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综述

作者: 00cfd90499e7 | 来源:发表于2017-07-03 10:04 被阅读347次

黄帝内经现代分为素问灵枢两部书,内经之名史记未见,汉书艺文志有书目,结集成书当在司马迁之后,西汉中后期。伤寒论序言有素问的名称,传承到隋唐已经丢失两卷,王冰当时看到的本子已经不是汉代的内经,他从自己老师那里得到一个更加古老的传本,经过王冰的整理补充,内经只缺失两篇,这两篇到了宋代又有人托名著述,不过水平相差太远,文词鄙俚。王冰当时的书,墨书正文,朱书注解,后来传抄过程中难免朱墨混乱。宋代校正医书,后世称为新校正,现代学习内经主要依托王冰注与新校正。

灵枢一书早期并无名字,称为九卷或者针经。宋代已经在中原失传,只有一些残篇断简传播,校正素问时候引用针经,灵枢,至北宋后期高丽献书,定名为灵枢,当时一批校注医书的大家已经去世,直至明代马莳首次注解灵枢。

现代素问81篇,人民卫生出版社1963年版,篇目1--5养生,3--7阴阳五行,其中3--5养生与阴阳五行合论,8--11藏象,12--21诊法,21--49病机病症,50--65经络腧穴论治,66-74运气,75--81医事,72-73遗篇。其中篇名以论居多,两篇无论,陈述罗列重要的概念,需要掌握并熟记。两篇解,解读其他篇章。论中有论、别论、大论,别论不同于常论故此命名,大论九篇,占素问三分之一强,以理论为主,其中后七篇称为运气七篇,至真要一篇一卷,内经两部书只此一篇体例如此。王冰注解素问,于运气七篇随文注解,关于运气学说另有著述称为玄珠密语,玄珠是王冰老师道号,冰道号启玄。现代读内经运气学说,理论体系大体完整,诊法治法构架基本完整,其中细节已经具体的药剂与治疗可能在玄珠一书论述,玄珠到宋代就亡佚,存世另有一本玄珠密语,后世多归为术数类,与中医关系不大。

关于玄珠一书为何会亡佚的思考,本来这个学派就是人数很少,能读懂并传抄的就很少,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涉及了很多的天文历法的知识,在古代天文历法是只有官方才允许学习的知识,民间私学这些是要杀头的。王冰注解运气七篇并未过多发挥,是中国学者一个传统就是述而不作,尽量保持古代典籍的原貌,不过多加入个人的东西,所以另外著书阐述运气学说,以我的臆测,因为当时伊尹汤液经还存世,玄珠可能会引用其内容。

相关文章

  • 黄帝内经综述

    黄帝内经现代分为素问灵枢两部书,内经之名史记未见,汉书艺文志有书目,结集成书当在司马迁之后,西汉中后期。伤寒论序言...

  • 文献综述之细则集

    1. 文献综述文献综述是写论文时经常用到的方法,可以迁移到很多地方。例如,竞品综述、客户需求综述、运营综述、...

  • 转发股评

    【综述】2019.8.19——好戏 原创: 张德良 德良综述 昨天 【综述】2019.8.19——好戏 张德良SA...

  • 文献综述——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文献综述, 欢迎来到 论文文献综述课 一、文献综述的概念 ○ 文献综述是针对某一研究领域或专题...

  • 转发财经

    【综述】2019.4.15——平和 张德良 德良综述 今天 【综述】2019.4.15——平和 张德良SAC证书S...

  • 转发股评

    【综述】2019.5.22——锤炼 张德良 德良综述 昨天 【综述】2019.5.22——锤炼 张德良SAC证书S...

  • 简书第118篇——转发股评

    【综述】2019.3.12——简单 张德良 德良综述 今天 【综述】2019.3.12——简单 张德良SAC证书S...

  • 转发股评

    【综述】2019.6.5——制约 张德良 德良综述 今天 【综述】2019.6.5——制约 张德良SAC证书S09...

  • 简书第107篇——转发股评

    【综述】2019.3.6——如期 张德良 德良综述 今天 【综述】2019.3.6——如期 张德良SAC证书S09...

  • 简书第105篇——转发中投股评

    【综述】2019.3.5——中程 张德良 德良综述 今天 【综述】2019.3.5——中程 张德良SAC证书S09...

网友评论

  • 65f8f0a2751c:如果玄珠密语和伊尹汤液还存世该多好……中医早发扬光大了……幸亏还有伤寒论
  • 抱书轩主:王冰自己也说是得自先师密本,很可能在唐以前就有一个包括运气七篇的版本,看段逸山的集全元起本可知,王冰对唐以前通行本的改易调整还是很大的,再者甲乙经也算一个老本的内经系统,太素算一个,这几个都没有运气七篇,是现代认为内经系统没有运气七篇的主要依据
    抱书轩主:@MC钟 你的注解很精彩我也理解你认为运气七篇是内经不可分割的部分,我只是按我以前粗浅的认识看待这个问题了,但是从现有的出土文献来看,直到魏晋才有可能有内经的完整本,当然像运气七篇这样的天地循环的文章都会藏于内府,像白云先生所说应该是官藏失守大动乱中流失民间,犹如(阴符经)的传承,有偶然性。
    MC钟: @抱书轩主 这也涉及到一个问题。就是很多人,将五运六气搞出来变成另外一套看似独立的东西,用其他的各种理论来“渗水”解释,而不是尊黄帝内经为根本,运气七篇和其他内经篇章为根本………将五运六气变成另外一套东西了,这就完全违背王冰注本意
    MC钟: @抱书轩主 不是,可能你不太明白我说的意思………运气七篇,并不是另外独立的一套东西,而是和内经其他一切基础共通,属于内经体系的一部分,这运气七篇是王冰注本多出来的,但从其他基础篇章来看,内经其他版本和王冰注本是一样的体系,而且其他版本比起王冰注本,在这整体大体系的论述深度上远不及,甚至相比有着明显的错漏和概念错误(排除运气七篇的对比)……这不是后世简单的质疑可以解释的
  • 抱书轩主:灵枢的书名大概是王冰之前和(太素)之后,但灵枢的绝大部分内容与针经相近,或者说就是继承了针经,九灵,的内容。因为在中原地区的失传大概是五代十国时期,所以我们看到的是高丽传本经宋到史崧献书多次改易得版本,其中(小针解)一篇使得后世对于灵枢的理解大大降低,应该不是原文,我通过对比(甲乙经)所有文章,小针解没有被一次引用;和小针解中好多的解释最多算是中级的水平,存在诸多低级的领悟。素问中原篇中应该不包括运气七篇,但这七篇大论也应该是上古的文章,能得以保存也是王冰之功
    MC钟: @抱书轩主 运气学,运气七篇,是王冰先生“插入” 的“私货”,或者是“上古其他书籍”的内容,这种说法,我个人觉得不太靠谱,以王冰注本的“滴水不漏”风格和严谨性,我甚至怀疑王冰本人究竟依靠什么能做到这个程度?我个人的一个推测,并认为最接近事实的一个看法是,王冰本身有很好的传承背景,是某支古老内经学派传承的传人,有学派的底蕴,大量心得和资料支持,注解才能做到这个程度,王冰是最后的现世者,整理者,集结集大成者,大编辑家,承前启后者……王冰对内经的存续有莫大之功,对比其他注本,如《太素》,或者现在什么道家版内经,历代注家注本等等,就会明显和王冰注的“滴水不漏”风格对比出极大差异,各种漏洞,破绽,简直惨不忍睹………所以我认为,运气学说,还是完全出自内经学派,可能不是在战国至西汉那时的原版书籍内容,但也是王冰所属内经学派,经过几百年近千年,历代努力对内经原来体系的增演深化,根本不可能是一人一时能够完成的这项工程。
    MC钟: @抱书轩主 对王冰注本的一些怀疑甚至诋毁,后世很多,唯有真正学习王冰注本,并以此为根基的人,才能体会到王冰这种“滴水不漏”的风格和严谨程度,深思才知道这其中的难度,在古代,编辑工作的庞大和练习量不能和现代相提并论,唐朝的王冰先生,这方面即使算不上“生而知之”的程度,也是中医历史上鹤立鸡群的存在了
    MC钟: @抱书轩主 不然,运气学繁复的风格,非上古所推崇盛行的,更有可能是西汉以后发展出来的,但王冰先生编辑注解的内经注本,运气学和整个内经体系,完全紧密结合至无分彼此,甚至可以说,完全就是同一个体系的深化……而且王冰注解的风格,乃是近乎“滴水不漏”的风格,实在难以想象,学术严谨至如此程度的王冰先生,会将“其他”上古的体系,经论加入内经之中,或者加入“自己的私货”………而且王冰注这种全书“滴水不漏”的风格,没有做过长期编辑文书工作的人可能会严重低估其造诣和工作难度,实际上,这不完全只是医学造诣高度的问题,还需要大量的资料,以及大编辑的才能。

    很难想象的是,王冰先生能以一人一时之力,做到如此“滴水不漏”的注解工作的同时,还额外“插入”一个庞大的运气学体系,并和内经本来的体系完全融合,无分彼此,若真的能够做到如此,王冰的造诣,以医圣医神都难以形容了。(可以参考北宋,新校正的工作,集合了北宋初期的一批医学大家,在北宋皇家,皇帝的大力支持下,所做的医书校正注解工作,可以肯定的说,在“滴水不漏”,造诣和严谨程度上,竟然远远不及王冰一人,实在有点不可思议)
  • 花样棉花:真棒👍!加油↖(^ω^)↗!

本文标题:黄帝内经综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jkac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