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淘宝产品分析

作者: 小公子 | 来源:发表于2015-03-29 21:26 被阅读3709次

昨天挖了个坑(画了个iPhone版淘宝的产品结构图),今天自己来填了。产品小白又来班门弄斧了,才疏学浅,po出来还望各位前辈多多指教,小生这厢有礼啦~~~

1.jpg 2.jpg 3.jpg 4.jpg 5.jpg 6.jpg 7.jpg 8.jpg 9.jpg 10.jpg 11.jpg 12.jpg 13.jpg 14.jpg 15.jpg 16.jpg 17.jpg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Lance_Yang:ppt字体颜色和背景确实不好,建议更换
  • 076578bcae61:求网站资源
  • 076578bcae61:请问那些数据都是来源哪里呢?
  • 小公子:@存在 首先感谢耐心看完这篇“不忍直视”的产品分析报告,一上来就做这样一款复杂产品的分析是有些不自量力,您就当我初生牛犊不怕虎吧。事实上做这篇报告的过程中也确实遇到不少困难,没有足够的渠道搜集更多数据,没有有效的过往资料提供参考,但这也正是我po出此文的主要原因,希望得到更多客观的评价与指导。

    针对您提出的几点建议,首先前两点-用户分类、用户使用手机淘宝原因这一部分的确是我考虑欠妥,至于市场状态这一模块,在如今B2C、C2C界限趋于模糊的情况下,天猫的商业模式我更愿意将之归于B2C,至少百度百科和wiki上是这么定义的[参考: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link?url=C1U02MvUKG5pTwEMLWMm-N1YEV3NzY9gyC6XJ40gLmJQ-JndKcN6ww-jxCLxv6drESZudgQrm8yFd9Y1LFnlta;维基百科:http://zh.wikipedia.org/wiki/%E5%A4%A9%E7%8C%AB],微店作为口袋购物推出的一款供卖家在手机上开店的产品,究竟属于C2C还是B2C完全由开店者的身份决定,不过我个人感觉应该更倾向于C2C,折800其实属于导购类,的确不应该归在上面电商产品类目里面,甚至美团、大众点评、58、赶集之类的生活类应用也不应该列进来,这点我后面会进行相应更新。另外我认为市场状态这一块存在的最严重的问题是没有就上面那几张图进行深入的分析,这些数据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揭示了怎样的市场发展规律,产品又该如何应对云云。

    最后关于你提到的交互UI混淆以及文中可笑的评价建议,作为一个普通的用户我的体验确实是这样的,你可以站在专业的角度来批驳,却不能无视身边普通网民的反馈,在没有得到足够数据支持的情况下,我选择将我所看到的说出来。
  • 朝聆夕改:勇气可嘉,挑了个一般人不敢写的产品。但,你真的做好准备了吗?

    整体结构看上去没有问题(实际上有问题)
    首先是需求分析这块,贴出了“用户分类”这块,分别按照产品熟悉程度和消费水平来分类,这种分析维度很是少见,同时缺少需求场景,所以你分析的并不是目标用户,而是现有用户。考虑到手机淘宝的普及程度,你这么写也是无可厚非,但是放在你至少也在标题上写明“现有用户分析”吧

    然后就是“用户为何会使用淘宝客户端”,注意用词别扯什么术语,举个栗子,你应该知道游戏按照呈现形式大致分为几种:端游、手游、页游,端游并不是PC端游戏,而是客户端游戏,我不能断定你这么说不对,但一定会对许多人造成困扰。在内容的第六条“社交需求”,而后面的内容,真的是社交活动吗?你想说的是社会化营销吧?

    受不鸟市场状态这张表,你自己做的吗?类别这块并不是一定要用字母和数字表示的。天猫是B2C?微店是C2C?折800是C2C?(有些确实没接触过,不评价)笑掉大牙好吗?

    我很奇怪,文中怎么没有交互体验部分,多了个UI体验。细看下来,额,你确定你知道UI什么意思?那么姑且认为是体验吧,收起你可笑的评价与建议,知道什么是视觉设计风格的一致性与全局交互规则吗?认真地研究手机淘宝的业务、生态、用户习惯等等等等,再做分析不迟,在此之前,建议你还是去分析一些用户明确、结构简单、业务较少的产品吧

    缜密、严谨、条理清晰,应当是产品经理的必要素质,不要武断地“我以为”
  • 小公子:@4d247f73597f web端的话,鼠标单击图片就能放大,移动端同样操作就可以啦~
  • 4d247f73597f:看不清,ppt背景的问题。

本文标题:手机淘宝产品分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innx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