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会听到周围的人说:“你读这么多书,还不是挣不到钱?”
就连《前任3》里郑恺的一句台词一样:“女人都喜欢男人的才华;而现在有才华的男人都有钱,所以男人需要通过不断挣钱去体现自己的才华。”
已经进入文艺中年的我,看到这段台词的时候,是笑中带泪的。男人没有才华不是最要命的,男人不爱读书也不是最要命的,最要命的是男人没有才华还爱读书!
似乎这个社会的规律已经变成:爱读书的男人不如有才华的男人,有才华的男人不如会挣钱的男人,会挣钱的男人不如有钱的男人。
于是,物质上认输的文艺男只能从精神上找一些安慰。譬如最近的头脑王者比拼,校长王思聪砸出十万就引得二十八万人争前恐后的去答题,其中不乏那些喜欢读书的男人。果然自从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后便再也每人不为五斗米折腰了。
很不幸,我没有参与到这次的答题抢钱的过程中,所以我心里很不是滋味。凭什么连为这点钱折腰的机会都不给我,实在太过分了!
看书是会耽误时间的,朋友常常说,你与其自己一个人读些没用的书,不如来和我们一起玩游戏或者去想办法挣钱。我苦笑,笑的不是自己傻,笑的是他们不懂我。
读书比看电影的随性些,同样的几个小时,它可以随你的心意快进或者慢镜头表演;读书比玩游戏多了许多可发生的结果,更能激发人的想象力;读书比聊天更具有自控性,即使只有一个人也能与更多有趣的人谈话。
读书万般好,有几人知道。不是不知道,只是钱重要。
物质享受总是先于精神享受的,只要能刺激人的多巴胺分泌就可以让人感受到幸福感,就如抽烟的人明知吸烟有害健康却还是要吸一样,因为即时的多巴胺分泌可以让人陷入到幸福中。而经一项研究发现,人在数钱的时候也会刺激多巴胺分泌,所以人们希望挣钱,以刺激多巴胺分泌从而产生幸福感。
读书是不会立即让你幸福的,它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它会让你在生活中多一些视角,让你慢慢发现美。即使你考试没考好,你也能从读书里知道,还有许多名人曾经也没考好过,比如唐伯虎,比如范进;即使你工作不顺利,你也能从读书里知道,还有许多伟人也曾经历起伏,比如毛泽东,比如邓小平;即使你生活中遇挫折,你也能从读书里知道,还有许多普通人也遇到过这样的情况,比如孔乙己,比如阿Q。
书的历史太久,流传下的书也很多,也就让读书成为了一项长期性的事业。酒越沉越香,书越流传越经典。因此,爱读书的男人都是爱经典的男人,也是懂得欣赏的男人。凡是被爱读书的男人看上的女人,必然是万里挑一的。毕竟“书中自有颜如玉”,咱们都看了这么多颜如玉了,还会轻易看上一般的女子吗?
说到最后,爱读书的男人未必能挣钱,却一定有个好媳妇。原因就在于,爱读书的男人都有好眼光,而会挣钱的男人都不懂得欣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