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道德经》译注之十六

《道德经》译注之十六

作者: 建业书生 | 来源:发表于2018-09-03 20:05 被阅读0次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

归根曰静,是曰复命。

复命曰常,知常曰明。

不知常,妄作,凶。

知常,容。

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译: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

 做人到了极度虚怀若谷的境界,要更加坚定地守住“静”的状态。这时候万事万物同时运作,我站在“静”的角度观察它们的循环往复。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

  这些芸芸众生,最后都会再次回到它们起源时候的状态。

归根曰静,是曰复命。

  回归本源就叫做“静”,这种现象叫做“复命” 

复命曰常,知常曰明。

  “复命”现象是一种常态,能够知晓这种常态就叫做“明白事理” 

不知常,妄作,凶。

  如果搞不清楚事物的常态,胡乱行动,那可不是一件好事,是要出问题的

知常,容。

  如果能够清楚这种常态,那就能够从容地应对各种事情。

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能够从容处事就会像公那样,像王那样,像天那样,像天道那样。遵循了天道,影响力就能够持久,就算事物本身已然消失,影响力也不会消失。

相关文章

  • 《道德经》译注之十六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 归根曰静,是曰复命。 复命曰常,知常曰明。 不知常...

  • 北大国学大师如何败在毛头小伙

    走马观花道德经(36) 36.道德经第三十六景点——致胜之门 第三十六章 洞烛先机 明察秋毫 将欲歙之, 必故张之...

  • 《道德经》译注之九

    《道德经》第九章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 揣而銳之,不可長保。 金玉滿堂,莫之能守; 富貴而驕,自遺其咎。 功遂身退...

  • 《道德经》译注之 八

    《道德经》第八章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几于道。 居善地,心善淵,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

  • 《道德经》译注之 一

    作者爱读古文,时常觉得古文虽古,其中道理却不古。今天虽然是一个新的时代,但人们的需求和最根本的人性从来就没发生过改...

  • 《道德经》译注之 二

    《道德经》 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

  • 《道德经》译注之 三

    《道德经》第三章 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 是以圣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

  • 《道德经》译注之十三

    寵辱若惊,貴大患若身。 何謂寵辱若惊?寵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謂寵辱若惊。 何謂貴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

  • 《道德经》译注之十五

    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 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 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 涣兮若冰之...

  • 《道德经》译注之十四

    視之不見,名曰夷; 听之不聞,名曰希; 搏之不得,名曰微。 此三者不可致詰,故混而為一。 其上不皦,其下不昧。 繩...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道德经》译注之十六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jiiw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