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个人提高成长励志读书
《作为生活方式的哲学》读书笔记4

《作为生活方式的哲学》读书笔记4

作者: 比从前更好 | 来源:发表于2019-03-14 12:55 被阅读23次

伊壁鸠鲁派

归根结底,柏拉图与斯多葛派、伊壁鸠鲁派同样总是把面向死亡的修炼看作生命的一种修炼。

至于伊壁鸠鲁派,我刚才已经提到,他们的生活方式旨在对各种欲望做某种节制,为了保持一种更完美的灵魂的平静。为了过得幸福,需要限制欲望。正常地讲,需要坚持绝对必要的欲望。

伊壁鸠鲁派也讲到死亡。依据塞内加的说法,伊壁鸠鲁“想到了死亡”;但这完全不再意味着为死亡作准备,与此相反,完全如同在斯多葛派那里一样,是为了意识到当下瞬间的价值所在。

死亡并不是生命中的一个事件,维特根斯坦后来这样说。对于伊壁鸠鲁派来说,有一个理念与斯多葛派的见解相通,每一天都要像生命仿佛要终结一样去生活;因此,每天晚上,要满足地对自己说:“我活过了。”

这也是贺拉斯那一句著名的名言“采摘当日”:采摘今天的花朵,别想到明天。而且,在伊壁鸠鲁的视野里,死亡的思考旨在让我们深刻地领会,在我们这些生者与死亡之间的任何关系都是缺席的:“死亡对我们来说什么都不算”,伊壁鸠鲁派这样说,死亡与我们没有任何关系。 从存在到虚无,没有任何过渡。死亡是一个点,这就是全部。

卢克莱修在讲到伊壁鸠鲁向他揭示的自然图景时,他发出惊叹:“面对这幅美景,一种神圣的愉悦,一种恐惧的微颤攫住我的身心。”这属于我们与世界的关系中的两个组成部分,既有神圣的愉悦,也有恐惧。

有趣的是,俯瞰事物的体验可以让人想象一种内心的视觉,飞越大地与凡间,在古代,从头到尾都有这样的联想。这种修炼旨在通过想象穿越空间的广袤,伴随斗转星移的运动,也把目光从高处投向地面,为了观察人类的行为举止,经常被描述,无论是在柏拉图、伊壁鸠鲁、卢克莱修,还是在亚历山大的斐洛、奥维德(Ovide)、马可·奥勒留或吕西安(Lucien)的作品里。

皮埃尔·阿多:这种排斥在犬儒主义者那里不存在,他们实践一种严格的苦行修炼;在亚里士多德主义者那里不存在,他们满足于调节欲望;在古代的斯多葛派那里不存在,他们期待圣人绝对没有激情;在伊壁鸠鲁派那里也不存在,他们沉湎于克制欲望的功夫。

此外,总体的命题永远是可行的,要知道,歌德很好地重新采用、大量地借鉴伊壁鸠鲁派和斯多葛派的理念,依据这些理念,人们只能在当下的时刻里找到幸福。对歌德来说,古代的生活与艺术的标志在于懂得生活在当下,如他所说,认识“此刻的健康”。

幸福就在当下的时刻,首先由于我们仅仅生活在现在的简单的理由;其次,因为,过去与未来几乎永远都是痛苦的源泉:过去让我们忧伤,仅仅因为它是过去,逃避开我们,或者因为它给予我们一种不完美的印象;未来让我们忧虑,因为未来是不确定的、未知的。但现在的每个时刻都给我们提供幸福的可能性:如果我们置身在斯多葛派的视野里,这给我们机会履行我们的义务,按照理性去生活;如果我们置身在伊壁鸠鲁派的视野中,它在每个时刻给我们提供存在的愉悦,正如卢梭在《孤独散步者的遐想》第五篇里所写的。

我们并不在生活,而是希望生活,等待去生活。因而,斯多葛派与伊壁鸠鲁派邀我们去实施自身与时间的关系的一种彻底的皈依。生活在我们所在的唯一时刻,即现在,而不是生活在未来。

但相反,仿佛没有未来,仿佛我们只拥有这一天,只拥有需要去生活的这个时刻,因而以最好的方式去活,仿佛——我们刚才说过——这是最后一天,我们生命的最后一个时刻,在我们与自身的关系之中,伴随在我们身边的人们。这指的不是一种虚假的悲剧,那会是可笑的,而是去发现我们在瞬间可以拥有的全部的一种方式。

在古代,对神祇的祈求,与现在对圣母的祈祷,是一回事。过去向神灵祈求的,和今天向星象祈求的,也是一回事。这不是时代的问题。但是,当伊壁鸠鲁区分自然的欲望与必要的欲望、自然但不必要的欲望以及既不自然也不必要的欲望时,他并没想清点所有合法的欲望,也没想说明人们如何满足这些欲望,他希望界定一种生活风格,凭借他的直觉得出一些结论,依照他的直觉,愉悦感与取消一种欲望所引起的痛苦相对应。

我觉得,对当代人来说,斯多葛派与伊壁鸠鲁派似乎要比普罗提诺更容易接近。

至于尼采,在他去世出版的遗著的一个片断里,他说,在从伊壁鸠鲁派那里找到一个秘方而获益之后,不要害怕同时采取一种斯多葛派的态度。最终,这样的一种态度正是我们所称作的折中主义。这个词本身往往被哲学家们蔑视。

对蒙田来说,关键在于存在本身。与此同时,我也意识到,蒙田认为,这也是古代思想的遗产。最终,蒙田很好地理解古代哲学,尤其是伊壁鸠鲁派哲学的意义。

相关文章

  • 《作为生活方式的哲学》读书笔记4

    伊壁鸠鲁派 归根结底,柏拉图与斯多葛派、伊壁鸠鲁派同样总是把面向死亡的修炼看作生命的一种修炼。 至于伊壁鸠鲁派,我...

  • 《作为生活方式的哲学》读书笔记6

    其他哲学家 应该像犬儒主义者狄奥尼斯一样,什么都不说,仅仅在行走中证实在运动中的存在。 显然,要从柏拉图开始,因为...

  • 《作为生活方式的哲学》读书笔记2

    关于认知 对我们来说,最主要的东西是无法用言语表达的。 自从印刷术发明以来,口头文本的古代文明已经彻底消逝,而印刷...

  • 《作为生活方式的哲学》读书笔记3

    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穿越数个世纪,首先在古代,尤其对于斯多葛派和犬儒主义者来说,他因此成为哲学家的典范,准确地说,作...

  • 《作为生活方式的哲学》读书笔记1

    哲学与生活方式 我们总强调,真正的哲学家不是在言说的那个人,而是在行动的那个人。 归根结底,我们可以说,哲学如同一...

  • 《作为生活方式的哲学》读书笔记5

    斯多葛主义 因为对斯多葛派而言,已来临的事物,既不好也不坏。这是一件无关紧要的事。它取决于人的意愿为它赋予的价值,...

  • 哲学作为哲学

    作者叶秀山,来自中国现象学网 “哲学作为哲学”是同语反复,“作为”后面没有新的内容;然而不好给“哲学”下一个“定义...

  • 0925-关于“读书笔记”,你应该知道的几件事儿

    目录: 1、笔记VS读书笔记 2、怎样才能写出读书笔记? 3、哪些内容值得作为读书笔记? 4、好的读书笔记长啥样?...

  • 对自己断断续续写的文字的回顾总结

    重新认识读书,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尽管拉下了很多的作业债和晨读债。 2018.03.18——《<原则>读书笔记》 关...

  • 本周话题

    哲学,何以作为生活方式? “从中世纪以来我们可以观察到两种传统的延续性——一种偏重哲学话语,另一种则在哲学中容纳哲...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作为生活方式的哲学》读书笔记4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ieqm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