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想法哲思
“心口不一的反应”是一种自我保护

“心口不一的反应”是一种自我保护

作者: 王子殿下安 | 来源:发表于2020-10-09 18:58 被阅读0次
很多人一辈子束手束脚,不敢追寻自己想要的、不敢拒绝自己不想要的,都是为了所谓的名声。这个所谓“名声”也是社会人格。

记得之前和Teambition的小哥哥聊到“打破之后怎样怎样”,那时我没有合适的词去描述打破的是什么。好像是自己以前的形象,也好像是“世俗里的正常、正确”。书这里给的对名词叫作“社会人格”和“阴影人格”。

“社会人格"就是自己的理想形象;

“阴影人格”,是指被人们藏在阳光背后,不愿拿出来见光的部分。通常是更本能,更野蛮生长,不愿被社会化教条和养育者标准制约的人格。

(“野蛮生长”这个词我以前见过,第一次见就喜欢上了,莫名地就很喜欢。后来看过武志红老师的心理课,他讲“黑色的生命力”,其实和这里的“阴影人格”类似,都是说自己真实的、本能的感受和量。书这里用“野蛮生长”我觉得符合我对这个词的印象。)

这篇里给的例子,是个高中女孩暗恋的男生在同学们的起哄中直接表达了“喜欢她”后,她实则又惊又喜,却做了一个让自己懊悔多年的反应一一 她面无表情地说了句“无聊”,然后拉起自己的朋友说“我们走”。

这个例子让我想起自己前几天对一个件事做出的反应。

那天晚上准备从自习室回家,走到门口的时候我把手里的垃圾扔在了自习室管理员收垃圾的袋子里。一个管理员看到后和我说:“欸,你怎么扔这里了?那你得帮我们扔下去…”(记不太清了)。

他在跟我开玩笑,事后对于这一点我很清楚。但当时我根本来不及思考,就有些局促地回说:“啊”等下我帮你们拿下去。”说完我就反应过来,耍个赖不就好了,回说:“啊你说啥?我啥都没听见…”就一笑而过了,对方本意也不是让我真的丢垃圾。

于是当时就很尴尬,后来临出门时我只好硬着头皮问了一遍需要我帮忙么,毕竟自记许了一个小承诺,得到的答案自然是否定的。

这种“心口不一”的双重信息是一种性格模式,是完出于本能的。

我一直以来都自认是个不太会开玩笑的人,别人的玩笑我很容易当真。有时候会和身边的人直言自己的这个特点,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尴尬。但这样处理后的关系(或者大多数自然相处下来的关系)往往干巴巴的,很多人在和我相处时都比较沉默。

大多数时候,我也确实会喜欢安静一些,但总难免会有很多落差和失落。

今天看到的这篇可以拿来解释一下这类问题。

这种“心口不一”的反应是低自我价值感的人的一种自我保护。

当一件事可能破坏我的某一形象,显现出自己的阴影人格时,低自我价值感的人会下意识地维护。

这里还给了《郎读者》小说中汉娜为掩饰自己不认字的事实不被爱人发现而放弃爱人,为了不签字而甘愿服刑的例子。

她在内心深处把自我价值感和认字这件事绑在一起了。

捆绑得程度越深,就会甘愿为维护社会人格付出更高的代价。

而我自己的例子,我想是下意识地要维护“自己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勤快”的形象,掩饰自己偷懒的小心思。

如果只想活在社会人格里不接纳自己的阴影人格,就一定会表达混乱、矛盾的双重信息。不真实的时候是没有力量的,没有力量就没有影响力,只会不断地消耗关系中的信任。

当我们不接纳一个东西时,就会产生评判。不接纳自己哪些部分,评判就指向哪里。身边的一些人一些事也出现类似的部分时,评判也很可能指向他们。

所有评制的力量都是双向发挥作用的,只要我们保留评判,不管当下这个评制对象是谁,这股力量就不仅会向外也会内向消来耗自己的力量。

对于现阶段的我来说,打破“社会人格”涉及的主要问题是,不把自己现在二战的现实和未来的结果和自我价值绑一起,打破外界对成败的评判,打破自己对成败的评判,去专注于自己想要去做的事情。

当然还有生活中每一件小的事情上,也都要去和这种新的认知去磨合。

相关文章

  • “心口不一的反应”是一种自我保护

    很多人一辈子束手束脚,不敢追寻自己想要的、不敢拒绝自己不想要的,都是为了所谓的名声。这个所谓“名声”也是社会人格。...

  • 什么是炎症?

    炎症,是机体对致病因素及其损害作用产生的一种反应,是帮助你身体恢复,抵抗感染,疾病,和伤痛,属于身体的自我保护反应...

  • 当直销遭遇拒绝,用好这一招很重要

    一、拒绝是人的一种本能 自我保护是人的一种本能,是客户对外界的一种正常的心理反应。人们对陌生的人、陌生的事物,处于...

  • “分离焦虑症”到底为哪般?@三七写作营

    “分离焦虑”既是一种心理反应,也是一种自我保护能力。所谓“分离焦虑”,是指孩子离开父母或亲密的照顾者时所出现的负面...

  • 心口不一是常态

    我们大多数人都是心口不一的。心口不一的原因主要是出自于自我的保护。 “逢人只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小时候就听...

  • 2019-11-23

    随随便便瞧不起别人实际自我保护心理反应

  • 日常事件的愤怒情绪是从何而来的?

    我们都知道,愤怒是一种自我保护的应激反应。当我们遇见危险或者觉得被威胁时,就会拥有“愤怒”这种情绪。 这种情绪,并...

  • 2018-12-14

    内敛对于亲近的人,是一种保护,是一种坚决。沉默是抵御外界的自我保护。

  • 遗忘的权利

    遗忘是什么?是天性的缺陷还是衰老的表现?我倒觉得遗忘是一种权利,是人类自我保护的生理反应。但是随着VR时代的到来,...

  • 请停止自我设限的思维

    摘抄: 【自我设限本质上是一种自我保护的行为,它有两种主要类型——行为式的自我保护和自陈式的自我保护。 前者通过行...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心口不一的反应”是一种自我保护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kxrp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