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年1月10日星期三晚上9点整
地点:西昌至成都的火车上
笔者:王宵
主题:四川西昌之行随笔
我为什么要去凉山
我半躺在西昌至成都的火车上,此行单面行程13小时,坐火车需要11个小时到达成都,我需要从成都转动车回重庆。周一出来的,今天周三,出来三天整了,很想女儿,刚才在整理手机时看到她的照片,内心涌出的幸福替代了旅途的疲惫。
此行目的,受到四川凉山州德昌县乐跃镇沙坝村傈僳水寨寨主谭承勇的邀请,来看看景区的亲子市场如何拓展,我是做营销、策划、运营的,在媒体行业摸爬滚打了10年,自认为在宣传营销策划,上有一技之长。发自内心的希望我能帮助到他,因为他是一个很优秀的村支部书记,企业家。
我都没想到这么远的地方我居然来了,一方面是谭书记非常热情的邀请,二是小伙伴的积极推动。
我和谭在他家院子前合影(右谭)来说说我是怎么认识谭书记的吧。时间倒推到2017年的9月,我参加在成都的一次培训,是国家旅游总局主办,四川省旅游发委承办,全国乡村旅游双创人才培训班,其实我不是在名单内的学员,因为热爱旅游,热爱学习,所以积极的跑去学习。恰好谭书记就坐在我旁边,成了我的同桌。我们交流顺畅,彼此的想法契合,他对我做的工作和研究发展方向认可。我们的思想是在一个频道上。放学后,谭书记(以下简称谭)就热情的邀请我过去看看,他说“我在傈僳水寨等你”!后来得知,这句话是他们的宣传口号,是他在一次和朋友开怀畅饮后想出来的。
事情就这样展开了,回到重庆,在谭书记多次热情的邀请下,我踏上了去凉山的路。
在约好的地方接我们
我们在这家店吃早餐等谭接我们周一早上8点半在约定的地方等谭来接我们,地点在成都的一个地铁站出口。此行还有一个小伙伴叫大雄,个子高高大大的,皮肤黑黑,五官立体,是1岁多女儿的爸爸。在教育孩子方面我们的想法比较一致,所以聊得来。谭到了,下车来打招呼的是个中年妇女,深色羽绒服,皮肤白皙。她引我们上了车,车上谭告诉我们,叫她廖姐。我心里猜测廖姐是他们景区的管理人员,招呼过后也没多问。车上人一共5个人。我,大雄,廖姐,我们三个座后排,谭开车,副驾驶座的谭的朋友。见廖姐身体单薄,我主动提出我座中间位置。
我们10点从成都出发,下午5点过到达德昌县城,中途在服务区站花了30分钟吃午饭,一路开了7个小时。
螺旋隧道我开始猜测他们关系
在车上我慢慢从谭和廖姐的对话中发现,他们可能是夫妻,从他们的称呼中听出来,廖姐称呼谭大哥一个字:谭,而且语气温和饱含关心,谭大哥一直称呼廖姐为:“廖姐”,正是谭的称呼,让我对自己的直觉产生了怀疑。接着谭给我们介绍说:廖姐前年脑部动了手术,还没有恢复很好,说到这里的时候,我感觉他们有可能是姐第关系。直到在中途吃完午饭的后,廖姐去上厕所,我们都准备上车的时候,谭的一个举动,才让我确定他们是夫妻关系。什么举动呢?下面还原一下当时的场景。
谭和我们准备上车,这时廖姐去了厕所,看廖姐还没回来,谭不放心,自言自语说:我去看看廖姐,怎么还没回来呀。说着就往厕所走去。其实我感觉廖姐刚去没几分钟,谭就开始担心了。这不是一般关系能做到的。女人的直觉告诉我,他们的感情不是一般的深。
西昌的山
西昌是一片肥沃的土地
一路混混沉沉的睡了不知道多久,有看到雪山,有穿过螺旋隧道,翻过几座大山,快到西昌了,廖姐喊醒我说:看看西昌的景色吧,你们回来座火车就看不到了。廖姐说话的声音和语气语调非常温柔、连贯、不快不慢,我喜欢听她说话。外面阳光明媚,早听说过西昌,但没来过,廖姐说,这片土地很肥沃,地势平坦,气候好,阳光充足,种什么都丰收。这里一年四季产水果,比如小番茄、果桑、芒果、柑橘、苹果等,种蔬菜长的很快,还不用施肥。因此,这里的土地流转费用**一年,几乎看不到荒地。我记得重庆的一个做农业的朋友,来西昌种空心菜拉回重卖,我问他为什么会跑这么远来种菜,他说在这里种好运回重的成本,比在重庆当地种的成本还要低。关键是菜好吃,卖相好。
我来到这里才发现,西昌真是个好地方。
远眺德昌沙坝村
在这里烧森林不犯法
我大概也知道这里土地肥沃的原因。
车开到途中,谭和廖姐告诉我们,这一段路天空不太蓝。因为,在烧森林!我顿时呆了,烧森林不是犯法的吗?廖姐解释说:这里每年由县林业局发布通知,安排各村,根据排列的时间表,在规定1月10号之前把自己村负责的林子烧完。过了规定的时间就不允许烧了。为什么要烧森林呀?廖继续解说:因为这里有半年时间不会下雨,从头年的9月到第二年的3月,即使有雨,只会下很少的几滴,平时都是太阳天气,森林里的落叶经过半年的日晒之后会变得非常干燥,容易引起森林火灾。但是如果在1月份以前,落叶还没有干透的时间,就有规划的,把落叶烧掉,不仅不会烧坏树,也不会引起大火,而且每年坚持烧落叶,地上的叶子不会很厚实,火也不会燃的很大。烧后的灰自然沉淀在泥土里,肥土地。每年如此,年复一年,你说这里的土地能不肥沃吗?
廖姐和谭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自然科普课程。
做饭阿姨不杀生
到了德昌县城已是下午五点半,来到他们的办公室,办公室是在县城租的一套三室一厅的房子,干净通透,有个阿姨在做饭,香喷喷的排骨汤我进屋就闻到了。
廖姐晚上没有和我们一起吃饭,谭说老母亲一个人在家,好几天没回家了,廖姐要陪老母亲。谭让人在附近的河里钓的鱼,非常鲜嫩,做饭的阿姨不杀鱼,谭拿着刀挽起袖子就开始。他还会煮鱼,火侯拿捏的刚刚好。边吃边讲煮鱼的技巧。我称赞他是模范,他笑了。我们一起饭有6个人,排骨汤锅,烫菜和鱼,还有薄荷,烫烫就可以吃,满嘴清香。我爱吃鱼腥草的根,而且爱吃煮面了的,他们开玩笑的说:等煮面了,就没得了,因为我们都爱吃脆的!晚饭就在欢笑中结束了。
德昌附近的野生鱼坚持一份事业14年,驾驶行程90万公里
接下来,谭带着我们,接上廖姐一同去傈僳水寨景区,从德昌县城到景区走了大约30分钟,因为是晚上,车开得慢。在车上的聊天中得知,谭是他们村的支部书记,是党员,是县里的政协委员,景区就是他土生土长的地方,他从小长到大的房子就在水寨旁边。廖姐和她是青梅竹马,从小在一个村长大,上同一所学校。我说:怪不得你们感情那么好。谭说他从2002年开始打造傈僳水寨,提出做乡村旅游的概念,当时他就想带动相亲们共同致富,他说以前村里人民真的很穷,几乎穷得揭不开锅。但是民风淳朴,家里的门从来用上锁。我终于知道是什么信念促使他在这片土地上投入心血。我们在车上给他算了一笔驾驶里程账,从993年开始到现在,一共驾驶了90万公里,开坏3个车。前几年,他们的女儿还在成都上学时,廖姐的生活是这样的:每周有两天在晚上在火车上度过,两天在成都家里,两天在傈僳水寨。因为从德昌座火车到成都需要11个小时。现在他们的女儿大学毕业,参加工作了。他们还在这条战线上坚持着……
四川西昌之行随笔 四川西昌之行随笔谭和廖姐的爱情
车子缓缓开到了景区,由于天黑,什么也看不到,只知道谭说走后门进去,他下车开了门,把车开进铁门后,又下车,把门锁上。他没让廖姐下车锁门。到了他家屋门口(也是景区内),天上挂满了闪闪亮亮的星星,我们开始寻找北斗七星,最后是我找到的,哈哈。借着星星的亮光,和手机电光,我们来到廖姐和谭的家,家里干净整齐。廖热情的开始张罗安排住的房间,还特意拿出新棉被,新拖鞋,烧好热水,安排我们洗漱,廖姐贤惠又能干。房子是两层楼的小洋房,装修简单温馨,听说这是他们的老宅基地,可想他们对这片土地的热爱之情。
他们都让客人先洗漱,本来我还客气的推一下,谭说,你先洗,廖姐脚冷得快,她最后洗,每一处都饱含关心。洗漱完,我们四个座在沙发上看电视,中央一台,演的解放时期革命题材的片子,谭喜欢看。边看边聊天,我对他们的爱情经历很感兴趣,于是展开了话题。
我还特意取得了谭的同意,把他们的故事写出来发表。所以以上的内容是取得所有权的,不存在侵犯隐私。
我问谭:你们是自由恋爱还是媒妁之言啊!谭回:当时大家都有那个意思了,再找媒人。我认为在他们的年代,是需要媒人这个挡箭牌的。谭接着说:他们结婚时,女方家里有两个人同意,两个人不同意,同意的两个人中一个是廖姐,一个是廖姐爸爸。廖妈妈认为谭家太穷,不同意;廖爸爸认为,谭人好,只要人好就行。后来廖妈妈生病了,全是谭背上扶下,前前后后照顾得仔细周到。廖姐对谭妈妈也很好,走出去大家都问谭妈妈这是你女儿啊!谭每天回家,谭妈妈第一句话就问:廖淑惠呢?
这其乐融融的一家子,真让人羡慕。
还有2个小细节,让我觉得谭是个好男人,好儿子。
第二天早上,谭带我们去镇上吃早餐,没看到廖姐,我问:廖姐和我们去吗?他回:我不敢让她起早了,怕她身体吃不消,让她多睡睡。这番话一出来,我感觉好贴心,虽然主题不是我。但是我已经感受到廖姐很幸福,谭也很幸福。
村里的房子开车出门路上碰到一个年轻小伙子,谭叫他上车,一路去吃早餐。这个小伙子是他们邻居,平时就帮着值班,谭发给他工资。
吃完回来景区,谭带我们参观,参观完之后走到他家门口,他突然说,你们等等我家里的衣服还没晾,我把衣服晾好了来找你们。我的妈呀!这男的,又奔事业,心里还惦记着家务。我内心一万个呐喊。
85岁老母亲的耙耙菜
餐馆阳台上晾晒的菜干中午安排我们在德昌县城的餐馆里吃菌子汤锅。谭的老母亲,85岁了,身体倍儿棒,走路一直是廖姐扶着。虽然老母亲自己能走,但是廖姐怕她摔跤。(昨晚老母亲没有和我们一道来景区,估计是其他人接来的)我们四个一起坐车回县城吃午饭。谭特意从家里带来老母亲的专门伙食——肥肉。开车时还特意安排餐馆的厨师给老母亲煮耙耙的嫩南瓜。廖姐说,老母亲只吃三种菜,一是肥肉,二是嫩南瓜煮白水,三是白菜煮白水,其他都不吃。所以去哪里都要把她的专用伙食带上。
席间,谭问老母亲,嫩南瓜买了吗?老母亲说:没买,因为他要卖二块五,平时其他某某背过来卖2块,所以我没买。谭温和的说:你不会讲价,一会儿我去给你买。这对话进行了两遍,我听着谭说话的时候,我在想我平时和我妈妈说话的语气,在这种情况下我对妈妈的反应应该是指责……
谭的人品,折服了我,他的孝顺是润物细无声的。
我、大雄、谭、廖姐这让我想起了我和我妈妈的一次对话。一次去吃席,我妈妈的伞拿掉了,她要倒回去拿,我说不就是一把伞吗,丢了就丢了吧,她坚持要把伞拿回来。我就开始指责她的不是!其实我们忘记了,有些多东西,不是用钱能卖到的。当然有钱肯定是欢喜的,可是有些场景下未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