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于蛋白质、脂肪,矿物质(即通常大家说的微量元素和常量元素)的补充难题是不知道应该补充哪些元素,不知道应该从哪些食物中去找到相对含量高的矿物质,不知道那些微量元素每天应补充量的大小。
人体必需的矿物质除大家熟知的钙镁钾钠磷硫氯铁铜碘锌锰铬硒外,至少还有十一种矿物质是人体必需的。作为一般不是搞营养学研究的人来说,除了一些常用的消耗量相对来说大一点的矿物质外,你甚至不用知道究竟是有哪几种矿物质是人体必需的,也不用知道平均每天应该摄入多少是合理的,你只需要知道哪些食物是含矿物质种类和数量比较多的就行。因为你既记不住这么多种类,也计算不准确量。不要以为那些书上的关于某种作物的矿物质的含量的数据是可以拿来直接用的。我可以告诉你,这些数据只能是参考,不要说正确到小数点后面的数,连个位数一般都不可能准确。因为各地土壤的矿物质种类和浓度都不一样,同一块土壤种植同一类作物,随着种植的年数增加,土壤的矿物质浓度也是逐步下降的或逐步增加的。黑龙江出产的一斤梨的矿物质与海南岛出产的一斤梨的矿物质含量能一样吗?同一块地上,生长十年的梨树长的梨能与生长三年的梨树上长的梨矿物质浓度一样吗?肯定不一样。所以,你不可能计算准确那个量。那为什么说,作物的矿物质含量随着种植年份的增加有可能逐步减少又有可能逐步增加呢?对于一年生的草本作物来说,它不断吸收土壤中的矿物质,土壤中的矿物质含量浓度就逐年下降,作物的矿物质含量当然会逐年下降;如果是木本植物呢?情况又会相反,随着树的根系往土壤深处发展,越往深处,土壤中的矿物质含量越高,自然它的果实中矿物质的含量也就逐年增高。当树根接触到岩石的时候,它的根系吸收到的矿物质更多。因为矿物质本来就是火山爆发岩浆中的成分,因此,岩石中的矿物质含量必然大大高于土壤中的,而树根有多种酸性物质能腐蚀岩石,然后吸收石头中的矿物质。所以,树龄越长的树上结的果一般会味道越好,就是这个道理。那些根茎很深的植物如铁棍山药、人参、何首乌、肉苁蓉有很强的功效也是由于矿物质浓度高的原因。
除了平时消耗量大的矿物质,对于大部分矿物质种类你都不用去管身体对它们的需求量。我可以告诉你,这个量是很小很小的,在体内的消耗也是很慢很慢的,那些矿物质缺失几个月都不会有问题,只有在长年累月缺失的情况下,你的身体才会出现问题。对那些消耗量很小的矿物质,主要是神经系统包括那些内分泌腺体对它们的需求。你只要能保证足够的蛋白,又经常吃水果、坚果,一般你就能保证身体对这些消耗量很小的微量元素的需求,就能保证神经系统健康,保证内分泌不出现问题。
所以,饮食指导一定得让那些胃肠出现问题、神经系统出现问题、内分泌出现问题的人多吃水果,多吃坚果。至于量,多多益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