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话〗浅析直男癌的病理机制

作者: 拜伊良 | 来源:发表于2017-06-26 10:58 被阅读0次

到底什么是直男癌不可能有普世的定义,这个词语只作为一个社交标签被滥用了,而标签是不需要有什么严谨的内涵的。这里所谓的癌显然不会要人命,只是给一个人在社交,尤其是两性沟通的情商上判了死刑。男女吵架默认是男人的错,这大概就是直男的词源。直男癌患者的特征无非就是渗透自身言行的直男思维。对此没必要刻意规避性别歧视,直男思维确实是男性在想问题时常常落入的窠臼,不过这里所谓的男性是心理性别。人在心理上并不是男女分明的,所以每个人多少都会有直男癌症状。

追溯人类的进化历程,男性的头脑结构与当年从事狩猎与战争的祖先们相差不大,幸存下来的都具备相当程度的冷静和耐心;而女性祖先们则忙于采集和手工等培养了社交能力的活动。根据两性进化中应对的不同挑战就能大概划分思维模式。比强贴直男癌这一标签,更学术的说法是直接区分男性思维和女性思维。在社会心理学上可以分别归类到应激状态和自然状态。显然,男性更容易反应出应激状态,与人互动时本能要抱持目的导向,理清因果关系,追求明确结果,强调客观事实;而女性思维则更倾向于自然状态,重在描述现象,就事论事,关注具体细节,以自己的感受为依据。

类似的分类也可以反映在近来方兴未艾的NLP(神经语言程序学)上,男性常常不经意地使用上推程序来自我表达;女性则更适应用下切程序与人沟通。前者很容易一味去概括抽象化的结论,越说越脱离实际,只顾得出模式化的答案,然后就没有然后了,所以理工男一尝试搭讪通常立刻收获的都是女神的“呵呵、睡觉、去洗澡”。而后者则更容易从细节切入,不断延展话题,始终与实际场景保持融合,从而实现沟通各方的和谐互动。

对话一:

男:你明天有空吗?女:今天不小心感冒了,明天不想出门。

男:那多喝点热水。女:呵呵。

对话二:

女:你明天有空吗?男:屋子太乱了,明天可能要收拾很久。

女:收拾屋子能要多久,是有多乱啊?男:总之是非常乱。

女:那我明天来帮你收拾,顺便看看有多乱。男:那太麻烦你了。

女:没事,那收拾完干嘛?男:计划要收拾一天呢。

女:我帮你提前收拾了,然后你陪我逛街,如何?男:一言为定。

很明显,两段对话分别演绎了男女默认设置的上推和下切程序,效果区别分明。再结合进化心理学来分析。男性本能反射出的应激状态让他们着急找出一揽子的解决方案,所以倾向将现实简化成固定的解决公式,例如男性祖先们本能地看见野鹿就追,看见老虎就跑,那些反应慢的都绝种了。可惜社交关系是一场长期的非零和博弈,着急争一刻的得失只能是自绝后路。所以男女吵架时,男人以为只要道理在自己这边以后就能一劳永逸的正确,争的是道理,输的就是感情了。

而在女性内心中先天设置好的自然状态就是专为社交编写的思维程序。女性比男性突出的细心和敏感更有助于发现并挖掘社交场景中有特殊意义的细节,再进一步嫁接到其他关联事项,如此细节中有细节,关联外接关联,故而女性间的闲谈很容易呈现出一条无限不循环的逻辑序列。

并不是说直男思维只有弊而无利,其更高逼格的打开方式其实就是牛顿时期大行其道的“机械论”。当时初步形成的科学共同体志存高远,把牛顿归纳出的经典物理学公式奉为标杆,试图用一整套最简化的公式来概括世界运行的原理。于是从单细胞生物到人,再扩大到整个自然和浩瀚的宇宙都不过是型号不同的机器而已。机器最基本的特征的就是固定的刺激对应固定的反应,同理,固定的反应必然能逆推出固定的刺激。这跟上推程序有着同样的逻辑方向,有果必然就可以有因,于是斯宾诺莎认为偶然性只是人类认识的无知造成的。在直男思维的垄断下,一切存在的本质都是一套最简练的因果关系,人类智慧的使命就是由果溯因,难怪牛顿老爷子把自己的晚年都用来研究上帝这个第一因。

如今,尽管以牛顿力学为代表的经典科学理论仍然垄断中学课本,但是科学史的篇章已经翻到了量子力学之后,尤其是混沌理论的崛起完全打了目的论的脸。我们无法靠理论推理来确定薛定谔的猫是生是死,但是想知道结果也很容易,打开盒子就行了,不过只能验证这么一次,下一次将会是另一个独立的偶然事件,不存在任何关联性可以参考。其实现实就是如此,绝大多数日常琐事都是不可化约的,想要处理得令多数人满意就必须对具体场景足够敏感,不存在超出具体情况的万金油法则,即便有指导性的套路也是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混沌理论更是在基本原理上否定了简单粗暴的因果逻辑。直男癌如果病入膏肓的话,就表现为顽固的线性推理。那么,只需反问一句,最好的五官一定能拼出最美的脸吗?人体的细胞堆在一起就是一个有灵魂的人吗?在混沌面前,我们要承认自己的理解能力有限,但是完全不必低估行动的力量。既然现实中充满着长期博弈,那么最后的赢家不是那些不犯错的,而恰恰是敢于行动并根据现实中的及时反馈调整策略的。依照贝叶斯方法,只要在具体场景中试错几次后每个小白都可以进化成老司机。

综上所述,一个人有还是没有直男思维,就看这个人在与人社交是习惯以模式化还是场景化的策略。偏向模式化的人总下意思地去概括抽象的结论并执着于道理上的正确,只知纸上谈兵的下场就是赢得了理论却输掉现实。而善于场景化社交的人就具备了所谓的高情商,知道在不同的环境对不同的人要有不同的沟通技巧,理论上很难总结方法,但是在具体情境中将心比心就总能驾轻就熟。人与人的沟通本来就是为了实现共赢的社会行为,赢得了道理只会输掉形象。

那么为什么直男思维比感冒还要普遍?应试教育得承担相当部分的责任吧。被考试锤炼出来的人,尤其是理科生,思维上很难摆脱对正确答案的执着。其实现实中哪里有什么通用的正确,需要考虑的应该是在某个具体情况下是否合适。歌德有云:理论永远是灰色的,但是生活之树常青。

其实不只是人,直男思维还反应在社会无意识上。就像我们在明面上不会说自己歧视黑人、同性恋或者单亲家庭,否则就是政治不正确。可是保持正确其实无助于我们过好这一生,假装正确倒是可以。装不装的好就看演技了,情商欠费的话就不是玩套路,而是被套路玩了。不论男女,罹患直男癌的病理机制其实就是把口号上的政治正确内化了。所以不只是男人才会有直男癌,女性群体如果只认死理一样有病,比如“中华田园女权”等等。

相关文章

  • 〖闲话〗浅析直男癌的病理机制

    到底什么是直男癌不可能有普世的定义,这个词语只作为一个社交标签被滥用了,而标签是不需要有什么严谨的内涵的。这里所谓...

  • 浅析直男癌

    前几天在刷朋友圈的时候,发现有一条消息在女性朋友的朋友圈里广为流传——“为广大直男癌患者普及知识”。其中包括了女性...

  • Day 11| 全家都是“直男癌”,爸妈比我还严重

    不知何时起,直男癌这个词开始流行。 我也常常被女生贴上直男癌的标签,不会安慰人——直男癌,不会挑礼物——直男癌,缺...

  • 直男癌直女癌

    所谓的直男癌直女癌 与男女无关 与某一种被称为主义的思维逻辑框架无关 与特定的人秉持的特定思维逻辑框架有关 是人总...

  • 直男癌

    1常见的直男癌(言论) 找资料,举例作为开头 2过渡(引发了很多的攻击) 我们为什么要攻击直男癌 3直男癌的特...

  • 直男癌

  • 直男癌

    1.烦恼就是在消磨时间,今天又浪了一波。 2.最近说话真是蠢,没经过脑子,祸从口出,说话聊天有方法,三分真七分假,...

  • 直男癌

    现在的女人真可怜,白天她要像个男人一样去工作、去奋斗;回到家,又要立刻转变为全职妈妈,整理家务、照顾孩子。在这么一...

  • 直男癌

    01 13和12差不多 日子越发接近二十一岁生日的时候,越发开始期待孙先生会送什么生日礼物了。 在各种揣测之...

  • 直男癌

    看了篇游记,底下一个人评论“一个女生去旅行就是为了艳遇”,这让我想起了我的前同事s。 s得知我在假期里一个人跑去武...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闲话〗浅析直男癌的病理机制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kufc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