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现代分为素问灵枢两部书,内经之名史记未见,汉书艺文志有书目,结集成书当在司马迁之后,西汉中后期。伤寒论序言有素问的名称,传承到隋唐已经丢失两卷,王冰当时看到的本子已经不是汉代的内经,他从自己老师那里得到一个更加古老的传本,经过王冰的整理补充,内经只缺失两篇,这两篇到了宋代又有人托名著述,不过水平相差太远,文词鄙俚。王冰当时的书,墨书正文,朱书注解,后来传抄过程中难免朱墨混乱。宋代校正医书,后世称为新校正,现代学习内经主要依托王冰注与新校正。
灵枢一书早期并无名字,称为九卷或者针经。宋代已经在中原失传,只有一些残篇断简传播,校正素问时候引用针经,灵枢,至北宋后期高丽献书,定名为灵枢,当时一批校注医书的大家已经去世,直至明代马莳首次注解灵枢。
现代素问81篇,人民卫生出版社1963年版,篇目1--5养生,3--7阴阳五行,其中3--5养生与阴阳五行合论,8--11藏象,12--21诊法,21--49病机病症,50--65经络腧穴论治,66-74运气,75--81医事,72-73遗篇。其中篇名以论居多,两篇无论,陈述罗列重要的概念,需要掌握并熟记。两篇解,解读其他篇章。论中有论、别论、大论,别论不同于常论故此命名,大论九篇,占素问三分之一强,以理论为主,其中后七篇称为运气七篇,至真要一篇一卷,内经两部书只此一篇体例如此。王冰注解素问,于运气七篇随文注解,关于运气学说另有著述称为玄珠密语,玄珠是王冰老师道号,冰道号启玄。现代读内经运气学说,理论体系大体完整,诊法治法构架基本完整,其中细节已经具体的药剂与治疗可能在玄珠一书论述,玄珠到宋代就亡佚,存世另有一本玄珠密语,后世多归为术数类,与中医关系不大。
关于玄珠一书为何会亡佚的思考,本来这个学派就是人数很少,能读懂并传抄的就很少,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涉及了很多的天文历法的知识,在古代天文历法是只有官方才允许学习的知识,民间私学这些是要杀头的。王冰注解运气七篇并未过多发挥,是中国学者一个传统就是述而不作,尽量保持古代典籍的原貌,不过多加入个人的东西,所以另外著书阐述运气学说,以我的臆测,因为当时伊尹汤液经还存世,玄珠可能会引用其内容。
网友评论
很难想象的是,王冰先生能以一人一时之力,做到如此“滴水不漏”的注解工作的同时,还额外“插入”一个庞大的运气学体系,并和内经本来的体系完全融合,无分彼此,若真的能够做到如此,王冰的造诣,以医圣医神都难以形容了。(可以参考北宋,新校正的工作,集合了北宋初期的一批医学大家,在北宋皇家,皇帝的大力支持下,所做的医书校正注解工作,可以肯定的说,在“滴水不漏”,造诣和严谨程度上,竟然远远不及王冰一人,实在有点不可思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