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最不知道的“峰终定律”

作者: 庐陵王 | 来源:发表于2018-07-14 14:12 被阅读127次
峰终定律

生活中,会有这样的“幻觉”,称为”幻觉“是因为可能并不是自己心里真正想的,但就是会想到的事情。比如:

  • 一个经常做好事的人,最后只做一件坏事,你会认为这个人以前是装的,真坏。
  • 去了一家很糟糕(服务员不理你、桌子没擦干净)的餐厅,最后给你打折还免费送水果,你会觉得其实还不错。
  • 看了恐怖片之后,不敢睡觉,又看了《极限挑战》你才敢入睡。

以上这一些都源自于,我们只会记得最后一刻这件事物带给我们的体验,我们以为是我们的感觉,不过有一个人倒是把这个现象给研究出来了,并提出了一个理论叫做:

峰终定律

| 概念:什么是峰终定律

峰终定律由诺贝奖得主Daniel·Kahneman所提出来的,是指:人们对于某一段经历的记忆,只会记得高峰时和结束时的感觉,即“峰值”和“终值”的体验。

举个例子:
你去观看一场90分钟的电影,最开始的30分钟一直是在叙述主角的经历或故事的推进,然后到了约40分钟时,会有一个小高潮,在70分钟会再有一个,然后就是电影酣畅淋漓的结尾,最后是主角们离场(但往往都会留下一些什么让你以为还有内容)。

芳华

最后问你对于这部电影的体验,你会觉得非常棒,其实是棒在“峰值”和“终值”两个点一,因为这两个对你的记忆印象最深。

| 运用:如何来运用

在万维纲的《万万没想到》一书中也提到了关于犯人申请假释的成功率与法官的审理时间的关系,我们不妨通过这个“峰终定峰”来提高我们生活当中的沟通、面试、体验、感受的能力。

1、 面试
在群体面试当中,一轮往往会有7-10个人,假定你是第8 个入场的面试者,在经过了7位面试者内容相同的表达和陈述时,再有精力的面试官都会有一些疲惫,如果没有一个人专门记录下来每一位面试者的表现,那么单凭个人的记忆,比较难很快判定哪一位应试者是最符合要求的。而你,需要做的是,提供一个“峰值”体验给到面试官,你可以这样做:

开场白设计不同:“经历了前面7位的面试,希望我的到来可以让您耳目一新。
适当提高音量:“一直保持一个节奏的说话声音,容易让大脑适应下来,逐渐的不再活跃,减少思考的负担,同时也容易疲惫,此时需要调节说话声音的大小,让声音带着情绪(这也为什么演讲或者朗读能够让人记忆尤深的原因了)。
不一样的收尾 :“非常感谢您提供这一次面试的机会,今天跟您也学到不少东西,相信在未来的工作当中一定可以给我提供相应的帮助(离场时保持自然微笑、关门时面朝面试官,退到门外)。

如此,带给了面试官两个不一样的体验,在结束了10人面试的时候,如果有人问,这10位哪一位还不错的时候,往往会对你产生一定的兴趣,因为你不同于其他人。

乔布斯

2、演讲
比如你的主题是”这个世界会更好“,你的观点是:”是的!会更好。” 那你的开场应该是这样子的:“

  • 在开始之前,先给大家讲一个我自己亲身经历的故事。。。

是的,故事开场,会让你的演讲率先掉起观众胃口,然后再是观点的平铺直叙,但不要忘记了还会有一种峰值体验,结合我们之前讲的过的演讲技巧,此时,你需要制造一种跟前面不一样的高潮部分,让别人耳目一新。

然后,还没有完,增加一个视频,切换一种观点表达的方式,这个原理是依托于我们对于事物的记忆程度,文字要弱于图片,图片要弱于视频,这是你带给观众的第一个”峰值 “

我特别喜欢之前看过后个电视剧当中最后的一段演讲词:

以前在学校里,老师跟我们说,中国的哲学观点是一动不如一静,因为保持现状会让我们的生活很平稳,很安逸........接着又有人来告诉我,只有要乖乖听话,我就会有名车,豪宅,哪怕我再有不为人知的过去,都会一帆风顺,也许就这样吧。

但是,我不喜欢,为什么穿大牌才是时尚,为什么穿婚纱不可以穿球鞋,为什么我们不能改变?

也许多年后,这部剧讲的是什么,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我记住了最后一段内容以及那一段内容当中传递过来的观点。

3、聊天
你刚刚认识了一位朋友,希望给对方留下一个好印象,那么好的开场固然重要,不过在聊天过程当中带给对方的体验更加重要。

如果你知道”峰终定律“,我想你会这样安排你们的谈话。

最开始是礼貌性的问候,然后是寒暄,近一步或你或对方开始提出一些问题,被问的人承担一定的回答问题的责任,然后你开始转换完全不一样的话题(比如开始讨论生命的发展,火星移民等),不过也要注意这一些话题带给对方的反应,如果是不好的体验那要及时终止。

然后,是制造一些小的惊喜对话,比如你连续猜中了对方心里在想的事情、喜欢做的事情和一直没有敢做但很想做的事情。你们就会有相见恨晚的感觉。

记住我们的终值体验,无论这一次的谈话有多差或多好,最后收尾都要带给别人非常好的体验,可以是礼貌性的问候或者直接坦白的邀约。

星空下的漫谈

4、工作
在管理当中,我们可以利用在哪一些场景呢?根据个人的观点和平时的沉淀,会有这一些方面。

  • 面谈:对员工某一项工作进行谈话时,在最后给员工送去不一样的问候或指导。
  • 投诉:这里的投诉是指处理投诉,认真倾听客户的投诉,让客户恢复愉悦的心情,发泄完情绪之后,再提供你的帮助,并再次咨询客户对于问题解决的处理,当最后结束投诉时,再送客户出门,一段时间后(可以是2天或一周)给客户送去一份礼物(会加深对服务好的印象)。

一日,与友人入住某酒店,因需要再多留一晚,因此出门后未叫服务人员更换床单或毛巾等物品,回房的时间发现已被换成了新的,而且还多了一份果盘。

也许这家酒店价格比别人贵,也许办理入住的时候你等了很久,也许酒店外面的车流声吵到你睡不好觉,但在你最后离开酒店的时候,有人送上了这么一份礼物,而且是满怀微笑的,我想,你最后留下的,一定会说”

这家酒店服务不错,下次还会来。

以上是个人对于峰终定律运用的观点,也许会在某一刻给到你灵感,再给你的生活带来一个非常好的改变,记得给我们留言,留下你的美好体验,这也足以告慰我们了。

| 终

相关文章

  • 你最不知道的“峰终定律”

    生活中,会有这样的“幻觉”,称为”幻觉“是因为可能并不是自己心里真正想的,但就是会想到的事情。比如: 一个经常做好...

  • 在峰值和终值给客户的“啊哈”时刻

    《峰终定律》 很多企业都会利用“峰终定律”提升客户体验。 其购物路线就是按照“峰终定律”设计的,它有一些不好的体验...

  • 32个思维模型之峰终定律(1)

    峰终定律告诉我们,“过程其实没那么重要,过程中亮点和终点才是关键。” 一、峰终定律是什么? 峰终定律:由2002年...

  • 峰终定律

    004 一个概念,“峰终定律”。 上一次看到这个概念“峰终定律”是在五商的课程里。 峰终定律是诺贝尔奖获得者,心理...

  • 读《墨菲定律》

    峰终定律—— 高峰期和结束时的感受,决定我们感受的强弱。 峰终定律”的定义是,在一次体验中,峰(高峰)和终(结束)...

  • Day 182峰终定律:设计好的高潮和结尾

    摘自得到app 古典老师的《超级个体》 1. 什么是峰终定律?你生活中间有哪些峰终定律的例子? 顶点和终点对于一个...

  • 098丨峰终定律:如果只有两块糖果,你打算什么时候给用户吃?

    098丨峰终定律:如果只有两块糖果,你打算什么时候给用户吃? 峰终定律 概念:要在用户体验“冲向巅峰”,和“即将结...

  • 峰终定律

    什么是峰终定律呢? 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者,心理学家丹尼尔·卡纳曼(Daniel Kahneman)经过深...

  • 峰终定律

    最近感觉遇到了写作的瓶颈期,经过仔细考虑,打算安心学习营销和心理学,我的计划是一个个概念学起来,那就把这一段时间的...

  • 峰终定律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卡尼曼发现,人们对体验的记忆由两个因素决定:一个是高峰时的感觉,无论是正向的还...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你最不知道的“峰终定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jkep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