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开始决定日更的时候,我说记录是为了留下成长足迹的同时提高自己的思考和写作能力。现在看来,我是为了日更而日更,为了记录而记录的成分更多。诚然,我已经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一些锻炼和肯定,比如坚持记录、促使自己更多阅读等,但是,我明白我没有达到最初锻炼自己思考和写作能力的目的,因为这整个过程我的刻意练习和反思复盘太少了。
首先我想肯定,留下记录的行动已经比曾经的一纸空白好很多。因为我开始行动了,而行动者总会好过不行动者。在每天一篇篇或长或短的文章中,我发现已经快写到一万字,坚持近两周。虽然不清楚到底是什么驱动我做到每天打开写一点字,但我明白自己可以做到这件事,我还保有坚持学习和输出的渴望,这本身就足以振奋人心。
说回到自己更新的文章,主要是阅读记录和自己日常的思考。
对于阅读记录,我认为自己所写大部分是书本内容的同义重复,对于结构、逻辑和细节的把握不足。其次,为了做到日更,看书过快,一些有深度的书本省略了自己深入思考的环节,并且批判性思维不足。准备采取的应对方式是首先不再追求一天看完、写完,而是延长期限,力求认真阅读、思考和写作。同时,学习其他书评作者对书本解读的方式和角度,扩充自己的思维面,也学习给予别的作者肯定和支持。
对于自己的思考,我认为缺乏简练的描写,并且语句力量不足。在阅读成熟作家作品的时候,我常常惊异于作者对某种自己感受过的混沌情绪或思想地描写,在心里想 : 就是这种感觉 ! 我认为,感知是观察练习,书写是技术练习。两者虽都有天赋因素影响,但练习仍可让普通平凡的我取得进步。针对我的思考类文章,我需要进一步观察自己内心、观察他人情绪、观察环境变化,通过精准记录和思考修改,让自己的文本更加简练有力。
我想,认真应该是一种习惯,需要我们贯彻始终,这样才能发挥其最大的优势,以便于我们随时调用这个信息时代的稀缺品质。对自己有要求,就更要有应对难题的决心并且付出精力去刻意练习。我想我最初对自己的期望,就是写出有意义的书评文稿和有逻辑的所思所想,看着我现在做的工作,显然没有达到要求。我们总听到,"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就算天分不高,我相信苦练十年,我也会比随意散漫要进步更多。所以,我决定开始非常认真地思考和书写,可以字数变少一点、文章变少一点,但我希望它们的质量能够高一点,再高一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