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国学与传统文化历史随笔文化
李白身世之谜初探之六:家世是哪一枝?

李白身世之谜初探之六:家世是哪一枝?

作者: 榆木斋 | 来源:发表于2019-06-14 10:42 被阅读2次

文:枯木

上一篇文章,我们讨论了李白祖先迁居到碎叶的大致年代,认为在隋朝或以前避居边疆可能性不大,因为改朝换代,赦免前罪是古代新的封建王朝都会颁布的一项举措。除非是因为经商原因,或者因和李唐政权有过争天下的“谋逆大罪”,才有可能不被李唐接纳,从而远居边陲。

另外武周时期可能性也不大,因为时间短暂,不至于才二十余年,李白的祖父名字都没有记录,造成“绝嗣之家,难求谱牒”。因而大致可以判断,李白祖先迁居边疆年代,最大可能性是唐初。

先谈论经商,如果李白祖先经商,那么什么时间都有可能,然而从历史背景来看,李白祖先因为经商举家迁居边疆可能性基本不存在。这是因为,在隋末以前(以后亦如此),边疆地带东西突厥连年征战,争夺不断,政权频繁更迭,普通百姓生命经常受到威胁,逃归故乡还来不及,经商谈何容易?而且当时碎叶一代生活环境艰苦,尚属于游牧状态,虽然已经有“素叶城”之称,也是很小的村镇,如果没有中原朝廷或者西域政权的支持,很难维持。

我们就假设李白祖先在隋末以前经商,经营内地的丝绸茶叶瓷器一类的物资,而这些在当时都需要有政府许可或者通融,李白祖先作为陇西望族后代,似乎可以做到。问题是,一个主要原因在于古人乡土观念隆重,出外经商大多为游商,依靠长途贩运获利,也就是说由主要骨干人员出外经营,而家族不会全部搬迁,那不叫经商而叫定居,因而经商可能性很小。

从历史记录来看,神龙初李白家族举家内迁,其原因有多种,一种是碎叶城出现战乱,一种是被朝廷赦免,一种是潜逃回归。那么,假如经商,回迁中原可以理解,为何不回到祖居之地陇西或者都城长安,偏偏要迁居到道路崎岖偏僻的川蜀?这很难自圆其说。因而,李白祖先经商一说证据不足,那么最大的可能性就是因为朝廷的原因,被迫迁移,而且时间段可以基本确定在隋末唐初。

大致确定了避居边疆的年代,再加上以前我们考证的结论,得出李白为西凉武昭王兴圣皇帝李暠之后,为李唐宗室,于隋末唐初被迫贬谪边疆碎叶城。下来,我们来讨论李白身世的关键秘密,那就是,李白属于李氏哪一枝?

关于李白的身世之谜,前面我们提过,众说纷纭,有多种说法,总结一下,大致有以下几种:

1、李渊后代:

①、李建成、李元吉后代。

②、李元婴后代。

③、其他子孙后代。

2、李轨后裔;

3、西汉李陵、北周李贤、隋朝李穆这一支系;

4、李氏其他宗族;

5、其他。

面对如此之多的说法,该如何考证和研究?笔者认为,我们可以采取排除法,将这些说法的证据一一进行考据,从而排除最不可能的说法,那么,最后即便是得不到确定答案,也可以最接近真实历史。

我们先来看第一种说法,也是最近这些年常被媒体炒作的说法,其实,也是最不靠谱的说法。因为如果是李渊后裔,必定有历史记载。作为皇家谱系,历史记载非常严格谨慎,这是历朝历代的重中之重。皇帝的一举一动都有记录,比如唐代的《起居注》、《时政记》和《实录》等,关于皇族谱系都由“宗正寺”和专人负责记录整理,即便是因为有罪被消除属籍,也有记录。如果李白是李渊的后裔,我们可以查找资料予以核对,便知真假。

从李白祖先是被贬谪碎叶城的原因来看,如果按照是李渊后代,那么只能有一种可能被贬谪,那就是争夺皇权,其他则不可能,因为遍查《唐律例》和唐代刑典谋逆除了绞斩处死就是除籍、废为庶人、贬谪,而其他罪行只是剥夺爵位,削职为民,不至于贬谪,这点作为皇权在上的年代,还是有点特别照顾的。

历史记载,李渊有22个儿子,李世民有14个儿子,李治有8个儿子,假如李白是李渊后代,则只能在这三位后代中查找。而且因为李白祖先长期贬谪边疆,并被除籍,那么只有可能是参与谋逆大罪,抑或是武周时期迫害导致,才会远走西域,否则只能是除籍贬为庶民,不会贬谪。而武周时期被迫害的宗室,到了唐玄宗时期全部予以正名,就连其他李氏宗族也予以编入属籍,《唐会要》第六十五卷记载:“天宝元年七月二十三日诏:殿中侍御史李彦允等奏称,与朕同承凉武昭王后,请甄叙者,源流实同,谱牒犹着。自今已后,凉武昭王孙宝已下,绛郡、姑臧、炖煌、武阳等四公子孙,并宜隶入宗正寺,编入属籍。”

假如李白是直系血亲,不可能存在李白无法归属宗族属籍的情形(然而事实是李白并未被编入,只能说明李白并非血缘相近的宗室子弟,抑或没有谱牒或者其他原因导致,后面再谈。)。那么按照假定,就查找李渊后代参与皇权争斗的子孙。从《旧唐书》、《新唐书》记录来看,在李白祖先时期,只有“玄武门之变”李建成、李元吉兄弟二人。

李建成墓碑

关于李白属于李建成、李元吉后代子孙的说法,源自1985年7月28日所载兼葭文章《李白身世之谜》,转述台湾学者罗香林认为:李白乃李建成之后。然而在以前从没有人能提出如此匪夷所思的说法,其原因是可能性不存在。

关于李建成、李元吉及其后代,其实在唐太宗时期就已经被灭门,这点有历史记载为证。《旧唐书·卷六十四·李建成传》“建成死时年三十八。长子太原王承宗早卒。次子安陆王承道、河东王承德、武安王承训、汝南王承明、钜鹿王承义并坐诛。太宗即位,追封建成为息王,谥曰隐,以礼改葬。葬日,太宗于宜秋门哭之甚哀,仍以皇子赵王福为建成嗣。十六年五月,又追赠皇太子,谥仍依旧。”。

《旧唐书·卷六十四·李元吉传》“太宗于是定计诛建成及元吉。元吉死时年二十四。有五子:梁郡王承业、渔阳王承鸾、普安王承奖、江夏王承裕、义阳王承度,并坐诛。寻诏绝建成、元吉属籍。太宗践祚,追封元吉为海陵郡王,谥曰剌,以礼改葬。贞观十六年,又追封巢王,谥 如故,复以曹王明为元吉后。”。

李建成简陋的墓志铭

从历史记录来看,隐太子李建成6个儿子,1个早卒,5个被杀;李元吉5个儿子都被杀。李建成死时38岁,长子早亡,有孙子可能性很低,李元吉更小,也不会有孙子,因而即便是李世民安排自己的儿子为二位承嗣,也是已经被灭门。我们假设李建成有孙子,按照《开皇律》“十恶之条”,参与谋逆全家都会“坐诛”,况且李建成、李元吉贵为黄胄,子孙自然登记在簿,不会有没有登记一说。

况且,唐太宗李世民是什么样的君主?聪明睿智,宏才大略,经济自不必说,政治上更为缜密,在诛杀李建成李元吉一事上早有预谋,岂能让二人的子孙逃匿,成为“漏网之鱼”?别说别的,就拿隋炀帝皇后萧氏,在隋亡后逃匿到突厥,都被李靖攻破追回圈居长安,而萧后已经没有后代,对皇权构不成威胁,还要如此兴师动众,更何况李建成、李元吉更具有威胁性的皇权争夺者子孙?

古代皇权争斗历来就是血腥风雨,睿智如李世民,面对皇权一点都不敢马虎,“卧榻之下岂容他人打鼾!”,即便是亲侄子侄孙,一样斩草除根,一个不留,否则哪天有人打着“太子后裔”旗号来争夺皇位,势必引发局势动荡,这点别说李世民,就连普通老百姓都一清二楚,因此,李建成、李元吉的后代子孙的下场和他们一样,自然是灰飞烟灭。

因而,李白为李建成、李元吉后代的说法纯属耸人听闻,无稽之谈。这点所有的历史记载都可以明确无误的证实,而且通观历史,类似皇权争斗事件之中很难有漏网之鱼,更别说李白全家后来还回归李唐,岂不是自投罗网?!

下一篇我们接着讨论关于李白是李元婴后代的说法,此种说法更为神奇滑稽,限于篇幅,我们下文再谈。

(待续)

2019/6/14榆木斋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李白身世之谜初探之六:家世是哪一枝?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kluf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