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8428222/443cea15a6170ce3.jpg)
过了纠结、忐忑、焦虑的24小时,努力完成1篇日更,1篇复盘,1份作业,我都开始怀疑自己在干什么了,折腾到晚上1点多,还没折腾完。
我最近好像都把重心扑到日更营这边来了,客户的回访少了,亲测素材少了,下属代理地沟通少了,这样究竟对不对?
我一直说追求更好的自己是我在努力践行的,做氧泡泡也是为了实现更好的自己,赚钱去参加更多的学习,但什么是更好的自己呢?
妮妮姐一直在问:“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我想成为 一个富足的人,财富富足,精神富足的人,但这的描述还不够。
妮妮姐又问:“想一个人,你渴望变成谁?”
我身边有这样的人吗?有
一位不熟悉的人,或者说我渴望变成他朋友圈展现出来的样子。
学识渊博,爱好读书、中英文无缝转接,历史的现代的,文艺的、商业的都了解。
事业有成,有自己的公司,不断创新新的产品,世界各地去参加展销会。
爱好广泛,坚持跑步,参加马拉松,还爱好演讲
热心公益,参加公益组织,救困扶危,保护环境
能为社会提供更多价值的人,几次简单相处交流,为人和善,没有架子,用心对待他人。
完美人设,但这就是我渴望变成的样子。
我也一直为着努力着,在《吸引力法则》中有个叫“视觉化”或者“具象化”,说的就是这点,找到一个你渴望的目标,并想着努力靠近。
这个过程会经历很多,从一开始我认为他是我不能触及的人,圈子不同,甚至段位不同,所以我的朋友圈不对他开放,因为不自信。
到后来想明白了,他是我的目标,不靠近是没有办法真实学习的,所以朋友圈我对他开放了,我觉得自己走出了第一步。
我接受自己是不够好的,也能接受别人的评价。
再后来我们还一起在同一个演讲俱乐部,我可以靠近他,学习更多的东西。
一种终局思维,相信自己能成为自己所渴望的人,并按照自己个准则去安排自己的人生。我会去阅读,学口语,会努力发展我的氧泡泡,会坚持跑步,会想办法去参加更多公益活动,甚至组织公益活动……
我会想很多,想很多,但我做了多少?
我做了自己能做的那部分,我愿意死磕自己,但我还不敢去敞开自己,去号召大家。
因为我会怕失败,我可以允许自己暗暗失败,但我不能接受在他人面前失败,应该很多人都是这样吧。
所以,我有很多活动就停止在想的阶段,而不是积极地推动实施。
今天晚上文案课讲到要接纳自己,要允许自己失败,一切都可以看成是一个实验。我们人生就是在不断地做尝试,爱折腾的人更是从一个舒适圈走到另一个舒适圈。
在这过程,有可能成功,有可能失败,但无论哪一种,它都应该看做是人生的一种实验。
成功了是经验,失败了当做是实验就好。
接纳自己,什么是更好的自己,一个比昨天的自己有收获的你,就是更好的自己。
相信自己的感觉,如果你觉得今天的你比昨天更好,那这就是对的。它可能无关财富,无关社会地位,就是一个更好的自我感觉,保持它,你只会更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