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对我颜回说德和智都可能是两大凶器,不可推行于世。这里说的德不是真正的上德,只是出于求名的沽名钓誉;这里说的智也不是真正的智慧,是争辩是非的小聪明。
那么问题来了,是不是德性醇厚就可以了呢?
并不是,庄子在《人间世》中又抛出了一个人心的问题。
经典原文:
且德厚信矼,未达人气,名闻不争,未达人心。——《庄子·人间世》
参考译文:
而且一个人德性纯厚、守信诚实,但未必能使别人了解,即使不和别人争名,也未必能被别人认同。
学习心得:
为人处世,就是要与这世间的人去互动和链接,处世之道的关键就是要懂得人心、人性。
即便你德性醇厚、诚信可靠,别人也未必会了解。因为每个人都是用自己的眼睛看世界,有看得到的、也有看不到的,有想看到的、也有不想看到的。如果觉得只要为心无愧就可以为所欲为,这样的想法就过于天真了。
即便你很佛系,不争不抢只想做个小透明,别人也未必认同。因为有时候别人可能希望你争,比如你是一个带团队的人,下属可能就会希望你帮他们去争;又或者你的不争会让别人显得吃香很难看。所以人心难测。
忠厚善良是需要建立在对人世间有着深刻理解的基础上才可以做到的。
如果做不到会怎么样呢?庄子借用孔子的角色继续展开……
经典原文:
而强以仁义绳墨之言术暴人之前者,是以人恶育其美也,命之曰菑人。菑人者,人必反菑之,若殆为人菑夫!
参考译文:
如果强行用仁义规范的言论在暴君面前陈述,这样将被认为是以人之恶来炫耀自己的美德,这样将被认为是害人。害别人的人,别人必定会反过来害他,你恐怕要被人害了。
学习心得:
读到这部分,熟悉的感觉是不是扑面而来?很多人会困惑,为什么我明明说得都是对的,对方就是不听?为什么我都是为对方好,换来的确实怨念和伤害?
首先是因为不懂人心,不懂得自己的言行映射在他们心里会是什么反应。
其次是不懂自己,不知道自己内心的“我慢”正在作祟。
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自我维护的倾向,在人际关系中会下意识的把自己定位在“好人”的角色。
以爱的名誉行倾轧之事!
如果是关系中的强势方,如父母、夫妻中的强势方、上级、师长就会用“我是为你好”来控制弱势方,比如有的妈妈会过度干预和控制孩子,导致孩子丧失生活的主动性。有些上级会根据自己的所好行事,要求大家都像他一样……
如果是关系中的弱势方,比如臣对君、下属对上级、弱势的妻对夫等等,则可能会丢失性命、发展受阻、婚姻破裂等。“好人”在强者面前刷存在感,不仅可怕,还很可悲。
那么问题来了,颜回如果要去卫国,该怎么做呢?明天继续学习……
文|时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