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老师
李清照《永遇乐》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
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
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
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
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
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
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
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有些人一看到李清照的诗词,总是先想到李清照的人物生平及时代背景,总是用家国情仇去套李清照的诗词。这就是带着先入成见和有色眼镜去读书了,用这样的眼光去读解李清照的诗词,就很难把握到诗人真正的内心。
我们常说,读书就需要依文解文,读李清照的诗词,就需要从李清照所写的文字中,去了解李清照的内心思想。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
在有些资料上,把“落日熔金,暮云合璧”理解为:落日的余晖像熔化了的金子,傍晚的云彩像围合着的明月。也有理解成:落日金光灿灿,像熔化的金水一般,暮云色彩波蓝,仿佛碧玉一样晶莹鲜艳。
如果说“落日像熔化的金水”,还有一点点像,但也谈不上很像,后一句“傍晚的云彩像围合着的明月”,就更加不像了,“傍晚的云彩”怎么可能会像“围合着的明月”?落日时的暮云说什么也不可能“色彩波蓝,仿佛碧玉一样晶莹鲜艳”,你们见过落日的时候会有碧玉一样的暮云吗?
看到熔金就说成是“熔化了的金水”,看到合璧就说成是“明月或者碧玉”,简直就是在糟蹋中华传统文化!
合璧,根据百度百科:古称日月同升为日月合璧。也许这正是他们把合璧理解为明月的理由吧?但诗中讲的是暮云合璧,除了日月还加上暮云,就有三样东西了,三样东西怎么合璧呢?而且,就算日月同升为合璧,可这时正是傍晚时分,并不是早晨啊。
把合璧理解为碧玉就更荒唐了。
根据《古代汉语词典》:两个半璧合成一个圆形,称之为合璧。后用来表示把不同的东西放在一起而配合得宜。
他们之所以会得出如此荒唐的理解,除了对古代汉语了解得不够,还始终在用相像这个思路,去套李清照的诗词。
两个物体之间,总要有相似之处,才可以说这两者很相像,一般情况下,两个物体的形状、颜色、性质比较相似,我们才会觉得相像。对于落山的太阳跟熔化的金水,只是在颜色和发烫这两点上,有些相像,而在外形上,就很难说像不像了;对于傍晚的云跟明月或者碧玉,更缺乏相像之处。
他们既找不出暮云和合璧有什么相像之处,又始终抓住相像这个先入的思路不放,就只好胡乱的说一个明月或者碧玉。
如果李清照会说“落日像熔化的金子”、“暮云像明月或者碧玉”,那李清照就不是李清照了,李清照才不会用这么不形象的比拟。
从语法上来看,这两句诗都是:名词+动词+名词,熔金和合璧都是动名词结构,与此类似的词组有很多,如猛虎下山、热汤浇雪、轻风拂面等等,这样的词组肯定不可以理解为猛虎像下山、热汤像浇雪、轻风像拂面,而只能理解为猛虎在下山、热汤在浇雪、轻风在拂面。
即使有信口开河、七月流火这样的词组,似乎也可以理解为:信口像开河,七月像流火。但这里的开河、流火都是形容词,开河是形容说的假话很多,开出口来像开了河一样假话连篇;流火是形容发出的热很多,七月的天气像流着火一样热。
如果去掉了形容词,信口开河就成了信口说话,七月流火就成了七月发热,还是属于名词+动词+名词的结构,这跟猛虎下山、热汤浇雪、轻风拂面是一样的,当然也不可以理解为:信口就像说话,七月就像发热。
熔金和合璧当然也是形容词,落日熔金表示落日像可以熔化金子一样的热,暮云合璧表示暮云像合璧一样的配合着什么东西。也不可以理解为:落日像熔金,暮云像合璧。
通过以上分析得知,形容词只是一种形容,是不能当成具体事情的。使用形容词的目的,是为了要把具体事情表达清楚,所以在形容词的后面,一定是指着某一件具体的事情的,信口开河就是用开河来作为形容,具体所指的是假话连篇这件事情;七月流火就是用流火来作为形容,具体所指的是天气很热这件事情。
人们为了便于书写,又不影响理解,就省略了后面具体所指的那件事情,直接用形容词来代替具体所指的事情,于是就产生了信口开河、七月流火这样的词组。
所以,落日熔金也是用能熔化金子来作为形容,具体所指的是看上去很热这件事情;暮云合璧也是用配合得像合璧来作为形容,具体所指的是暮云与什么东西配合得很好这件事情。
如果用形容词来代替具体的事情,这两句诗就应该理解为:落日在熔金,暮云在合璧,相当于七月在流火,轻风在拂面,这样就跟第三句“人在何处”,完全对应上了。
落日在熔金,形容落日发出的热足以熔化黄金,那暮云又跟谁在合璧呢?根据前一句诗,无疑是跟落日在合璧,因这两句诗只讲了落日和暮云两样东西,并无第三样。所以,肯定是落日和暮云互相配合成一幅落日晚霞的美丽景象。
综上所述,这两句诗只能理解为:落日像熔化金子一样的在发热,而不能理解为落日像熔化了的金子;暮云像合璧一样的跟落日配合得很好,而不能理解为暮云像明月或者像碧玉。
通过这两句诗,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四点:
1,这是傍晚时分。
2,天气很好。
3,天色很美。
4,落日和暮云都在做着某件事情。
诗人只用了八个字,就把这么丰富的内容都写在里面了,可见易安居士李清照的文才,真称得上“学诗谩有惊人句”!
落日和暮云都在做的事情,就是组成了一幅优美的景象,那么人在哪里呢?又在干嘛呢?所以,李清照才要问:人在何处?
欲知李清照又想说什么?请看下一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