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用经济学解释我们的生活》
以前很多国家创办的企业很多现在都不存在了
-
以前的的合作社,现在都见不到了,只有老建筑还在。为什么不存在了,主要是因为无法积极反馈市场的需求,都是计划经济带来的问题。试问政府的官员怎么知道某个地区某天需要多少卫生纸,对政府来说如果要获取精准信息,信息费用太大了,需要安排专人去调研,如果每个地区都安排专人的话,全中国可是要很多很多人的。而且人多了起来,需要的管理人员、监督人员等都多了起来。所以说成本太高,无法实现。
-
这时最好的方式就是依靠各个地区精明的商家,他们比政府更加方便了解客户的实时需求,而且人数比政府的多,信息费用比政府低的多。这时前面所说的“分散试错机制”、“优胜劣汰制度”都会在市场下开展。
以前实行的粮票、油票、布票、肉票等都没有了
- 计划经济可以满足不太复杂的经济状态,所以在前期势头良好,但是随着经济的复杂,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需求的复杂化,单单靠计划经济已经难以为继。这时政府已经难以评估市场的真正需求,信息费用非常之高,那些无法满足的需求就会通过其他方式获取比如走私,所以必须要改革。
关键是落后就要挨打,你不进步就等着被打吧。
改革开放出现了
- 计划经济到了一定程度出现了很多问题,效率低下,无法满足群众需求。这是出现了改革开放。
- 国企改革,简单来说就是放权,将国企改革成股份制企业,让社会资本进入国企。中间确实出现了很多改革的牺牲品,没办法,政府也不是万能的,有些事情也是“摸着石头过河”,发生失误也很正常。
总结
- 没有完美的制度,只有在某个时期适当的制度。为什么之前的很多国企倒闭了或者转型了?主要原因就是政府降低信息费用的能力不如市场机制,无法适应时代潮流,当别人都在跑的时候,你走怎么赶得上别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