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心第70天焦点解决分享(2018.10.20)
从什么时候开始,武小菲开始不爱说话了呢?
本来武小菲是个活泼开朗的孩子。记得上幼儿园时,菲麻每天早上骑自行车去送她,半个小时的车程,坐在菲麻车子后面的武小菲,一路不停歇地讲到幼儿园门口。放学回来的路上,更是又说(幼儿园的日常)又唱(学习到的儿歌,诗歌和故事),引得路人侧目。连武小菲的奶奶都吃惊,这闺女莫非抱错了?菲麻和肥爸都偏含蓄内秀,闺女咋会是个“话痨”?
小学的前三年,武小菲仍爱说爱笑热情活泼开朗。后来,至于说从啥时候开始,逐渐说的少了,没有明显的界限。菲麻想了解武小菲的情况,武小菲会用“差不多”,“还行”结束菲麻的询问。曾经那个“话痨”,再也找不到。
武小菲闭上嘴巴,也似乎关闭了心门。菲麻开始感觉有些不习惯,似乎母女俩中间隔着一堵墙。本来温顺的武小菲,随着青春期的到来,多多少少有些“逆流而上”的感觉。
菲麻查资料,问老师。得到的结论是,每个孩子都会有这个阶段。第一,青春期孩子开始追求自我认同,不再拘泥于家庭成员里的互动,注意力更多的集中到她自己的社交圈里,对父母的话题和关注减少。
第二,家长对孩子的理解和感受,跟不上孩子的变化。因为孩子在自己身边长大,变化是不知不觉中进行。很多父母(当然也包括菲麻)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就像有句话说,有父母在,活到七十岁在父母的眼里,还是个孩子。
基于这两点,菲麻容易对武小菲,以长辈的姿态进行教育、指点,评价,要求,指责,期待;对武小菲不符合自己要求的行为,扣上“叛逆”、“不听话”等帽子。
菲麻跟武小菲之间,无形的墙,就竖起来了。
如何拆掉这堵墙,成了菲麻最大的心愿。
菲麻接触到焦点解决以后,终于找到了打通跟孩子沟通的“三大法宝”——“点头+微笑+嗯”。这个看起来简单,做起来还真不容易。里面包含着对孩子的好奇,尊重和无条件的信任和接纳。让菲麻放下评判,放下高位的姿态,站在平等的位置上跟武小菲沟通交流。听到武小菲的说法,发自内心的相信,相信她之所以那样做,有她的道理,而且是她尽力做到的最好的状态。
从知道“倾听三大宝”,到做到用心倾听,菲麻用一年多时间。才慢慢的内化于心。
今天周六,武小菲刚刚进行了期中考试。合着以前,菲麻会迫不及待地想知道武小菲的成绩,追着她问考试成绩。现在呢,武小菲不在是菲麻的“太阳”,菲麻看着自己喜欢的书,聚精会神地研读,或者跟武小菲聊聊肥爸的糗事,讲讲单位里的新闻,时不时向武小菲请教下字的标准读音。家里面氛围轻松,温馨。这个时候,武小菲会讲到班级最近发生的趣事,吐槽一下任课老师。菲麻带着好奇听她讲,不停地“点头”、“微笑”加上“嗯嗯”。跟几年前那个“声色俱厉”的菲麻完全不同。武小菲很快被菲麻迷惑了。话也越来越多,越说越尽兴。说起她的这次期中考试,叹息一声说:“本来挺想让自己在期中考试中露一鼻子,结果要丢人丢大发了!”菲麻最想听的话题终于等着了。
“说真心话,物理不难,而且是我最近都复习过的,还是输在心态上!稳,稳,啥时候才能做到呢?”武小菲把期中考试的各科考试状况分析的很中肯,有得意的地方,自己夸奖一番,有失意的地方,也会摇头叹息,怅然若失。
菲麻跟着武小菲的讲述,时而喜上眉梢,时而凝眉深思。附和着“就是嘛”、“嗯嗯”,或者“真的吗?你咋想到的?”
“好了,期中考翻篇儿了!复习会生物,准备下周天一联考。”武小菲滔滔不绝地讲了足足俩小时,欲犹未尽地巢菲麻做个鬼脸,离开沙发。
“倾听三大宝”——“点头”、“微笑”加上“嗯”,其实核心意义就是营造一个轻松,愉悦,温馨的家庭氛围,让孩子感受到平等,和善,尊重,就会敞开心扉,跟家长沟通交流,进而找到前进的方向和动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