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5月底,好友问我,要不要做问答编辑,根据提问者的需求回答问题,字数500字以上,原创度70%以上,一经采用,每篇稿酬30元。我反正闲着,平时没事又喜欢涂鸦几笔,便应允了下来。
初始的时候,不得要领,不知道如何作答。一篇500字的短文,抓耳挠腮,几个小时才能勉强完成,怎么看怎么觉着牵强附会。一个月下来,好歹凑了十五篇,月初结算的时候,除了一篇未曾采用,其他的都成功地换成了人民币。我受到了鼓舞,写作的兴致高涨,渐渐地得心应手起来,再加上平素喜欢旅行,积累了一定的素材,写起来不再费劲。
正当我准备量产的时候,平台的付费标准却发生了改变,要根据阅读量来支付费用。就是说,铁饭碗被打破了,文章要人喜欢方可获得收益。然而众口难调,所写的文字能否讨得别人的好委实是个未知数,于是群里好几个人选择了退出。我倒是无所谓,权做练笔也好。
我素来没有什么功利心,但是做事情却很认真,所以在做问答编辑期间,对分配到的每一个问题都认真收集整理资料,并在文章架构、语言组织上下功夫,并不因为可能会做无用功而敷衍塞责。所以,平台的组织者对我的文笔和态度都颇欣赏,干脆交给我一个号让我经营,捆绑我的微信号,所有收益归我。
包产到户的积极效应在农村生活过的朋友都是晓得的,一下子,我的热情高涨,一个月下来,不经意竟然完成了80多篇,每篇都是精雕细琢,有好多自己都把自己感动了,觉得写得真好,大约可以引起共鸣。结果呢,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我自认为妙笔生花,下笔有神的文章基本无人问津,倒是诸如“旅行时你有与异性拼房的经历吗?”“大学校园附近为什么有那么多的小旅馆”之类的颇受青睐,点击量瞬间上万,而那些精心制作的攻略、细心分享的旅游经验却被忽视,我的心坠入湖底。终于明白,为什么有那么多的标题党了。迎合也是一种本事,但是臣妾做不到啊。文字上的洁癖让我不能放下身段去迎合别人的胃口,既然做不到,反而释然了,我写我的,至于有没有人认同,那就不是我能左右的了。
之前在平台看到一个朋友写的关于自媒体的辛酸苦辣,写得非常好和用心,详略得当,详尽周全,读了受益匪浅,然而他说,竟然没有上首推。真是遗憾!
之前因为文思枯竭,停了一段时间。我现在又开始了旅游方面的文稿编写,不再如从前一般急切,也不再时不时地去关注点击量。通过自媒体发家致富的凤毛麟角,那些急功近利如咪蒙之类的不是被封号了吗?踏踏实实地写一些干净三观正的东西,有收益呢,当然开心,没有收益呢,也一笑而过。几个月写下来,码字顺溜了很多,这难道不是收获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