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这是在好未来乐外教事业部做的一个类似用户池转化的工作。项目由1个leader,2个正式员工,1个实习生组成(我)。下面这些过程多半是我主导的,于是回忆整理如下:
项目开始
通过购买微信大号的免费课程推广,25部手机,2W余微信好友。每天主动“问候”100+人,解决问题,加强认知。
模式验证
通过几个免费讲座,成功转化为付费套餐,转化率约为13%左右。同时根据前段时间主动问候家长所得到的信息,进行课程设计。比如价位和课程内容等。课程结束后,完成率及好评率都达到了让我们满意的程度。
效率提升
模式验证后,就开始进行效率的提升,精细化运营,以便投入更少资源,取得更好的回报。为了获取用户画像,于是当时做了一个Excel表,把在微信上聊得信息都记录下来,当时找了很多资料,也没有可用的,于是全靠着自己感觉慢慢摸索,在不断地试错中去改正。大致经历了一下几个阶段
版本1.0
只记录一些表面存在,不知道实际意义的数据。比如:姓名,年级,聊天内容,是否星标好友,来源途径,孩子英语能力等简单几个维度。但是记录了大概3天左右,重新审视这些信息,发现并不能应用在课程制作或者推广上面,可利用的信息非常少。于是,根据需要利用信息的角度,有增加了几个维度:
版本2.0
基于K12人群的特殊性(付费和使用人群不统一),除了孩子英语情况,还添加了家长情况,学校情况。比如针对具体的“单词书推荐”“绘本推荐”“英语发音问题”等,这样我们可以更好和孩子情况结合到一块,针对孩子和家长的共同特点有针对性的运营。学校情况,可以让我们了解孩子平时的上课时间以及孩子现阶段的教育水平怎么样,这个而有利于我们课程设计时难度的设定。
版本2.1
当2.0持续1天左右,家长的情况越来越多,每个家长都不一样。在review的时候,很难把同类的问题放到一块,不容易看到某一方面问题的比例。于是针对这个问题,对家长的需求又进行了细化,具体到单词、听力、语法、口语、兴趣、讲座等,这样我们在设置课程和运营计划的时候可以很清晰的看到我们这些人群的需求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和有多大的比例,根据这些,我们能够尽量准确的预测一些针对性活动的效果。
版本3.0
这是一个比较重要的版本,具体体现在后面的一些标签的设定,不再是围绕用户特征展开,而是围绕用户行为展开。比如“聊天回复速度”“我的朋友圈的点赞互动”以及以前开设各种课程的到课率及反馈情况。首先根据回复速度和“视奸”用户朋友圈的情况,基本可以辨别用户是否是微信重度用户,如果是重度用户,说明接受能力比较强,对外教课可能有潜在的需求。如果回复很慢,一种可能是工作很忙,另一种就是不习惯用微信,对于后者来说,付费能力和对外教课的吸引度就不是很大,在设计产品和活动的时候,我们就要考虑一下这部分人群的需求。然后是“朋友圈的互动点赞”,如果越频繁,说明用户对你的产品或者你这位老师是认可的,那就注意要时常去跟进一下,甚至偶尔给一些福利,培养成核心用户,核心用户很少,但是在课程迭代和活动测试时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最后是前面各种课程的反馈,根据反馈,可以摸清用户的需求在哪些方面,他们最满意的地方是什么,最不满意的地方是什么?下次课程或者活动如何改进等,做好总结。
至此,这些用户的用户画像的框架基本完成。在Review这次经历的时候,看到一位前辈对用户数据的框架的构建说明,把我的这些经历放上去竟然十分相符,看来自己摸索还是摸索对了。
渠道推广
在现有流量稳定下来之后,我们需要再次寻求一些新的流量。比如开通“喜马拉雅”(这个是最成功的一个,日均播放1K),今日头条,优酷,土豆,腾讯视频,乐视视频,去学生帮,百度知道,百度贴吧等等渠道。其中,根据不同渠道的特点放置相对不同的资料,通过每个渠道放置不同手机的微信,以监测不同渠道带来的流量以及人群质量和特点。最终各个渠道维护两个星期后,留下了喜马拉雅、头条号和优酷这两个平台作为我们外部流量渠道。除此之外,还利用转发资料,免费上课等吸引老用户推荐新用户加好友,但是这种方法质量不高。
总结(项目持续了4个月)
1.单纯依靠微信,难以形成直观的课程体系,不能沉淀内容。
2.人群付费有时间间隔,买过一次课程过很久以后才会再次购买,中间真空期不好控制。
3.人力和教学资源有限。
4.如果没有持续的流量来源,现存用户有一定的生命周期。
5.很多人购买课程是相信老师,所以前期老师这个品牌形象的打造非常重要。
6.家长绝大多数是贪婪的,是蠢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