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他给她发来微信,是一位耄耋老人的两张照片。她心里猛的一惊,谁啊?这是,随后他发来文字,“肖安老师一家也住在武汉。”
记忆把她拉回到了高中时代。
随即她又联想到自己刚走了两个多月的老父亲,看上去差不多的年纪。悲伤不禁涌上心头。
她高中阶段有两位姓肖的班主任老师,她差点把他们两个弄混了。经他再次发来的文字提醒,弄清楚了。她问,“肖老师也将近八十岁了吧?”
“应该还不到,2005年我离开四中时他还没有退休。”
她与他是初中高中同学,又是同一个乡镇的。他通过复读考上了师范大学 ,毕业后当老师,后辗转又回到高中的学校教书,与高中的老师成了同事。直至他继续深造,离开母校。
她也复读了几年终究不遂人愿,后踏入社会打工。她与他终究不在一个频道上了,两人的校园朦胧之情虽然延续到了他大学四年,工作后,两人不能比翼齐飞,感情终究抵不过现实。她骨子里的自尊,让她宁愿孤傲地甩开他也不愿被他慢慢地冷落直至由他说出分手。
时光荏苒,转眼二十多年了。她与他未曾联系过,她的家人向她提起过有关他的零星点滴。她从不想去打听,曾经的一切早已成为过眼云烟。
去年年底的某一天,她的手机响了,是来自老家所在城市的一个陌生手机号码打来的电话。是谁啊?家里不会有什么事吧?那时她在担心老父亲的身体状况。她礼貌性地接电话,“喂,你好!”还没等她说完,对方打断了她的话。
“陈笑,我是李峰。”
“你是李峰?”声音好老,典型一个油腻大叔的声音。在她的心中,他的模样还定格在懵懂青涩的学生时代。她有点诧异地说,“听不出来,你怎么知道我的手机号码的?”
“到底是老了,连声音都听不出来了。”他在手机那端调侃地说。
“我从你老弟那里知道你的手机号码的。”
接着问一些其他的。“你在哪里?”她心里在明知顾问。
“在老家的城市。”
“你在湖北?”
“对”
“在武汉?”
“对”
再顺带问了各自的孩子多大了。她知道他生了二胎 ,她装着不知道。放下手机后她收到他加微信的请求。
之后他偶然给她发个信息或者对她发的朋友圈点个赞发个评论什么的。
那晚,他对她刚刚发的朋友圈点赞之后,给她发来一个耄耋老人的照片。文字解析说,“肖安老师一家也住在武汉。”
他还给她发来了肖老师的手机号码。
她思忖后,回复了一段话,“世易时移,各自都早已不是彼此心中的模样。岁月真是一把杀猪刀,壮士暮年,美人迟暮。对方在彼此心中的模样还定格在那个少年不知愁滋味的岁月。看来,为了心里存着那份美好,相见不如怀念不无道理的。”
算是真正领悟了,相见不如怀念。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