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剽悍写作特训班
【3组第2篇】我是怎样拿到“告别讨好型人格”航班机票的

【3组第2篇】我是怎样拿到“告别讨好型人格”航班机票的

作者: 婷子婷子粥 | 来源:发表于2018-04-27 16:21 被阅读136次

1

我叫宁静。

今天早上,庄姐穿了一身紫色套裙,还挺好看的。

我忍不住上前夸了几句,“颜色鲜亮,很衬气质”。

没想到她眉头一挑,“前几天穿的那件卡其色的,不如这件好看是吗?”

我顿时愣住了,支吾着,“那件也挺好看”,趁着有人走进来的当儿,溜走了。

唉,连夸人都不会夸,该不会是什么任务没做好,惹她不高兴了吧……

好几个月后,偶然听庄姐说起,原来前一天晚上,她那件最中意的卡其色大摆连衣裙被一个服装设计师完全否定,所以她逢人就问。

2

自从“卡其色事件”发生后,我慢慢觉得不对劲儿。

就说朋友圈吧,别人随便发几句话,引发的都是大讨论。而我呢,发《人物》特稿,没人搭理;发黄轩周冬雨,没人搭理;甚至发一段儿子靠着动车车窗咯咯笑的视频,也没有人点赞留言。

就像隔着透明玻璃看马戏表演,热闹是她们的,我什么都没有。

直到偶然有一次我在某知名辩论节目中,看到蒋方舟的分享。她讨好到向无理的男朋友一直道歉,对方不依不饶,不停地回拨电话,她看着一连串的未接来电,只知道发抖。

就像听见微波炉的一声“叮”,我猛地意识到,原来自己也有着一样的讨好型人格。

这样的人,过度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可以说是活在别人的嘴里,一咬就疼。因为怕疼,所以刻意放低姿态,刻意得“一团和气”,不敢表现出负面情绪,很多情况下只敢说赞美的场面话。

这样的人,与人打交道时其实是“不走心”的,水过地皮湿。别人不是傻子,一方面发现他们是只知唯唯诺诺的软柿子,自然不会认真对待;另一方面读不出他们的真心,自然不会用真心链接。

为什么会是这样呢?

我读了很多的心理学书,发现根源在于,当我还是个小孩儿时,没有得到来自爸妈的无条件的爱。他们的爱,是有条件的,考好了笑一下,我觉得自己好厉害;考不好冷冰冰,我觉得自己什么都不是。而我怎么评价自己,并不重要。

时间久了,我对自己的认知完全依附于别人的评价。为了一个“好”字,我各种花式讨好别人,却根本留意不到自己空荡的内心。

3

我要远离这个害人精。

说到和做到之间,原本隔着一整个太平洋。但是我登上了一架飞机,无需花太长时间就可以飞过去。

是什么,让我将这班“告别讨好型人格”的航班机票搞到手的呢?

好的感情、专业的咨询、心仪的目标。


001  好的感情把我带到安全地带

在8年的感情里,我的对象兼任我最好的朋友。

他给我足够的支持。我开始在简书上写东西时,他也注册了一个账号,认真读我的每篇文章,一一点赞。而我爸呢,看都不看,“写着写着你就江郎才尽了。”

他给我足够的信任。我四处跑,约见在行行家,参加社群线下活动,他从不过问,只是反复叮嘱我,每到一处,先给他发定位。

他使我远离了爸妈“一言堂”的互动模式,来到了一个安全地带。

002  专业的咨询帮我搭建稳定框架

感情中的扶持固然很重要,但要想治本,需要的是长期的专业帮助。

第一次见面,心理咨询师就告诉我,最重要的是搭建一个清醒的自我认知框架,无论别人如何评价,这个架子都不会倒。

她一再强调,相比起别人说的是对是错,最重要的是,我完全不应该连想都不想,就将别人的负面评价全盘接收。

在咨询师的帮助下,我慢慢地搭起了这么一个框架。它像一幢墙,将那些折磨我的话反弹了回去。我也不再是那个眼巴巴站在墙角、“真没用”的小女孩儿了。

003  心仪的目标使我在框架中越填越满

我找到了自己心仪的目标——通过文字,让“不快乐”减少一些。

一想到它,我就乐开了花儿。

在目标的驱动下,我写的东西被越来越多的人看到并给予支持,就像咨询师和对象一直给予我的那样。一个年轻人在申请加入行动营时,提到了我文章里的一句话,“要想停止坐井观天,就不要害怕被碾压”。

而我自己,也真的不再害怕被碾压。因为通过文字,我找回了真实的活泼张扬的自己,不再战战兢兢地躲藏。这样的我有着充足的价值感和自我把控感,内心不再空荡荡,而是在咨询师搭起的框架里越填越满。

我逐渐打开了与人相处的正确方式——去关心而不去讨好,去平等交流而不是低姿态依附。

4

曾经的我,没有办法接受别人的夸奖,没有办法拒绝别人的要求,因为我怕给对方留下“傲慢、自以为是”的坏印象。

因此会在被某抱着孩子的阿妈称赞“看,阿姨真漂亮”时茫然无措,紧张地一笑,阿妈立马改口“阿姨穿的裙子真漂亮”;会在单位集体采购围巾时,明明不想要,却还是买了两条贵的。

现在的我,慢慢能张开嘴了。

庄姐当着外人的面,数落我针线活做的不好,我趁只有我俩在时撒娇,“人家这样好没面子的”。她立马改口,“我心直口快,下次注意。”

当敢于巧妙说出自己的不满时,问题其实就解决大半了。

5

坐在渐行渐远的飞机上,我不停复盘——

“讨好型人格”来源于内心的空虚,人际交往的问题只是衍生品。

第一步,我依靠好的感情,远离爸妈的旧模式,到了安全地带;

第二步,我借助专业的咨询,从无到有搭起了一个自我认知框架,无论外界评价如何,它都不会倒;

第三步,我朝着心仪的目标,往上面的框架里,不断投入价值感和自我把控感。

而最后成为的这个内心充盈的人,走到哪里,都将是深受欢迎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3组第2篇】我是怎样拿到“告别讨好型人格”航班机票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iybl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