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学校?怎样育人?
11月10日,第七届中国教育创新年会上,20位来自全国各地的知名教育人分别从教育、人性、学习、安全、创造、知识、规则……等20个小主题分享了自己的思考和实践。
话题一:学校理解——解答生命与成长的核心课题
一、生命锚点
1.关于教育
刘慧(张家港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总校长):在文明的长河中,教育的根本目标究竟是什么?我们为什么进学校?
教育的目的不就是为了培养文明的孩子吗?文明的孩子,需要有对未来充满想象、凡事能独立思考、能做出独立判断……此外,有一个重要的素养被我们忽视了——“与世界对话的能力”。
从学校教育的角度来讲,要培养与世界对话的能力,提供文明的语言是基础,至少要做好两点,一是让语言优雅、精致起来。二是让语言建立起合理的逻辑,用逻辑指导语言。
“如果说大中学更侧重语言的逻辑,那小学侧重的是语言的诗意。我们把重点放在一座校园的语言生长与语言美学环境的塑造。”
“和我们的汉语这个伟大的文化传统相匹配,和儿童天生的诗性精神相匹配。我们不仅需要诗意的物型空间,还需要诗意的语言空间,让语言像草木一样生长,像大自然一样芳香,像风一样弥漫在校园,仿佛在空气中就能抓到无数的东西。孩子们沐浴在这样的语言环境,犹如栖居在诗意的生活里。”
2.关于人性
李海林(上海新纪元双语学校校长):人性向善也趋恶,这份不确定给教育带来了什么?
西方人认为“人性本恶”,所以孩子做了坏事是可以理解的,做了一点点好事就了不起,值得表扬;而中国信奉“人性本善”,所以你做了好事没什么了不起,一旦做了坏事就必须受到批评。
每一个教师日常行为背后的教育观,就是他关于教育的人性假设。
教育的本质是抑恶扬善。抑恶,教育要有底线,不要坏人心,哪怕这样做可能带来实际好处,也不能这样做。扬善,教育要有自己的人性理想,教育的使命是给孩子一种人性的底色。
但教育跟宗教是不一样的,好多人没有分辨这样一个界限,教育是有边界的。不要试图把人培养成神,超越了人的教育,不是好的教育,也不会成功。
最重要的是,教育不要违背孩子天性,孩子的天性是教育的资源,不是要改造的对象。在教育领域里,无害即是善。
3.关于学习
赵群筠(前杭州拱墅区教育局局长,特级教师):我们唯一能战胜野蛮的希望,取决于“有意义的学习”
孩子怎样才能过得充实又快乐呢?
自主,也就是获得自主选择的权利。每个成人都想掌握命运,孩子也如此。
减负提效,我们有义务给孩子们减轻负担,提高学习效率。
应对未来,教育工作者最重要的事就是传递知识和意义,以帮助年轻人应付未来挑战。
4.关于安全
李建华(河南郑州艾瑞德国际学校校长):寻找安全感,是文明进步与人生奋斗的最基础动力
安全感,是人内在精神的需求,是贯穿一个人生命轨迹的重要底色。在以培养内心充沛的人为事业和使命的教育人眼里,安全感是什么?
“安全感”(safe):
S:steady,稳定,给予我们基本的自尊与自信。A:alive,活跃,热带雨林般的生态,才会人情活跃、思维跳跃。F:free,自由,意味着对时间的轻松把握,对空间的任意抵达。E:equal,平等,托举人格,决定精神的站立。
如何用教育现场的情调和温润的细节,构筑一所学校的安全感呢?一所有安全感的学校,就是让孩子感到“爱+被爱”;让教师感到“善待+期待”;与家长和更远方的人产生“关系+联系”。
在寻找安全感的路上,愿我们都有为他人画斑马线的善意,也有顺利过马路的能力!
5.关于创造
陈文艳(江苏省扬州市梅岭小学校长):为什么思考与创造,才是人类生存的原因和价值?
人类在应对技术和社会变革时,总是以改善教育作为回应。
在当下这个急剧变化的时代,教育应当有勇气成为将人类摆渡到未来的方舟之一;而学校存在的原因和价值,正是帮助每一个来到校园里的孩子思考与创造,不断接近最完善的自我,实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如何实现?
一是找到思考与创造的思想及行动边界;二是找到思考与创造的恒定及个性要素;三是找到思考与创造的路径及未来可能,坚持从“科学世界”走向“生活世界”,从“简单”走向“复杂”,从“单一”走向“综合”。人类所有的思考与创造不断接近未来,而又永未完成,这是生命永恒的精神面向,也是一所学校永恒的价值锚点。
二、成长支点
6.关于知识
卢志文(翔宇教育集团总校长):什么样的知识才有“力量”?又该如何习得?
知识分为感性,理性和活性知识。
感性知识,是人类行为直接触动而形成的知识,如感悟、直觉等;理性知识,是人类对于客观世界真实性、规律性的理解,如书本理论、公式;活性知识,是人类对于事物重要性、价值性的认识,反映个体行为背后的本源,如王阳明的“致良知”,康德的“价值判断”,J.H.弗拉维尔的“元认知”等。
过于重视理性知识,忽视活性知识,会导致整个社会价值扭曲、拜金主义横行。
在知识社会,我们该如何学习呢?W.R.阿什比提出了黑箱概念。知识集成于框架之中,使用者对此并不知晓,如同面对黑箱,按规操作便可得到预期输出。
未来教育应开辟两条路。一是学会一种学习方式,二是具备直接使用黑箱高效率得到结果的能力。
7.关于规则
唐晓勇(南方科技大学教育集团第二实验学校校长):为什么学习越走向个性化,越需要强化共同约定?
因为互联网给我们孩子打开了一扇窗户,他们可以看到多样的社会,而且网络空间也融入了丰富的情感和人际联系的多元世界。那么多样性、娱乐性、可能性、参与性,就成为数字原住民的最重要的4大特征。这些特征正是这个时代新人类的追求个性化的外显;而个性化学习也必然会成为他们的内在需求。
南方科技大学教育集团第二实验学校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自主与合作,最核心的连接件就是规则;这里的“规则”,更准确是“共同的约定”。因此,学校积极的创设相互依存的关系。唐晓勇校长表示,建立这样的关系,就需要明确个人与团队的义务和责任是什么,知道我该做什么,哪些不该做。如何正确表达自己意见,如何争取共识等,都需要建立一个彼此认同的规则。
8.关于挫折
庄惠芬(江苏省常州市星河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总校长):复制错误是生物进化的原因,拥抱挫折是人生成长的前提
很多人强调挫折的重要性,却对挫折教育有很多误会,将其等同于痛苦教育,甚至打击教育。实际上,真正的挫折教育不是制造挫折,而是当孩子遭遇挫折和失败时,教会他们如何应对。人成长的各个阶段都有要处理的内在危机和挫折。
低幼阶段常遭受的挫折是因为习惯未养成而被指责、批评、惩罚,学校采用读写绘的方式让孩子直面习惯挫折;中年级的孩子处于“易爆易燃”阶段,学校通过情境性戏剧表演让孩子洞察自己内心;高年级的孩子开始探索这个世界如何运转,学校通过项目化的研究让孩子理性看待社会的现实和挫折。
真正的理解诞生于挫折。学校让每个孩子画一画自己的挫折地图,在自我梳理过程中直面过往、在相互分享中打开心结、在寻找路径中砥砺力量。
9.关于时间
孙先亮(山东省青岛第二中学校长):成长的本质,是学会不断压缩你的“时间颗粒度”
教育要尊重价值、生命成长和健康发展,而这要求学校承担的责任越来越大。
而事实上,许多学校与时间赛跑,限制了学生的思维,限制了学生无限创新的和发展的可能性。
如何利用好有限的时间,是一个非常严峻的课题。
我们可以有一个观念的转变:在有限时间里,演绎无限价值。因为教育本身具有无限可能性。
学校需要确定一个最好的理念。并且,不应把时间以“段”为单位,而是以“颗粒”为单位,更加重视并发挥时间的价值。具体而言,学校可以科学调整课间时长、教学时长和课时量;学校可以思考,如何给学生创造更多机会、平台和资源,让孩子们在有限时间和空间内收获更多,个性化发展,主动规划自己的时间与人生,从而实现真正的成长。
10.关于平衡
冯晨(杭州云谷学校小学、初中部校长):学习的根本意义,在于抵达一个独特而素养平衡的人生
学习的根本意义,在于抵达一个独特而素养平衡的人生。“素养平衡”,即素养的均衡发展。各方面素养得到和谐发展,才能成为完整的人。“独特”,即理想的教育应该珍视每一个人的差异性,学习不是把“不同”变成“相同”,而是让每一个“独特”熠熠生辉。素养平衡,是人生的底色;而每一个个体的独特,则是底色上的亮色。
学校应该怎么做?云谷学校以“视人为人”作为核心价值观,以培养具有仁爱精神、独立意志、社会担当、终身学习力和幸福感的地球公民作为培养目标,并建立了学生核心素养框架。其次,学校的“导师制”让看见每一个、支持每一个成为可能。在小学,导师动态轮换,每周都有导师例会。在初中和高中,导师相对固定,以亦师亦友的身份追随孩子三年的成长。
话题二:育人选择——激活学生优秀素养与美好情感
三、个人幸福
11.关于幸福
赵桂霞(山东省潍坊歌尔教育集团总校长):高质量的生活,源于一种“综合的满足”
教育人如何找到幸福?
理解幸福有四个维度,是意义、投入、快乐和满足。过一种有意义的生活,这才是幸福的真谛。什么才是有意义?有意义的生活,是基于创造、基于价值,基于付出。
创造幸福有四条路径,是从生命到使命,从工作到价值,从物质到意义,从得到到付出,不断穿透教育场域。所以教育,要善于发现物质背后的意义,并且激发意义。要做一个善于“穿透”也能够“穿透”的人,赋予我们的工作以价值,赋予物质世界以意义,带领学生从知识层面进入到精神层面,从物质生活升华到意义价值,这是幸福建设的必由之路。
感受幸福有四个要素:思维的跃迁、情绪的调向、动机的超越、能力的激活。
人类有四个特点,跟思维和情绪有关:一是思前想后,任何当下都有非当下,因为思维会将我们的心思带离当下,带出场景;二是内在复杂,任何当下都有可能情绪涌动,怎么调整情绪?从爬行脑到情绪脑,再到理性脑;三是迭代进步,任何当今都在超越以往,特别是动机的超越;四是潜能无限,从潜能到能力,不断去创造有价值的幸福生活。
12.关于能力
陈罡(无锡SK学校校长):从T型能力到鼎型素养,学校育人目标的未来路径
能力是什么?
当我们谈起能力时,通常也会提及另外两个概念:知识和技能。
如果关于“什么是方程”“方程如何解”是知识,那教会孩子“运用知识解方程”就是技能。而这一过程中孩子观察力、理解力的成长,方程相关知识、技能的收获,方程思维的形成等,都是能力。
知识和技能是能力的基础,能力的形成与发展依赖于知识和技能获得,能力的高低又会影响到掌握知识和技能的水平。
T型——未来人才必备能力模型
林崇德先生就描述过T型人才模式。“T”的一横,代表着知识面宽、创造力、适应性、独立性、实践能力等;“T”的一竖,代表着逻辑思维、知识深度、理解水平、统一规范、集体主义等。
“T”的一横一竖,代表着知识的广度和专业的深度。蒲公英教育智库总裁李斌对此也有阐释,知识的广度,即有能力跨越行业壁垒,进行宏观架构与整合式设计;专业的深度,即在所处行业像“工程师”一样专业生根、操作无碍。
T型能力,是未来人才必备的能力模型。
鼎型——未来学校育人目标基本模型
学校的使命两个字“博喻”。而作为学校育人目标的支柱,SK学校的“核心素养”包含“文化理解、审辩思维、自主学习、创新素养”。在国家核心素养之下,学校的四大素养和其他多种素养(国际视野、全面发展、学业优良、个性鲜明等)一起,最终构成了鼎型的素养模型。
鼎型素养,清晰指向了未来学校育人目标的基本模型。
13.关于动机
徐瑛(苏州科技城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总校长):学习、劳动、工作、成就、意义,是现代人的基本需求
内在动机是持久的,外在动机是短暂的。因此,在教育过程中,唤醒孩子的内在动机尤为重要。关键并不在于用逻辑说服或培养意志力,而在于唤起一个人内心深处的快乐无意识来发挥作用。在学习过程中潜移默化地让孩子感受和体验到快乐,从而产生快乐动机,促使他们自主选择学习,满足成长需求。
孩子的心理需求主要有以下三点:
1. 自主,让孩子主动选择,核心是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让孩子感到成就的快乐,心里需求得到满足;
2. 胜任,达到预期效果,获得成就感;
3. 联结,每个人都需要和身边人交流,关心与被关心,爱与被爱。
那么,在教育教学中如何实施呢?
1. 人类有寻找快感的深层次动机;
2. 高层次的成就感产生更大的快乐动机;
3. 利用好活动过程中产生的快乐动力;
4. 充分利用人际交往中产生的动力。
14.关于情绪
干国祥(全人之美课程总设计):学生的负面情绪,以及成人社会的戾气究竟从哪里来?
“为什么你不认真学习?”一些孩子给出的回答是,“我为什么要认真学习?”
矛盾根源在于,前者指向生存,后者指向生活,不同的选择会形成不同的文化。例如,辽代和元朝的文化是学会生存,而大唐、宋朝的文化是学会生活。而当人们将生存压力作用于教育后,异化便形成,最终导致了学生的心理问题。
如今存在于教育中的这种的矛盾,或许要追溯至百年前救亡图存与启蒙运动之间的矛盾——创造富强社会还是追求个体幸福?这种矛盾,在今天大国矛盾凸显之际,也越发明显。于是,启蒙和个体幸福无限延宕。
那么,一个具体的儿童如何成为一个大写的“我”?
孩子需要通过学校中的精神生活,语数英外等智力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克服困难、获得成就感、形成意志力、责任感和内驱力。教育需要重视学生的每一次学习,重视塑造学生的自我认知,开启良性的教学循环。
15.关于思维
马骉(华东师范大学附属杭州学校校长):教育推动生命成长的标志,在于“思维的跃迁”
生理发育标志着身体的成长,而思维跃迁标志着生命的成长。
让孩子思维跃迁,实现生命的成长,需要这样一些要素:真实的生活情景、适切的课程设计、明确的责任主体、充分的过程体验、深入的思考探索、深刻的成长体悟。
四、社会责任
16.关于家国
刘希娅(重庆谢家湾小学校长):什么是理性的爱国主义?
国家,是一种边界,也是一种归宿。我们不是生活在一个和平的世界,而是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国家。理性的爱国主义应该成为全民族的共识。那么,中小学校如何进行理性爱国主义教育呢?身体力行,客观理性,培育认同感,建构以积极的情感接纳为基础的爱国情感共同体。立场坚定,建立关联,贡献建设性。了解国情,理解个体与国家的关系、关联,思考个体与国家发展的内在逻辑和使命,提出建设性建议和方案,知行合一。
同时,我们必须遵从教育规律和孩子们身心发展规律,选择孩子喜欢、接纳的方式和内容,避免灌输式、标签化、说教式爱国主义教育,用身边的人、熟悉的事感染身边的人。
17.关于道德
张良(爱米云助教创始人):重建“科学的道德观”
要重建“科学的道德观”,张良认为首先是学校和老师重建自己的道德观。因为,在公共生活里,教育者无法将自己置身事外,将同样受到恶劣群体关系的约束,疲于奔命。
具体做法有3个方面:
1. 范式转型:从规则条文到伦理精神。道德观不能仅仅是挂在墙上的规则要求,更应该上升为伦理思想和自觉行动。
2. 厘清边界:从私人生活到公共生活。梁启超曾说,中国社会偏于私德,而公德殆阙。私德层面的强化并不一定带来公德的建立,公德并非私德的简单放大。对私人领域的过度侵入,尤其是以控制的方式侵入,会导致个人对公共事务和秩序的排斥、冷漠、攻击。当有老师说,“我对他们好到他们不好意思不听话”,这种情形并非好现象,有公私捆绑的嫌疑。
3. 科学方法:从个体改变到团体动力。想改变个人的行为,最先需要改变团体的行为。团体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则不改变,个体就会更强烈的抵制外来变化。这方面,张良为大家带来了凉水井中学的文化共同体的成功案例。
18.关于真相
程红兵(金茂教育集团总校长):教育是要帮助人努力消除认知的偏差,而不是时刻强化它
在教育中,教师真诚的人格造就学生真诚的人格,教师虚假的人格造就学生虚假的人格,教师双重型人格自然造就学生分裂型人格。
而在当下,“虚假型”“分裂型”的教育现象依然存在。
一是弄虚作假,以应对上级检查。面对上级检查,学校为了荣誉,产生认知偏差,经常在检查时夸大事实。本质其实是违背了办学规律,忽视了学生主体。
二是口号粉饰,以掩盖办学平庸。 今天的教育生态要求“立竿见影”,但教育是有“慢火熬煮”,做不到“立竿见影”。有些学校就只要“见影”就行,未必“见竿”。
三是不择手段,以掩盖问题重重。为了升学绩效,有的学校通过各种虚假的宣传,制造成绩的假象,以获得所谓的“名校光环”。
以上乱象的存在,有其外在客观原因,但更应反思其内在原因:价值思想的缺席,而这正是最可怕的缺席。所以,从价值思想上更需要学校的文化自觉,不断向自己发问:
一是事实层面上,要教什么内容?二是技术层面上,应该如何教?三是价值层面上,到底为什么而教?
19.关于价值
饶美红(杭州市建兰中学校长):当学习的每一个细胞,都闪烁意义之光
过去,许多教师离学生真实学情遥远,就像没有联网的道路摄像头,没有接入大数据,对于车辆和交通的分析与现实断裂。
而如今,教育更需关注的是个体,需要学校实现微观的立体突围,需要教师们研究关键的知识,回归因材施教,实现个性化教育,让学习切除低效、冗余,变得高效而充满意义。
学校应该怎么做?
学校可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对学校教育教学活动进行无感沉淀。
首先,挖掘学习偏好、认知风格、知识结构、能力水平、学习特征。
其次,充分利用这些数据,实现考试结果评定,从分数到知识、能力掌握状况诊断。
然后,减轻学生负担,为学生学习和个性发展提供充分的时间和有效的支持,比如,为学生私人定制课后作业,诊断个辅,反馈到教师实现教学改进。
20.关于责任
向克坚(四川嘉祥教育集团董事长):无尽的远方,无数的他人,都与我有关
当今中国,固然存在很多狭隘、自私甚至冷酷,缺乏责任担当。但是,中国自古就不缺乏“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精神。文明在某个历史时期,可能遭到打击,但从没有湮灭。中华文明正在复兴,文化自信也正在唤醒。
今天,有一群人,他们懂得教育对民族复兴和人类未来的重要性,身体力行对中国教育的责任担当,并不断影响更多的人参与到教育公益当中来。
“没有哪一个民族,是尽善尽美的,没有哪一个时代,是完美无缺的。面对西方人的评价,我和我的同行人们愿意用行动来说明问题,教育本身就是在给予,给后辈知识文化、意志品质、精神追求。这也是一种利他精神的体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