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个就是串谋了:
串谋(conspiracy或collusion),通常是指串谋定价,但有多种变化。
横向垄断是也。对于串谋,作者说:
我要在这里特别地介绍另一件反托拉斯大案,也是关于石油的。
为啥要介绍呢?作者的初心又来了:
其一是此案趣味性高,其二是此案的串谋重点或证据是一种称为“斩三刀”的合约,而我刚好是这合约的主要调查研究者。
在此次反垄断控诉中:
控方的主要证据有两部分。
其一是加州的是有标价表的倾斜度太高,与世界各地的倾斜度分离过甚。
这个是不是证据呢?作者认为不是:
加州以每个地区的油田算价,油井深浅之价列在同一标价表上,而其他地区则分地层标价。
进而作者找到:
美国不同地区的数以千计的是有重量数据,以经济理论及回归分析。。。
证明了此点。
重点看第二部分:
是石油公司之间的交换石油合约,其中前文提到的斩三刀合约是重心祸首。
换油的行为全世界都有,但以斩三刀合约从事则是加州独有的!
换油的原因来源于石油工业的特别:
石油在地下其存储成本是零,但一旦开采出来,在地上的存储成本甚高。。。
而且一旦开采就不能总是停工:
如果久不久要停产,次数多了地下压力的减弱会导致油量流失。
所以一旦发生:
甲公司在某油田开发得石油,但没有输油管送到自己的炼油厂去。
就发生了换油,而且:
是多家石油公司把石油转来转去:甲给乙,乙给丙,丙给丁。。。
形成了,嗯,三角债了。但不管怎样:
我在油田搜集了几箱石油的流动票据(run tickets)。。。
花了几个星期作拼图游戏,一路追踪,最后是明确地证实运输费用是节省了。
难点在斩三刀 —— 这涉及到石油的加工工艺了,随着提炼的温度上升,不断产出汽油、柴油和洋船用油,过程中:
轻油是第一刀的分量比较多,而重油当然是第三刀的分量比较多了。
那么,根据不同的“刀”来精确衡量换油的情况下:
虽然量度费用比较高(gravity的量度费用近于零)。。。
我给你一万桶油,其中斩三刀的油量每刀为几,你要把这三刀的比率及油量归还给我。
而也正是因为量度费用:
细小的石油公司是没有足够的石油变化量来参与斩三刀的换油交易的。
所以这不是合谋是什么?然而作者认为,这种精确度量的方法:
是参与的公司完全不需要议价。
不然的话:
中东石油之价有变,加州的石油价格表会跟着变,但后者的变动可不是自动或即时的。
考虑总要一点时间,但石油的流动却不能停顿,以斩三刀的合约处理是石油继续流动的暴涨,何串谋之有哉?
这里注意了,很可能是作者没有提及的,为什么大公司更有动力来斩三刀?我想:
- 量度虽然有费用,但是在实际执行层面,量度本身并不难
- 但是,机构一旦大了,其信息传递的成本,就会变高,尤其是
- 涉及到价格的、交易的,可想而知,所以
- “公平起见”,还是直接看“量”吧,这样
- 沟通也简单,计量虽然有代价,但是总比变成交易的批准、还要考虑价格变动,容易的多,所以
这里也是交易费用的考量,内外部都有交易费用是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