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智慧·成长想法读书
《越过内心那座山》之受害者心态牢笼(1)

《越过内心那座山》之受害者心态牢笼(1)

作者: 橘子_花开 | 来源:发表于2023-12-11 20:20 被阅读0次

“时间流逝,吾等亦随之改变。”

——活在当下,这是古老的拉丁谚语给出的建议。

“获得自由的关键是不断成为真正的自己。”

——伊迪丝•埃格尔博士给出的提示。

如何能放弃借口,直面人生?如何走出自己的牢笼?如何能为自己的自由负责?这些问题都在《越过内心那座山》中有阐述。本书列举了常见的12种精神的牢笼,并通过具体事例让人理解这种牢笼对人的不利影响,接下来给出打破牢笼的解决方案。

第一个牢笼:受害者心态。

当我们遇到不幸的时候经常会问:“为什么是我?”并因此陷入指责外界人事物,甚至责备自己的心境之中。逐渐去巩固自己是一个受害者的角色,我们的心态会随之变得消极,从而把自己困在过去、困在痛苦中显得非常无助(习得性无助心理)。

转换一个角度,可以问自己:“为什么不可以是我?”然后,以较为平和的心态接受遇到的一切,让自己从旁观者的身份审视自己遇到的困境,想解决方案,迅速采取行动,克坚攻难。

我们无法阻止灾难降临到我们的身上,我们也无法确保我们遇到的都是好人。我们能够做的是选择积极的心态面对一切,主动去解决问题。

面对巨大的困难或者挑战,我们会恐怖焦虑,犹如坠入了万丈深渊,万分绝望。请注意,这些毁灭性的经历也会促使我们选择用积极的心态去回应(注意是回应而不是反应)所遭受的不幸,也可能激发我们的潜力,催生出崭新的自我。也就是灾难也可以成为向我们展示新生活的道具,赋予我们新的视角。这的确很有趣,也很刺激。

走出受害者心态的方法。

➭第一个方法、无论发生什么事情都要有一个平和而宽广的胸怀去应对。

遇到问题不要着急,不要发怒,让自己静心。一切既来之则安之。思考我能做什么才可以解决遇到的问题。

➭第二个方法、问自己这样做对我有什么好处吗?

如果我们所做可以让我们获得成长或者符合我们的愿景,那就大胆去做好了。

当我们所做不能促进问题解决,而仅仅是发泄时不利人不利己,甚至害人害己,为何要当一个傻子了?

➭第三个方法、学会面对孤独。

人生而孤独,学会与孤独友好共处。自己做自己内心小孩的永远的好朋友,永远保持无条件积极地爱自己,关注自己。要经常拥抱自己,抚慰自己的灵魂。

请相信我们永远有选择的权利!要习得性乐观,而不是习得性无助。

走出受害者牢笼的关键。

➭第一、活在当下。

好好活着,是人生最大的事情,其余都是细枝末节。我们只有当下!过往不究,未来不惧。

全心体验当下自己活着的状态是多么美好。多好!为何还要沉溺在过去人事情对自己的伤害中不能自拔。请告诉自己:我在这里,照顾好自己。

现在每晚睡前,我想想自己拥有美好的一切,健康的身体,父母安康,亲人都很好,我的孩子也很孝顺而努力,我还有什么不满意的呢?能够舒服且安安全全地躺在床上是多么美好,我就会默念:感谢生活的赐予,让我们都进入梦乡吧。

➭第二、每一次危机,都是一次转变。

人是有惰性的,并且潜力很大。不逼自己一把往往还不知道自己还可以创造很多惊喜和奇迹。所以,请相信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所有遇见都有它积极的一面。

写两封信。

第一封、用非常平和的心态描述一下令你受伤的人和当时的情景。把你的感受以及这些人事物对你造成的伤害都尽可能清晰且细腻完整地表达出来。

第二封、感谢那些人还有那些事。感谢你从那些人和事上面让自己不断地成长,才让你成为了越来越好的人。

把自己的角色从受害者的状态转变为幸存者,这个过程是具有疗愈的效果的,可以给自己赋予内在的力量。内驱力将是我们成长的最大动力之源并且可以是源源不断。

➭第三、利用自己的自由。

给自己制作一个愿景板:想过什么样的生活,采取什么样的创作性方式达成目标。随身携带,随时提醒自己朝着目标大步前行。聚焦目标,勇往直前,英姿飒爽,多么带劲啊!

(未完待续✍)

樊登读书会推荐个人成长书目

相关文章

  • 《越过内心那座山》之受害者心态牢笼

    什么是受害者心态? 受害者心态是一种心智僵化的状态,它将你困在过去和痛苦中。一般受害者都会问:“为什么是我?”当人...

  • 听《越过内心那座山》总结

    听《越过内心那座山》总结! 1,最糟糕的牢笼,是我们自己建造的精神牢笼! 2,学会习得性乐观! 3,改变自己对外部...

  • 《越过内心那座山》秘密型牢笼

    首先被书中“双重生活就是二吊子”逗乐了,可见我曾经当了很多年二吊子。 其次诚实地面对,真实地活自己。如果有隐瞒,无...

  • 《越过内心那座山》自我忽视型牢笼

    一、恐惧:每个人都恐惧被遗弃只是我们的生命蓝图不同,感受程度不同而已。享受成就带来的快乐是一件美好的事情。 二、天...

  • 走出受害者心态——拆读《越过内心那座山》

    我父亲在四年前去世,出殡的那天,我在地上爬着追父亲的灵车,不允许去墓地的女眷们用了半个小时也没办法拉我起来,最后只...

  • 越过内心那座山

  • 《越过内心那座山》

    各位好,今天我们讲的这本书叫作《越过内心那座山》,这本书的作者今年已经94岁高龄了。我为什么喜欢讲年纪大的人写的书...

  • 越过内心那座山

    «越过内心那座山» 这本书主要围绕着四个心理学原则。 1.习得性无助。 2.认知行为疗法, 3.卡尔罗杰斯的人本主...

  • 《越过内心那座山》

    我们每个人内心都有一些被自己或有心或无意隐匿起来的心结。本书作者——奥斯维辛集中营幸存者、心理学家伊迪丝·伊娃·埃...

  • 读书分享:《越过内心那座山》

    《越过内心那座山》 [美]伊迪丝·伊娃·埃格尔(奥斯维辛集中营幸存者。最糟糕的牢笼是我们自己建造的精神牢笼。...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越过内心那座山》之受害者心态牢笼(1)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jkug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