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朝嘉庆年间镇压白莲教的过程中,八旗和绿营这些国家正规军已经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于是,清廷开始招募乡勇,用于对白莲教的作战。可是在战后,国家正规军的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因此,在镇压太平天国的战争中,八旗和绿营也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于是,咸丰皇帝令各地组建团练。在这个过程中,曾国藩的湘军、李鸿章的淮军、左宗棠楚军登上了历史舞台。在镇压太平天国的过程中,江南大营和江北大营被攻破,朝廷不得不依靠湘淮军队的军事力量。厘金制度的设立也使得湘淮军有了充足的经济基础。后来在镇压捻军的过程中,僧格林沁阵亡,湘淮军的地位更加突出。随着湘淮军的崛起,清代“外重内轻”的格局逐渐形成。这为后来的军阀割据埋下了伏笔。在清末新政中,中央政府要加强中央集权,着手削弱地方督抚的权力。但是,慈禧太后去世后,摄政王载沣没有维持政治平衡的能力,五十年的威权割据被打破,形成了“内外皆轻”的政治局面。辛亥革命后,崛起的地方实力派由地方督抚变成了各地新军的统帅。在民国前期,中央政府被北洋军阀所控制,但与之相对的西南军阀的实力也不容小觑。在护国战争和护法战争中,西南军阀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北洋军阀内部各派系还爆发了直皖战争和两次直奉战争,皖系、直系、奉系轮番上阵。后来,国民党军队进行了两次北伐,结束了旧军阀的统治。但是,民国又出现了新军阀,国民党只是完成了表面上的统一。冯玉祥、阎锡山、李宗仁、白崇禧等地方实力派也有着和中央抗衡的实力,中原大战和两广事变便是典型代表。就算一些地区的军阀实力弱小,但也能够割据一方。例如,在四川一地就有若干军阀。后来的抗日战争和国共内战削弱了一些军阀的实力,最终在共产党夺取政权后,军阀割据的局面才结束。
近代军阀的出现与中国近代的战争有关。由于正规军不能打仗,导致了地方团练的崛起。与此同时,西方与中国的战争催生了中国的近代军队。随着战乱,国家权力逐渐向军阀倾斜,出现了边缘中心化的现象。中国由原来文主武从的政治局面变为了武主文从的政治格局。文人们为恢复原来的中心地位采取了一系列手段,如废督裁兵、学生运动。但不可否认的是,无论是晚清时期的湘淮军领袖,还是民国时期的新旧军阀,或多或少会有些文人士大夫的色彩。不过,军阀的出现与战争有关,可一旦进入和平时期就会逐步退出历史舞台。近代军阀的出现很大程度上与晚清民国的内忧外患有关,但国家完成了统一、实现了和平,军阀出现的几率就大大降低。
世界上几乎所有的革命转型都需要军事力量,并依靠其达成最终的革命目标。军队是社会组织,军人政治是社会混乱的产物,也是整合混乱的方式之一。但在中国一个既有着两千年文官政治传统,又有着现代差别主义法制规则的约束的国家,能够提供给军人的政治舞台十分有限。再者,督军专政滋生出浓烈的地域特征,抵消或抹杀了原有国家军队的中央统属性质。这些因素都使军事势力在革命时期积累的政治资源,即其参与参政权逐步消耗殆尽,需要回归其本位,承担原有的国防及治安职能。军人政治成为了政党政治的对立面,其政治参与不再得到认同。军人政治为政党政治铺平了道路,军人势力逐渐在政党领军的体制之下,得到了相应的改造。最终,近代军阀退出了历史舞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