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道德经研习资料
如何理解道德经中“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如何理解道德经中“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作者: 西楼望月圆 | 来源:发表于2019-06-03 13:14 被阅读0次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这两句话里至少包含了四种关系、三个不仁和一个仁。

四种关系:

1)天地和万物的关系,

2)圣人和百姓的关系,

3)俗人和刍狗的关系,

4)刍狗和真狗的关系。

三个不仁和一个仁:

1)天地对万物的不仁,

2)圣人对百姓的不仁,

3)俗人对刍狗的不仁,

4)俗人对真狗的仁。

1、2大家都能看到,但是3、4属于话外之音,容易被忽略。

实际上,老子想说的是以下四句话: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俗人不仁,以刍狗为刍狗;

俗人很仁,以刍狗为真狗。

道德经第二章说:有无相生。

【不仁】和【仁】也是这样的相生关系。

以刍狗为刍狗=不仁;

以刍狗为真狗=仁。

我们只要弄懂了“人类以刍狗为刍狗的行为”,就是弄懂了“不仁”的概念,就可以反推天地和圣人的不仁。

刍狗是一种用草编织的狗,在祭祀中使用,用来代替活狗。

“刍狗”在祭祀前,是尊贵的祭品,被人们高高供养、小心维护。但是祭祀结束后,就马上烧掉或者当成垃圾给扔掉了。

这种态度,正是“人类和刍狗”的关系,是利用的关系:需要的时候重视,不需要的时候丢弃。

那么,“不仁”的含义也就清楚了,就是“利用”的意思。

我们带入原句子,得到:

天地不仁,利用万物。

圣人不仁,利用百姓。

人类不仁,利用刍狗。

“利用”这个词一出现,我们就讨厌,觉得不是什么好词,心里想:

利用刍狗的人类,理所当然。

利用百姓的圣人,勉强可以理解。

但是天地利用万物,天地有那么无聊吗?

其实整本道德经一直在破我们心中的既有观念,这里老子对“利用”的理解,比我们一般的理解,更进一步。

利用利用,就是“利”和“用”。

利,即“利益”,

用,即“使用”。

利益了谁,使用了谁?

草狗被使用了,人被利益了。

人通过牺牲草狗,换取福泽自身的利益。

人对待草狗的这种行为,就叫做“不仁”。

我们站着人的立场上,特别容易理解这种施加在草狗身上的不仁。

换句话说,对草狗的不仁,就是对人类的仁。

但是,谁能站着草狗的立场上,感受一只草狗,通过牺牲自己,而换来一条真狗生命的那种奉献精神呢?

也就是说,牺牲草狗的不仁道,恰恰是对一条活下来的真狗的仁道。

可人类会想到这一点吗,不会的,人类可能只是觉得弄个真狗太麻烦,也太花费。

用草编一个狗,代替一下,经济实惠,还环保!好不好,好!

人类本来是为了方便,可是无心中拯救了一条狗,某条狗或许应该为此对人类感激不尽,而人类完全没有觉察!

人类甚至都不知道自己救的是哪条狗!

而被拯救的狗,自己也毫无觉察,不知道草狗其实救了自己。

这只是人类对“现有资源分配”作出的最优解,人类不会觉得救了一条狗很仁义,也不会觉得烧了一个草狗很残忍。

实际上,烧草狗这件事,有三方利益相关者:

1)执行者人类,对狗和草狗不产生仁或不仁的心态。

2)获利者真狗,虽被拯救,但是自身毫无觉察。

3)牺牲者草狗,自认为惨遭不仁之道。

你看,我们普通人,在这样一个普通的事件中,一不留神就合了道,在道的角度做出了选择。

这就是庄子所阐述的“道在屎溺”的每况愈下的道理。

人的资源越简单、生活越单纯,行为就越容易合道。

这也是老子推广“极简主义”的原因。

但是,如果,人类和草狗的位置互换了,要牺牲一部分人类的利益来换取另一部分人类的利益的时候,比如要牺牲5个人,来换取500个人的时候,你或许一闭眼,可以做出一个以少拼多的决定。

如果是5个顶级科学家,来换取500个平民呢?

如果是5个平民,来换取500个死囚呢?

相信答案在你心中,但是你不愿意去面对了。

那么,老子在说人类和狗的事、或者说天地和万物的事儿吗?

不是的,老子是在说圣人和百姓的事儿。

老子想说的是:

我们只有站着圣人的立场上,才能理解圣人施加在百姓身上的不仁。

就如同我们人类施加在草狗身上的不仁。

这个敢于做出选择的人,就是圣人。

这个人的行为,

对于被牺牲的人,不仁;

对于被拯救人,仁;

这个人之所以这么做,也仅仅是把人当成资源,去做了最佳分配而已。

当这些资源是草和狗的时候,我们每个人都知道用草换狗,但5个精英和500平民、5个平民和500囚犯的时候,就不是谁都可以清晰决定的了!

到这里,我们就对不仁的理解更加清晰了:

不仁的行为,其实诱发了更大的仁。

但是更大的仁在暗面,不仁在明面。

什么意思?

说的就是: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天下一场雨,地上就要淹死无数小虫小草。

但是,在更大的层面上,在那个无人觉察的暗面上,因这场雨而获利的物种也不少。

受益于这场雨的万物,会觉得天地仁爱吗?

不会的,雨也不是给我下的。

受害于这场雨的万物,会理解天地这种一视同仁吗?

不会的,它们决定天地太无情了,天杀的!

那么天道到底是个啥?

第七十七章说了:

天之道,其犹张弓与?

高者抑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说,这天之道啊!

那正好比是一把拉开的弓啊!通过减少两头的距离,来获得搭箭的空间。

数学来解释,道是一种动态约束力,它的追求,就是用最短的周长,得到最大的面积。

我们知道多边形中,圆的面积最大,圆实际上就是无数边形。

拉开的弓,正是一个椭圆变成圆的动态平衡之路。

这正符合【损有余而补不足】的道理!

对于被损的有余来说,道不仁,

对于被补的不足来说,道很仁,

但是,道的行为是【动态】的,它补你是因为你今天不足了,明天你在某个立场上成了有余,道就来损你了。

可见,道的仁,只是静态下偶尔的乍闪之光,道的不仁,才是动态平衡中的永恒守中之道。

这就是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那么人道呢?

人道与天道正好相反。

损弱补强,优胜劣汰。

老人认为,人要合于天道。

如果有人可以合于天道,那么这个人就不是俗人了,就是圣人。

说这圣人之道,表面上看起来是不仁的,是以百姓为刍狗的。

那么,我们就要思考,百姓如果是被牺牲的草狗,谁才是被拯救的真狗呢?想出答案的话,你会吓自己一跳,觉得圣人真不是好当的!

所以,在第七章里,老子说:

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耶?故能成其私。

这段话,实际上是老子对圣人的要求和约束。

老子看似说天地,

实际上是指圣人;

天得道而行之,就是天道。

地得道而行之,就是地道。

人的道而行之,就是圣人之道,

圣人之道,就是不仁之仁、无私之私。

仁于道,而不仁于百姓;

私于道,而无私于百姓。

第五章完整: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

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橐籥是一种皮制风箱,大体如下:

老子说,承载万物的天地之间,

不正好像一个风箱吗?

你以为你把它摁扁,它就出不来风了?

其实你越捣鼓它,它出来的风越多。

圣人之道也是这样啊!

你说的越多,别人能做的就越少;

不如闭上嘴,坚守道的动态平衡法则吧!

可是,

可是,老子仅仅说的是圣人之道吗?

老子看似说圣人,实际上是点凡人。

一个人,一个自然人,

如果可以诚于道,那他的肉身,就可以如同资源一样被分配,最终达到动态平衡,这个时候,一个自然人,就变成了真人。

所以,老子真正想说的是: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真人不仁,以自身为刍狗。

真人不仁,以自身为刍狗。

相关文章

  • 05-1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05-1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出自...

  • 【经书】道德经5(虚静作用)

    一、原文: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 断句: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

  • 家国梦寒(七绝一首)

    题记: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出自《道德经》老子第五章: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之间...

  •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出自《道德经》第五章: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

  • 关于[刍狗]

    《道德经》第五章: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在[观心]感悟(6)中,对于[不仁]和[刍狗]...

  • 《道德经》学习第十三天

    今天学习《道德经》第05章:“天地不仁”。 【原文】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之间其犹...

  • 道德经第五章

    道德经第5章 原文: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

  • 9日学习道德经,主题思考仁与不仁?今日预习送宗伯乔白岩序:

    今日学习道德经,主题思考仁与不仁?我理解的是:仁,天地不仁 ,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有橐...

  • 天地无私,仁德不显——大千老师讲道德经节选(7)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什么叫天地不仁?这个仁呢叫小仁小义。 天...

  • 刍狗

    老子《道德经》中讲到“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要理解这句话,我们需要先知道刍狗是什么意思...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如何理解道德经中“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ikcx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