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来了

作者: 秋之准备 | 来源:发表于2019-08-08 21:59 被阅读272次

    进入八月,就一步步走向秋。

    各种忙。先是外出做评委,一天听二十多节课,坐到腰酸背痛头脑昏花;然后是小姑娘古筝考级,陪练陪考。学了一年,第一次考级,老师让定四级,就使劲练《渔舟唱晚》和《小小竹排》;然后城市特岗面试,有邻居亲戚找来让辅导,两个考初中语文,一个考小学语文。好几个半天用来跟他们交流,把八上教材的每一篇教读课文都设计一遍,把五下每一单元的重点课文都设计一遍,有求于我的,我一向不遗余力。初中的还好,两个孩子都正教着课,一点就通,而且态度诚恳,把我不成熟的设想一点不漏地记在本本上。考小学的姑娘刚刚毕业,没有站过讲台,心理素质和教学素养都不够。小学的课文我不太熟,好在这一学期认真研读望军的每一篇教学设计,五六年级的课还能应对。面试那一天我被分到幼儿园组做服务,评委是外地的,不知道他们讲得怎样。周六从七十二潭游玩归途中,看见了招聘结果:初中的两个名次都很靠前,小学的姑娘因为笔试成绩靠后,面试成绩也拽尾巴,最终以0.4分的差距没被录取。我很有些愧疚,好像自己没尽力一样。

    这一周先是准备县骨干教师培训的讲座,用了两三天写稿子,得到好友芹的无私帮助,又读了用积分换来的《思辨与立场》,写出1万5千多字的稿,然后制作幻灯片。讲座提前了,还好已经准备就绪。三个小时的讲座,有些撑不住,总觉得气短。后半场时台下有老师说话,我稍稍停了一会儿,不见效果,也不好制止,毕竟不是学生。心情有些颓丧。尊重别人是最起码的素养,反思一下,自己有没有在听课时说话的情形?也有的吧。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讲座结束,开始准备这一周工作室的推文。本来打算用艳平姐的书评来搪塞一次,但是看看时间还够,也许还能设计个新课。于是,开始集中阅读。再读蒋军晶的书,读张祖庆的书,读肖特的古诗词课例,读王崧舟的《长相思》和《枫桥夜泊》。前一段时间设计了两个九年级的课例,这一次面对七上的课文,竟然有一些不适应,不知道该如何预估学情。锁定《古代诗歌四首》,定位为积累型群文教学,设计意图表述如下:

    《古代诗歌四首》是统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四课,是学生进入初中的第一次诗歌学习。这个单元的主题是“四时之景”。写季节的诗歌,学生在小学阶段已经有所接触和积累。这四首诗歌,都是通俗易懂的精彩之作。仔细研读之后,我感觉如果一首一首地学,与小学的诗歌学习区别不大;而要整合在一起学习,是有难度的。但是,咬文嚼字、细细品咂纵然可以学得丰厚深入,难免会陷入教师主讲的枯燥乏味和零敲碎打的耗时低效。而把四首诗整合在一起教学虽有难度,但如果能激起他们对古典诗歌学习乃至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也可说是“善莫大焉”了。基于对学情的考虑、对诗歌教学流病的认知,我把这四首诗歌的整合教学定位为积累型群文教学。

    青春语文沙龙在《中学语文教学参考》7月份的研讨是积累型文本群文教学。王君老师提醒我们,积累的最终目的不是记忆,而是语言的建构和运用。积累有很多层次,很多方法,而文本的“群”中天然藏着“知识的群”“技能的群”“思想的群”“情怀的群”。只要“积累”得法,就能带领学生进入广阔的语文天地。本节课的设计,我试图通过多个层级的积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听说读写活动中发展语言运用能力、丰富个体语言体系。

    课堂效果如何,还是等开学用课堂来检验吧。接下来,各种忙碌会接踵而至。秋天,有忙碌才会有收获,不是吗?

    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秋来了,四季已走完圈儿。抓住时光飞逝的影子,努力多做一点事。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秋来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jyfj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