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雨润心田
跟她算是邻居,彼此认识,但不熟。
尽管这个少妇长得漂亮可人,待人接物也并不会表现得傲慢,但从第一次见到她时起,我的内心对她却越来越有一种“狗抓耗子”般的反感。
原因很简单,每次看到她,总听到她在使唤别人。
“爸(亲爸),车上的东西你去拿下来。”
“妈(亲妈),你去把门锁了,记得帮我拿……”
“爸(家公),快把摩托推开……”
“妈(家婆),明天你煮些稀饭……”
“老舅,去帮我拿把伞出来……”
“老公,你快点去……”
“阿姨,你去拿……”
“谁,谁,谁,你去把……”
……
假如说,偶尔听到对方使唤人,我却这心态,那肯定是我的问题。
问题是,每次(注意这词)不经意遇到,我都能听到她在使唤别人,不得不说,于她而言,这就是一种病态了。
其实,她所使唤别人干的都是一些小得不能再小的事,甚至有些小事,几乎可有可无,或她自己完全能够轻松搞掂,但她从来就是动口不动手。
令人诧异的是,凡是被她使唤的家人,几乎都听从使唤。
所以也只能这么解释,一个人的行为与性格形成,许多时候是双向的。
应该说,她的行为是她及被她使唤者之间的事,与我没有丝毫干系。
但我为何会对一个陌生的她产生反感呢?原因就是,之前我见过,接触过不少有这样病态的人。
这类人,只要你稍微与其接近,哪怕彼此之间未必熟悉,甚至完全陌生,他(她)也能找个借口,使唤你一下。
X家开厂,那年来了一个三十来岁的河南女工,女工长得白白胖胖,给人第一眼印象挺好的。
一次,去X家,女工忽然让我帮她干了一件举手之劳的小事,但随后,X却对我说,以后你不要理她,太讨厌了,动不动就使唤人。
举个简单的例子,你所坐的桌子旁放有包纸巾,她很快便会找个借口“麻烦”你帮她抽一两张纸,或把那包纸巾拿到她这边。
其实,这全是些小得不能再小,完全可以忽略的事,但后来随着接触次数的增多,发现她确实有这个故意使唤人的毛病。
从那之后,凡是知道她毛病的人都不再惯她。
但这并不算什么,我还遇到一个更奇葩的人。
那年,到一家超市购物。
第一次去,便看见一个三十来岁,满口揭阳音,一副管理员派头的瘦女人在颐指气使地指挥员工干这干那。
由于她对员工那充满优越感的傲慢,使我瞬间记住了她。
没曾想,很快,我却与完全陌生的她有了“触碰”。
那天下午,我站在货架前挑选东西,此时通道有几件货物倒在地面占道,这时,那个瘦女人刚好从这通道走过,只见她用脚点了一下货物,说道:“你把东西搬好。”
开始,我以为她是在对别人说话,毕竟我只是一名顾客,再者,跟她完全陌生。
但望了望周围,此时整条货物通道就只有她和我,于是我并没吱声,只是瞪了瞪她。
看到我瞪她,她明显知道使唤错人了,但还是来了一句:“你是男人力气大,帮忙一下又不难。”
依然没有理她,继续瞪她,直至她怏怏走开。
假如说,对于那些总想莫名使唤别人的人,能给予回击,或不予理睬还是好事,郁闷的是,有些时候,往往是无法做到。
比如去年夏天,父亲生病入院。
住着二床一间的病房,最初里面只是住他一人。
几天后,科室又安排一个六十来岁的老头住了进来。
老头住进之后,除了时不时使唤自己家人外,我也很快成了他使唤的对像。
我在刷手机,他便说:“你查查看明天天气如何……”
我站在距离厕所最近的地方,他便说:“你把厕所的门关了……”
病房缺把椅子,他便对我说:“你去找把椅子过来……”
最初几次,我觉得老头是个病人,也就算了,于是违心地被他使唤过几次,但很快,看着他动不动就使唤人,包括医生和护士,且妻儿在他面前显得唯唯诺诺时,我对他再也理都不理。
对于年轻的健康者而言,尊老,力所能及帮助病者,是一件可以做,应该做的事,但对于那些动不动就使唤人者,却是例外。
原因很简单,假如老头说话的口气稍带温度,使唤的频率适度,我不该介意,问题是,老头的口气全是“至高无上”的命令,好像全天下的人就应该听他使唤似的,这样的行为不让人反感才怪。
应该说,总喜欢动不动使唤人者,许多是从小到大,被周围其他无底线溺宠惯了,与此同时,又被家里大人(或其他人)过于严管压制所导致形成的。
比如说,现在有些特别渴望“望子(女)成龙”的家庭,这种情况尤为突出,这类家庭,一边是拼命管控着孩子的学习,社交,游戏等行为,但与此同时,又奴相十足地听从着孩子的指挥。
“爸爸,你给我削支铅笔……”
“妈妈,你去给我洗个苹果……”
“奶奶,你把窗户打开……”
“爷爷,你去……”
这样造成的结果就是,这类人的人格分化出双重,一重是为了显示自己的优越或者感觉中的权威,更也许是缘于自身个性的好强,有着极其强烈的控制欲,而另一重则是内心又有极其自卑的一面。所以他(她)们大概只有使唤人时,内心才能得到极度满足。
假如你发觉身边有这样的陌生人,最好的方法就是能闪多远就闪多远。
假如你身边有这样的人,无论他(她)对你多好,最好的方法就是避开,免得当对方被雷避到时,会连累到你。假如实在无法远离,那么请尽量屏蔽,同时,记住要在内心中默念这么一句:我是避雷针,能避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