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学会围绕中心完整清楚的叙事,交代好事件的要素。
2.启发学生体会并尝试在叙事中抓住细节,表达感情。
3.引导学生养成写日记或周记,记录生活中人和事的习惯。
写作指导:
一.新课导入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总会遇到一些令人难忘的事或有深刻意义的事。把这些事情的全过程或某一个侧面有条理的记下来,这样的文章就是叙事作文。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怎样把一件事情叙述得有声有色,条理清晰。
二.学生自主阅读课本《学会记事》,并交流思考以下问题。
1.写作的基本能力是什么?如何培养这种能力?
记事能力是最基本的写作能力。
这种能力需要反复的学习、训练,最好养成写日记或周记的习惯。日记可长可短,记下当天的所见所闻所感;周记可想可略,可重点写下生活中那些打动你的人和事。
2.记事的基本要求是什么?一般记事都要写出事情的哪些方面?
写清楚是记事的基本要求。
一般要写出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事情的经过是记叙的主要内容,要重点写,写详细些。
3.没有真情实感的文章你会喜欢吗?怎样做才能使我们的文章打动人心?
①.要写自己亲身经历的、有真切感受的事,说发自内心的话。
②.注意锤炼语言,学会使用一些能够贴切表达情感的词语或句子,抓住一些感人的细节。
三.写作实践:以《我们是一家人》为题,自主立意,写一篇作文,不少于500字。
1.导语:
家是温馨的港湾,朝夕相处的家庭成员是我们作文的好素材。让我们走进家庭,用心感知,寻找生活中那些平凡而又闪光的瞬间。
2.学生交流家庭成员之间的故事。
3.写作提示
①.可以写家庭成员之间的互敬互让,也可以写成员间的关怀与支持,还可以写大家一起面对困难、解决问题等。
②.要写的事情梳理一遍,看重点写什么,怎样写思路比较清楚。
③.要恰如其分的表达你的情感,有了情感的参与,文章才会充实饱满,有血有肉,也才会让人感动。
4.写作要求:
①.内容充实,言之有物。
②.叙事清楚,思路清晰。
③.写出真情实感。
教师下水作文:《我们是一家人》
“我喜欢一回家就有暖洋洋的灯光在等待,我喜欢一起床就看到大家微笑的脸庞,我喜欢一出门,就为了家人和自己的理想打拼……”《相亲相爱一家人》的歌词在脑海中挥之不去。家是温馨的港湾,是每个人心中最柔软的触摸,或许它既简单又不宽敞,但因为有家人的陪伴,会给我们无尽的勇气和力量。
我们小时候,家里娣妹多,父母忙于生计,对孩子大多都是放养式管理,无暇顾及太多。我的父亲,一位典型的农民形象:精明能干,吃苦耐劳,勤俭持家;但脾气不好,我们小时候,可没少挨骂挨打。他对家人和孩子要求及为严格,任何事都要做到极致,要达到他的标准要求,否则他就大动肝火。虽然对我幼小的心灵产生阴影,娣妹们从小就怕父亲,为了少挨揍,干啥事都认认真真地,不敢敷衍了事。现在想想,小时吃过的苦,也是个人丰富的精神财富,做任何事,都一步一个脚印,来不得半点马虎。
我的母亲,一位普通的农村妇人,没上过学,大字不识一个。不善于料理家务,一日三餐也总是做地马马虎虎。上小学时,遇到难题,不敢问父亲,母亲虽然没脾气、好相处,但又目不识丁,没办法,一切只能靠自己。
母亲虽性格好,但那次,她真生气了,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惩戒着我和妹妹。记得那时我上小学三年级,学校里期中考试后召开家长会,母亲和村里其他小伙伴的家长一起开心地来到学校。记得当时学校应该还开了颁奖典礼,所有的奖项中都没有我和妹妹的名字,我俩年少无知也不在意。中午放学后回到家,家里没有做饭,冰锅冷灶的,母亲开口了:“学习都成这样了,就不要吃饭了。村里娃那么多都上光荣榜了,我让别人从头找到尾都不见你俩,真丢人啊!”母亲声泪俱下的指责着。
这样地惩罚,深深触动了我的内心,我在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好好学习,为父母争口气。也正是此事后,我好像领悟许多,成绩也慢慢有些起色。时隔多年,许多事已淡忘,但总有那么几件,刻骨铭心。
我的父母,是成千上万父母中再平凡不过的,但却用他们独特的方式,教导并感化着子女。我们家三个孩子中,除过妹妹中途辍学,我和弟弟都跳出龙门,靠知识的力量改变了农家子女的命运。我弟当年大学毕业应聘到北京一家国企中石油公司,这在我们村上也是不多见的。
感恩父母,用自己勤劳的双手,托起一个温暖的家,为子女们遮风挡雨!我喜欢一家人,梦朝着同一个方向眺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