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学习是这个时代不可或缺的能力,但是关于学习能力,我们却经常容易陷入三种被动学习的误区:
学习的能力其实与生俱来的,就像人们常说小孩是“有样学样”,模仿是学习的基础。模仿的行为既是无意识的表现,也是造成了学习上的第一个典型误区:错把记忆等同于学习。
记忆,是将信息储存于脑海之中,它只是对发生过的事情进行识别并产生相关印象,这并不能代表学习。
就如我们看一篇文章,觉得写得好,就将其放在了收藏夹里,亦或者觉得读了一本书,就认为自己掌握了其中的奥妙。但实际情况是,那些放在收藏夹里的文章,以及看过一遍就不再复盘的书。很大程度上,它与我们的关系并不大。
这种学习方法,只会让学习停在表面,甚至形成学会的错觉。
第二,低效的学习方法也会让我们不分侧重。
每天能接受的内容都是有限的,如果一股脑的全盘吸收,不仅让知识无法消化,还会打乱我们脑中原有的知识逻辑,从而在脑中形成一团乱麻的局面。
第三,不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盲目开展学习。
有的人天生执行力强、表达力弱;有的人条理清晰、但动手能力不够。在生活中,每个人都有自己所擅长的点,但同时,也有薄弱的地方。
对于学习其实也是如此,当用自己的劣势和别人的优势相比时,明显输赢已定。但如果能够找准自己的优势,并通过优势去学习,相信我们就会收获胜利的喜悦。
如何愉悦地开展主动学习
在知乎上,有个人留言咨询,自己为公司工作了十几年,但职位的提升却慢得出奇。他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只能按部就班的工作。
如何能够愉悦地将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的模式?
首先,赋予主动学习的意义所在。
主动学习,即是我要学,是将选择权交到自己手中,让自己决定。因为,只有当一个人明白自己为什么要学习,才能唤醒自己内心里真正的渴求点,他也会变得更积极、更主动。从而在相同时间里,能够收获的内容也就越多。
在这其中,可以先找到我们目前最紧急、最急迫的事情。比如,当面临公司转型,我们最急迫的就是要了解公司转型的大方向,而积极沿着这个方向向内探索,这样,你无形中就会比别人更快一步,在公司中,你的能力也会因为主动而显得更为突出 。
其次,学会适当地激励自己。
很多时候,人们会通过与别人的比较来肯定自我的价值。在比较的过程中,其实就是给自己适当施压的过程。斯坦福大学的科研人员曾做过一个试验,当为职场工作人员创造出一点轻微压力的氛围,人不仅会本能地产生出额外调节免疫系统的白介素,从而短暂提高免疫水平。同时,还能够短暂地激发人的记忆和学习能力。
第三,及时调节自己的情绪
如果能够及时调节自己的情绪,将厌学情绪主动削弱一些,那么,我们对于学习的兴趣也会变得更多一些,从而也会让自己更主动一些。
只有当你是一个主动选手,你才会有直面问题的勇气,也会面对问题主动寻求解决方法,这种主动学习的能力,不仅能让我们收获安定的内心,还能获得更好的自己。毕竟,只有经过刻苦努力所获取的果实,才能让人不惧失去、心安理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