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故事青春
那个去趟星巴克也要发朋友圈的女同学

那个去趟星巴克也要发朋友圈的女同学

作者: 陆大总监 | 来源:发表于2017-09-02 12:16 被阅读478次

1、

多年以后,再见到陈,她已经做起了网红经纪。

和初中同学们约在星巴克见面,陈拉拢着旁边两个女生,搞起了自拍。这时我又忽然想起星爸爸为什么被网络上的段子手嘲讽为“一家提供咖啡服务的自拍照相馆”。

她的自拍手法老练而精准,和昔日同学坐在一起的感觉像是十年未见的老闺蜜。陈的笑容尽管程式化,有堆砌之嫌,但不可否认是美的。

完事儿后,她发了条朋友圈。查看了下赞数,嘴边滑过笑意。

后来又去柜台买了点甜品吃,我们边吃边聊。她说工作压力大的时候就想吃甜品,一口下去感觉整个世界都融化在嘴里。在这一点上我和她不谋而合,人类的意识活动在大脑中进行时,会受到血糖浓度的影响。工作或者生活进入疲惫期,通过甜品摄入糖分总能让心情变得阳光一些。

聊起X记甜品,她来劲了,反复提到其中一个甜品的名字,好像是一个冰激凌球,我也说不清楚是个什么球,反正是椰露血糯米冰糕之类的吧。

陈说她第一次吃那东西,简直眼泪要掉下来,太太太太太好吃了。

我能理解那种感动,可能就像我十岁那年第一次吃吮指原味鸡那样感动。一口下去,什么都别谈了,殿堂级的滋味都在嘴里。

2、

如果不认识陈, 翻她的朋友圈,会觉得这人特名媛特装。

毕竟在互联网语境里,名媛是彻底的贬义词。

我很少去演唱会现场,但跟着陈的朋友圈,我大概已经看过华语歌坛的半壁江山了。

她是那种看陈奕迅演唱会能连发5个小视频的人。

也是那种看五月天演唱会能中二到泪眼婆娑的人。

在朋友圈的鄙视链中,她大概属于底层。

她是天生的分享型人格。去哪儿哪儿哪儿,开心或者不开心,都得说出来。去餐厅不给开发票然后和店经理撕逼这种小破事儿也能晒,拦出租车拒载也会晒,银行卡里穷得只剩三位数也会晒。

好的,不好的,都在圈里。

她做网红经济也许真的是顺应了她在人性上的某种需求。

曾经听另一个在网红公司招人的朋友说,培养网红,颜值和网感都是次要的,最重要的是展示与分享的精神。

3、

相比从前的奔放,现在的朋友圈变得更谨小慎微、畏首畏尾。

今年给一哥们儿过生日,摆好了蛋糕拍好了照片酝酿好了情绪,就等着发票圈了。我看他坐沙发上,对着手机键盘戳了半天,硬是没发出来,憋了半天跟便秘似的。

编得太煽情显得矫情,编得太高冷又显得太装。他最后还是没发,对我说了句:“妈的不发了,编个JB文字太费劲。”

舆论的风向都在表明,在朋友圈里克制才是美德。

段子手们热炒星巴克装逼两件套:苹果笔记本 + 抹茶星冰乐。当然,边上再摆一本《霍乱时期的爱情》更是极好的。

对健身党来说,晒完健身房游客照和五千元会员卡,就已经完成了健身的全部意义。

演唱会是秀不得的,秀了就有人说在朋友圈里看完了演唱会... ...

七夕这种虐狗节也别秀了,保护单狗人人有责。你们安安静静住大床房就好,别来给单身人士添堵... ...

可是,对分享者来说,他们错了么?

踏奶奶的,人家辛辛苦苦攒钱买了个演唱会的前排,现场嗨到让人想脱衣服尬舞,这事儿落谁身上都会想发朋友圈的吧。

情人节发个小心心秀个520红包(小数点不确定),也是人之常情,谁都想对外宣布自己是一个正在被爱着的人。

分享生活本身是无罪的

如果朋友圈里的这件事,正在真实地发生着,刻意避而不谈反而憋得慌。

我个人比较烦网上一些段子手给XXX的朋友圈状态戴上土Low的帽子,用恶意的眼光去审视他人的生活。

这里又涉及到了另一个问题,人人都活在不同的时区,别人此时此刻的快乐,你又如何能感同身受。

不能感同身受至少别指手画脚,大不了屏蔽呗。

4、

昨天看了《十三邀》,许知远采访马东的视频。开头的部分,许知远谈到大众文化,说它正有粗鄙化的倾向。马东的表情意味深长,他的回答比他的表情更加意味深长。他说:

“我们曾经精致化过吗?”

而后马东的上半句是:

“这个世界上只有5%的人,有愿望,积累知识,了解过去。”

下半句是:

“另外那95%的人就是在生活。”

大部分人都只是在生活,相比于咖啡文化,人们终究对于星巴克店内的隐性攀比更感兴趣。

5%的文化精英对于底层景观向来是盲视的,他们更愿意探讨更高级的一千种活法,却不知多数人正用本能活着。

娱乐、展示、比较,才是本能,文化从来都不是。

5、

有个大学哥们儿,那会儿还单身,整天看不惯朋友圈里秀恩爱的,老发一些酸臭酸臭的朋友圈言论,什么秀恩爱分得快之类的。

毕业以后,轮到他谈恋爱了,秀恩爱秀得最频繁的也是他。

这让我想到,朋友圈里的恶意审视或许并非因为对方有问题,后面的原因或许简陋得可怕,就是:她有,你没有。

在国内某甲级写字楼的你,正对着电脑昏昏欲睡。

而此时此刻,朋友去显示,你的朋友正在东京吃拉面逛银座,你心里那种酸臭的想法又冒出来了:“秀你妹夫。”

然而,当你真正身在东京,吃着正宗的豚骨拉面,喝着日本拉面之神精心熬制20小时的鲜爽汤头,或许发朋友圈的那个人又变成了你。

由此看来,朋友圈里的状态,更像是一个看不见的,隐秘的社交轮回。

每个人都在轮流扮演吐槽者和被吐槽者的角色罢了。

6、

我妈喜欢吃粤菜,尤其喜欢吃脆皮烧肉。

有时候双休日有空我就和她一起到处吃吃吃。

一次在静安寺吃粤菜,菜一上来,我妈哐哐哐一顿拍,拍完就要发朋友圈。

还得标明地段,显示地理位置。忘记标地点,还得重发。

我说:“老妈,你别发朋友圈装逼啦,赶紧吃菜了,凉了。”

我妈说:“我正装着呢别烦我,你先吃。”

然后我妈就会跟我讲一些单位里同事的段子,说单位里几个中年妇女如何攀比得厉害。

他们这帮子人呐,走哪儿,拍哪儿,一天能发5条朋友圈。照片也不考虑背景、滤镜、构图,唯一的目的是发,要让别人知道自己干过这事儿。

吃饭的时候,基本是我和我妈一起八卦,一起说别人坏话,甚至还帮她精心修饰朋友圈里的文字,加油助威。

谈及我自己,其实性格的底色始终是孤冷的,近乎有一颗冷漠的心。

我极少发朋友圈,主要感觉编文字太烦,懒得发。其次是对展示自己的生活没有兴趣。(也许本就无料可说)

与我的冷相反,我妈倒始终是个热气腾腾的女人,所有市井的属性在她身上都能找到。

特别理解父母这代人。

每每和她相处的时候,我也都变得市侩起来,标准的上海low土小市民,买菜还寻思着多要两根葱。

我和她几乎是生活态度的两个极点。

从前的从前,我自视清高,现在倒觉得此两种并没有太多质的差别。

一体两态罢了。

看看我妈,再回头想想马东那句“95%的人就是在生活”... ...

我才意识到自己很少真正意义上地生活过。

我才意识到自己很少真正意义上地生活过

相关文章

  • 那个去趟星巴克也要发朋友圈的女同学

    1、 多年以后,再见到陈,她已经做起了网红经纪。 和初中同学们约在星巴克见面,陈拉拢着旁边两个女生,搞起了自拍。这...

  • 那个在星巴克自拍的女同学

    01 跟朋友一起吃饭,等餐时她刷着朋友圈,忽然说:你看小可刚发的,啧啧啧。 我打开小可的朋友圈,每天都有三四条,而...

  • 2019-10-23

    上次看一个女同学晒男友做的好吃的, Y 先生说也要给 Y 小姐做,让 Y 小姐也能发朋友圈。 所以今天一早 Y 先...

  • 那个卖身也要买LV的女同学

    昨天同学聚会,发现班上那个特别爱慕虚荣的女同学居然没来,换做之前,每次都是盛装出席,亮瞎我们的双眼,像个公主一样闪...

  • 那个卖身也要买LV的女同学

    娱乐圈接二连三的出轨事件,一个个国民老公都外遇连连,让不少情侣都开始不相信爱情,怀疑自己的另一半是不是也会有背叛自...

  • 矫情,多半是闲出来的

    【1】大学里有个女同学,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发朋友圈,生病了不吃药,发朋友圈:好难受啊!头要炸开了;大半夜不睡觉,发...

  • 朋友圈再无朋友

    以前 开心时要发一下朋友圈 不开心也要发朋友圈 伤心了发朋友圈 愤怒了也发朋友圈 要么是内心一点想法的流露 要么是...

  • 终于吃鸡!——在家也可以做的脆皮鸡

    最近的生活不要太安逸,租的房子楼下就是星巴克。偶尔去趟星巴克,点单的伙伴还记得我爱喝什么,习惯性地给我一杯温水。 ...

  • 星巴克……

    星巴克里发会儿呆,但感觉咖啡远没有记忆中的好喝了。想起曾经非常时尚的一句话:“不是在星巴克,就是在去星巴克...

  • 社会 | 我更看不起天天喝星巴克的你

    昨天去了趟星巴克,在等待饮料的过程中,想起了一件旧事。 某天我刷朋友圈的时候,看见有个人发了一条朋友圈,内容大概就...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那个去趟星巴克也要发朋友圈的女同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malj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