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家里突然来了一个烤箱。
此后,我们一直寻思着,烤点什么呢?最后决定烤蛋挞。
按说明书要求,蛋挞在230度的高温之下烤20分钟即可。于是拧到230度,定时20分钟,启动,准备吃蛋挞。可是,20分钟过去了,烤箱里的蛋挞还是稀的,很明显时间不够,于是再来20分钟。
在这一过程中,我时不时前去观察,生怕把蛋挞烤糊了。
时间总算到了,前后烤了40分钟。隔着玻璃也可以看出,蛋挞已经烤好了。可是烤箱的加热似乎不太均匀,靠近发热管的地方已经焦黄,而烤箱中部的大部分蛋挞尚欠火候,蛋挞中间还稍显稀嫩。
于是取出已经烤好的几个红薯,还有几个焦黄的蛋挞,对余下的大部分蛋挞再加热几分钟。
从之前烤了40分钟能达到的效果去看,再烤5分钟应该没问题。于是拧到5分钟,继续加热。
此时,晚饭已经备好,那就先吃饭吧,待蛋挞烤好之后,就可以当饭后甜点了。
一边吃饭,一边听见厨房里传来一声清脆的叮当声,很明显,蛋挞已经好了。
饭毕,准备上甜点。可是当老婆端来蛋挞的时候,情况有点出乎意料。黑糊糊的蛋挞整齐地排列着,像是刚刚从火灾现场逃出来的灾民,正被集中清点人数,以便统一发放救灾帐篷。
我问老婆:“为什么它就糊了呢?总结一下,我去发条微博吧。”
“为什么?不会用呗。用过一次,下次就知道怎么烤了。这种事情不要去发微博,让那些会烤蛋挞的人看了笑话。”
我又问小朋友:“为什么它就糊了呢?”
“为什么?烤蛋挞很难的,网上很多烤蛋挞的人,很少有人成功的!”
出了问题不去总结经验教训,不去直面问题,而是选择避而不谈,怕别人笑话自己,这算什么态度?
小朋友更夸张,居然认为网上大部分人都不成功,所以不成功是正常的,对自己的失败进行合理化,这又是什么态度?
这已经不是什么蛋挞的问题了,这是态度问题,关于处事的态度。
上图。


网友评论