的热水。呷一口入喉,怎么也找不着那晚的感觉。再想喝,电话响起,紧接着有人来,等处理完这一切,端起杯子,茶已凉,加点热水,汤味已然微涩。我终于明白,茶要喝出滋味,茶、水、时间和心境缺一不可,想投机取巧是不行的,只有排除一切杂念,专心去沏去品,方能得茶之真味。心存杂念,心浮气燥,是无法领略茶之真情真趣的。

    人人皆能喝茶,品茶却是闲人的专利。外公、父亲喝了一辈子的茶,他们整日为生活忙碌,维持衣食住行尚可,没有闲情也没有经济能力”品”茶。而我,条件允许了,但整日为金钱奔波,也难得静下心来“品”,依然停留在喝的境界。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喝茶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fwpk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